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文 | 迷思牛 · 主播 | 陈渝

你现在整个人所呈现出来的状态,藏着过去原生家庭的样子。

张浩是一家三甲医院的青年医生,在病人眼中,他是好脾气大夫,在朋友眼中,他是少有的“好好先生”。

没想到,这小子还有两副面孔。

极少人知道的是,高三那年,张浩染上了一个不良习惯:无节制酗酒。

身为医生,张浩很厌恶宿醉醒来的自己,但一到晚上,心慌、孤独、抑郁的感受,促使他鬼使神差地再次拿起酒瓶。

对他来说,酗酒是一种自我救赎方式,而戒酒如戒前女友一样,分分合合,藕断丝连。

到后来,酗酒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张浩的正常生活,他开始变得喜怒无常,甚至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万不得已之际,身为外科医生的他,向同院的心理咨询师发出了求助信号。

咨询师对张浩进行深度的心理分析,最后发现他一系列情绪失控和行为失常的背后,竟然和远在千里的母亲有关系。

张浩有一个严苛的母亲,家长主义情结很重,从小就对他处处挑剔。

高三那年,母亲以“都是为你好”为由,逼着他报了自己并不甚喜欢的医学专业。

母亲很强势,对儿子的期望值很高,为了不让母亲失望,张浩最后还是上了当地最好的医学院。

成年人的叛逆不再是明目张胆、歇斯底里。

工作以后,他所采用的对抗方式,就是明里满足母亲的意愿,当一名好医生,暗里背着她,做一些母亲不喜欢的事情,例如酗酒。

张浩从没意识到,酗酒是他对抗母亲的自虐方式。

即便他早就离家千里,事业有成,但是母亲乃至整个家庭对他的无形影响,早已融入血液,深入骨髓。

这就是原生家庭的“威力”。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两个家,一个是从小长大的家,有父母兄妹,另一个是婚后组建而成的家庭,有爱人孩子。

我们把第一个家叫做原生家庭,后来组成的家庭叫做再生家庭。

原生家庭给张浩的,是让他试图用混乱的生活方式,失控的坏情绪,对抗母亲冷漠的情感。

小北是一名优质大龄剩女,名校毕业,身边不乏追求者。

可奇怪的是,她的每段恋情最后总无疾而终,难修正果,说来说去分手原因只有一个:恐婚。

提到婚后的幸福生活,小北的第一念头竟然是:老公会不会突然就消失了?他会不会在上班路上发生意外事故?他会不会哪天出轨小三不要我?

小北是一个很洒脱,很优秀的姑娘,但唯独在结婚这件事上,像是中了邪一样,没有丝毫安全感。

她说自己恐婚,此话一出,周围人更加不解,有人觉得她太矫情,有人觉得她眼光太高,更是劝她不要太挑。

我们追溯一下小北的原生家庭,就能够知道她为什么会恐婚,为什么总是缺乏安全感。

在她的原生家庭中,爸爸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男人,平时工作繁忙,常常不在家,临时出差也不会专门告诉小北。

所以,她童年里记忆最深的画面就是,爸爸会不定期玩“消失”。

在自己父亲的身上,小北体验到了强烈的不稳定感。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却使她在潜意识中形成了一道防御机制:我不能让任何人成为爱的人,因为他会消失的。

成年以后,小北一直担心所爱的人会突然离开自己,所以没办法与恋人建立亲密关系。

原生家庭给小北的,是让她不自觉地担心自己所爱的人,会离开自己,所以不敢轻易靠近别人,也没有安全感。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认为成年以后,尤其是自己不再需要依赖父母生活时,就可以完全独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

但是,等到真正成家立业后,只要你稍加留意,就能发现一件令人崩溃的事实:

除了继承父母的基因外,你的一言一行都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

知乎上,曾有一个高赞帖:你什么时候感到最无能为力?有一个答主是这样回答的:

我从小发誓长大后,不要做像我父母那样的人,自私、专制、不懂尊重。

但在教育孩子上,我发现自己的言行举止完全是我妈的翻版,竟然不由自主地犯着和父母一样的错误。

那一刻,我觉得最无力。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可不只是简单的行为“复制”,还包括塑造了一个人现在和将来的性格、情绪、情商、安全感等。

深度心理学有一个观点:一个人的一生,包括言谈举止和心灵能量,都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不会因为个人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消失。

也就是说,你现在整个人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其实都藏着过去原生家庭的样子。 

如果你没有安全感、不会管理情绪、不懂自愈方法、幸福感较低。

一定记得回来梳理一下你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塑造了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但是却不能成为束缚我们内在生长的枷锁。

作家沈三废有过一段这样的经历:

我的原生家庭没有给过我安全感,谈不上有精神后盾,这让我成年后很容易把情感寄托在别人身上,像是附在他人身上吸取养料的怪物。

这世界能靠的除了自己还有谁呢,当务之急还是要快快成长,自己给自己安全感。

从某种程度上讲,沈三废很幸运,因为找到了自己人格缺失的那一角。

可惜,很多人未必足够了解自己。

即便了解自己,也未必拥有治愈自己的能力,所以长叹“人艰不拆”、“心累”……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摆脱原生家庭负面影响,洞悉自我,成为自己的疗愈师?

首先,梳理自己的原生家庭,承认原生家庭有它自己的局限性。

其次,科学分析自我生长系统存在的问题,深度了解自我,洞察最真实的内心。

最后,掌握心理学自愈方法,激发内在能量,不断修复和完善自我的人格。

这不仅是你遇到更好的自己的第一步,也是你遇到更好的“孩子”的第一步。

因为,你,就是孩子未来的原生家庭;你,就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成年后的我们总是有父母的“影子”
李军 | 破坏孩子安全感的深层原因及破解之法(上)
“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宿命?”
心理学:成人之后的性格缺陷、婚姻失败,早在童年时期就已注定
37岁小甜甜布兰妮被送进精神病院 | 所以,一切都是原生家庭的错吗?
一个离婚女人的忠告:有种出轨,小三永远不能上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