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中“笑”与“哭”的细节描写

 

   宝玉和黛玉

【摘 要】《红楼梦》的细节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家宴、对话、手帕、小诗、眼神、微笑以及
“悲凉的哭声”、“滚滚的热泪”……林林总总的细节描写堪称一绝。仅从小说描写“笑”与
“哭”的众多细节中便可感受到曹雪芹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功力本文仅从曹雪芹所著
《红楼梦》前40回进行分析) 
【关键词】《红楼梦》;笑;哭;细节;人物性格 
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语言、准确、通俗、生动、丰富,具有感觉色彩和艺术情韵,尤其在细节
描写上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红楼梦》即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最杰出的代表。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一部古典小说,也是世界文化史上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的
文化且具有人类文化普通价值的少有杰作之一。《红楼梦》能够而且已经起到引领中国文学走
向世界的作用。《红楼梦》这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多少年来一直被后人传阅、研究,那么它
究竟有哪些特点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它的艺术特色、个性何在?这就必须从我们中华文化的传
统上来看曹雪芹这位伟大作家的文学创作。 
一、分析《红楼梦》中“笑”与“哭”的细节描写 
细节的真实是现实主义文学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必要前提;细节是组成文学作品最基
本的艺术元素;细节是刻画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展开故事情节、深化作品主题、再现典
型环境、形成艺术特色和构建艺术大厦的重要材料。《红楼梦》正是通过出色的细节描写,塑
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再现了典型的社会环境,表现了重大的主题思想,产生了强烈的艺术
感染力,成为一部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不朽巨著。 
《红楼梦》的细节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家宴、对话、手帕、小诗、眼神、微笑以及“悲凉的
哭声”、“滚滚的热泪”……林林总总的细节描写堪称一绝,他们分布在全书每一个章节的各
处,或使人物形象丰满,或促事件情节发展,或为环境景物增色……点点滴滴的细节,从外貌、
行为、语言、心理等各个方面充实人物形象,推动情节的发展。仅从小说描写“笑”与“哭
的众多细节中便可感受到曹雪芹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功力。 
1.《红楼梦》中“笑”的细节描写 
《红楼梦》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大概就是“笑”了,除一般的写“说笑”、“笑道”之外,
还勾勒出各种人物的各种笑貌。笑声各异,笑姿百态。诸如“含笑”、“陪笑”、“冷笑”、
“奸笑”“讥笑”、“嘻嘻笑”、“坎坎笑”、“哈哈笑”、“失声笑”、“伸舌笑”、“
拍手笑”、“抿嘴笑”、“摇头笑”、“挤眼笑”、“点头笑”、“假意笑”、“似笑非笑”
、“哄然大笑”等等。曹雪芹很善于把许多人物放在同一场合、同一细节之中,通过各人不同
的笑态,表现不同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逼真地显示了各种人物的性格特征和鲜明的生活色彩。 
在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中共有60余个“笑”。其中有一段是这
样描述的,湘云给袭人带来绛纹戒指,黛玉笑她前日没让人把袭人的一同带来,“是个糊涂人”
,湘云也不示弱,作了一番分辩,引起在场人的不同反应,众人听了,都笑道:“果然明白。”
宝玉笑道:“还是这么会说话,不让人。”黛玉听了,冷笑道:“他不会说话,就配戴'金麒麟’
了!”一面说着,便起身走了。幸而诸人都不曾听见,只有宝钗抿着嘴儿一笑。宝玉听见了,倒
自己后悔又说错了话;忽见宝钗一笑,由不得也一笑。宝钗见宝玉笑了,忙起身走开,找了黛玉
说笑去了。 
在这里,仅这几十个字写出的小小的细节,作者就用了八个笑字,写出了五种不同的笑。虽然大
家都在笑,但由于思想、性格不同,笑的都不一样。众人的笑,是对湘云的赞赏;宝玉的笑,是
对湘云的“亲热”;黛玉的冷笑,是对湘云的妒忌;宝钗的抿嘴一笑,是“幸灾乐祸”的笑;宝
玉见宝钗笑“由不得也笑了”,是自我解嘲的笑。再深入分析人物的性格,黛玉的笑是冷笑,黛
玉多愁善感又体弱多病,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她对任何事情都很敏感,再加上孤高自许、目下无尘
的性格,使她的笑常是冷笑。 
曹雪芹不愧是描写人物的大师,他对林黛玉的描写真可说写到家了。读了这段描写,读者对林黛
玉的性格、当时的复杂情绪了解得清清楚楚,她那种恨恨然的情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林黛玉在这里没有说一句话,但读者却可以从中体会到很多、很多的东西。 
特别是在这里,湘云的金麒麟,薛宝钗的金锁,在某种程度上都对宝黛的“木石姻缘”构成了威胁,
所以在这