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气质伊斯法罕(一)

   由于昨晚很晚才入住酒店,今天大家睡到9点才起床,在楼下负一楼餐厅随便吃了点自助早餐就去前台包车半日游,准备去摇晃塔、拜火庙和亚美尼亚教堂,包车一个小时是7500,我们估计三个小时可以走完,这样费用就是2万5,才50多元人民币!

   把行李都带上车,先去大名鼎鼎的摇晃塔。这个摇晃塔其实是一座陵墓,据说大概在14世纪初的时候,有一名隐士去世后埋葬在此,后来不知何人在其墓地上方修建了一座大概10米高的庙堂,再后来,又不知何人在其庙堂两侧修建了两座宣礼塔。

   这两座宣礼塔的出名就在于当有人登上塔顶并摇动其中一根木柱时,不但所在塔身会摇晃,另一边的尖塔也会随之晃动,至于摇晃的原因,尚无定论。

    我们到达之后发现摇晃塔其实很小,而且现在已经不准摇晃了,只是在建筑里摆了台电视,让游客通过视频观看摇晃塔晃动起来的样子,还有小贩在兜售关于摇晃塔的光盘,这一切都让这里变得完全没有特色,而且商业味很重,我们都兴味索然,大呼“没意思”,匆匆转了一圈就离开了。但无论如何,这样的两座尖塔,历经六七百年的摇动而不倒,也算是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了。



 

   离开摇晃塔大概两公里就是拜火庙,孤寂地伫立在光秃秃的Atashgah圣山顶部,一部分是坍塌的土墙,一部分像烽火台一般的建筑,似乎还能看出大火烧过的痕迹。这样残破的遗址终于有点像想象中的拜火庙了,亚兹德那座火神庙看上去毕竟太现代化。

   上山几乎没有路,还好有好心人用箭头把容易走的路线标识了出来,顺着箭头走会比较轻松,但还是像探险一般。


   大概15分钟就登上了顶部,俯瞰一望无际的平原景色,整个伊斯法罕尽收眼底。11月中旬的伊斯法罕,秋色渐显,把这座古老的城市衬托得愈发迷人。



   萨珊时期,拜火教徒们在山顶用大块方形的泥砖建造了火庙及其附属建筑,包括瞭望台和军事堡垒,这也是伊朗被全盘伊斯兰化后,曾经的国教拜火教尚能保留下来的少数几个重要遗迹之一了。

 


   山顶部的建筑像一圈有很多门的圆坛,建造非常独特,一看上去就知道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很有感觉。走到里面往外看,也是风光无限,让人心旷神怡。

 

 

 

 

   下山的时候就更痛苦了,那些标识全部看不到,只能摸索着下山,有两个伊朗人跟在我们后面走,那个女的穿着高跟鞋,走得战战兢兢,在一块高高的石头上纠结了很久都不敢下来,而她的男伴好几次想去扶她,女的愣是想伸手又不敢伸的样子,看得我们都着急死了!在伊朗,不是夫妻的话似乎是不能牵手的,所以几个男士都只能在一旁干着急,后来还是我走过去拉了她一把,这也是在相当保守的社会才会出现的场景吧。

   好不容易下到山脚,终于可以坐上车去亚美尼亚教堂Vank Cathedral。

   伊斯法罕有一片著名的亚美尼亚人社区,当年,受土耳其种族灭绝政策迫害的亚美尼亚人从如今伊朗北部边境一个叫Jolfa的小镇逃难到这里,所以现在这片区域也叫做newJolfa。那时候,伊朗正处于萨法维王朝,阿巴斯大帝宽容地收留了他们,不但让他们自由生活在这片属于自己的区域,允许他们拥有宗教信仰的自由,还鼓励他们建立起这座基督教堂。直到今日,这些基督徒仍然在这里繁衍生息,并延续着自己的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和穆斯林一起和谐地生活在这座富有伊斯兰文化底蕴的城市,波斯人的宽厚和包容实在让人钦佩和感动,也许是居鲁士大帝开创的多民族和谐共处的深厚传统,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波斯人的民族特性。

   亚美尼亚教堂就处于这片亚美尼亚人社区的入口处,始建于1606年,它的外观平淡无奇,似乎和一般的教堂并无太大差异。





   但走进教堂的院子就会发现,它的主体是一座类清真寺的建筑,拥有一个伊斯兰式圆顶,窗棂和门楣也都是伊斯兰风格,清晰可见波斯文化的痕迹。如果不是建筑顶部有着十字架的装饰,单从外表看很难让人相信这其实是一座基督教堂。

   说起亚美尼亚和基督教的渊源,那可是几匹布都说不完的故事,故事的开头可以一直追溯到诺亚方舟……

   据《圣经》的记载,当那场上帝因故而造的大洪水退去后,诺亚方舟停靠在亚拉腊山上,在历史上的传统疆域,那是亚美尼亚人的领土。虽然今天这座山峰在土耳其境内,但因其离边境线不远,在亚美尼亚便可看见这座山峰,而那也是亚美尼亚民族最为神圣的地方,这座山的图案今天还印在亚美尼亚的国徽上。

   也就是说,诺亚一家,是在古代亚美尼亚的这片土地上,繁衍了后来遍布世界的人类各族。

   亚美尼亚还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基督教为国教的国家,直到今天,仍在周边国家一片伊斯兰的汪洋中,坚定地坚持着自己的信仰,也许正是这种文化的维系力量,延续着亚美尼亚民族的生命。

   亚美尼亚人在建筑、绘画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这一点,从Vank大教堂精美的壁画便可见一斑。教堂走廊的壁画,虽然已经留下岁月斑驳的痕迹,但那份精致和浪漫主义的色彩依然让人过目难忘。




   走进主建筑的内部,震惊了!教堂内的每一寸地方都布满了精致的壁画,亚美尼亚人的绘画成就在此一览无余,虽然在来这里的一个月前,刚刚看过巴黎、威尼斯、佛罗伦萨、梵蒂冈的大教堂,但依然被这里华丽的内部装潢深深震撼到,内心发出阵阵惊叹,那是一种完全不同的风格,和欧洲的教堂相比,更多了一些艳丽和童话的色彩。不愧是伊朗最大最美丽的教堂。

   虽然内部的壁画看起来好像都比较新,不知是否后来修复的,但在伊斯兰教的国家里看到这样的教堂还是觉得非常特别,仔细看看那些壁画,表现的都是《圣经》里的故事,串起来还可以看到耶稣的一生。




 


 

 


 





 


   走出繁复的教堂内部,突然间就被阳光下这幅暖暖的画面打动了!在画着柔美花卉的教堂外墙走廊,男女主人公就那样保持着恰当的距离,安静地坐着聊天,男主角手里还拿着一朵粉色的玫瑰!伊朗的情侣在公共场合不能有亲密的接触,更不能有亲昵的举动,但那份爱,依然以一种内敛的方式,把伊朗式的浪漫,在这里定格成一个最美丽的瞬间。


   在亚美尼亚教堂另一个收获就是堵住了一只真正的“波斯猫”,毛很长很漂亮,我们一直追着它拍照,它的主人就坐在远处紧张地盯着我们,生怕我们把它偷走,后来它的主人还是怕我们伤害它,紧紧地守着不再让我们靠近了。



   教堂的占地面积很大,它所在的院子里还有一个博物馆,展出一些文物,包括来自中国的青花瓷果盘,还陈列着大量的书籍和照片,揭露了土耳其当年的那场暴行给亚美尼亚人留下的悲惨历史,触目惊心。

   说起亚美尼亚人的那段往事,也是这个民族历史上一道深深的伤痕。其实这个古老的民族和犹太人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他们聪明、坚韧、勤劳,在中东一带甚至有“三个犹太人抵不过一个亚美尼亚人”的说法,而他们所遭受的苦难,也绝不比犹太人少。

   也许是出于对亚美尼亚人的嫉妒,也许还掺杂着宗教的因素,从1896年开始,亚美尼亚人不断遭受迫害,而其中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关注,现在仍存在争议,甚至影响到今天的土耳其加入欧盟的那场大屠杀,则发生在1915年。

   1914年,奥斯曼帝国加入了一战的同盟国一方,但被俄军打得大败,奥斯曼帝国把这归咎于亚美尼亚人对俄国人的主动协助,并在政治宣传上把帝国内的亚美尼亚人形容为对帝国安全的威胁,决定“攘外必先安内”,认为“要一劳永逸地解决亚美尼亚问题,就必须从肉体上消灭亚美尼亚这个种族”。

   1915年2月,奥斯曼帝国下令所有的军方单位把部队内的亚美尼亚人移走,这是随后进行种族灭绝的重要一步。

   1915年4月24日晚,在伊斯坦布尔,数百名亚美尼亚知识分子和社区领袖被政府围捕并杀害,这是对亚美尼亚人实施大规模屠杀的先兆,这一天也被定为大屠杀纪念日。

   接着,当时的独裁政府对土耳其东部诸省进行了扫荡,截至1915年5月,这一地区亚美尼亚男性人口已几乎消灭殆尽。

   5月底,土耳其中央下令将全部亚美尼亚族裔押运到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沙漠地带,抵达时人数已不足20%,而在那里等待他们的依然是无尽的饥饿、疾病和劳役。

   据亚美尼亚方面的史料记载,1915-1923年期间,奥斯曼帝国对亚美尼亚实施的惨无人道的种族灭绝政策,使得生活在奥斯曼土耳其土地上的200万亚美尼亚人中,有150万人遭到屠杀。虽然对死亡的人数,土耳其学者、西方学者各有不同的说法,但国际社会普遍承认这一起灭绝种族的大屠杀是存在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埃尔多安恼羞成怒的“亚美尼亚种族灭绝”事件
他们命运多舛却坚韧无比
绵延千年的种族,人数突然骤减150万,几近灭绝,原因令人胆寒
高加索列国志(一)“隔壁老王”土耳其05
做了300年顺民却换来150万同胞被残忍屠杀 凶手竟然拒绝认罪
世界范围内的屠杀研究之亚美尼亚大屠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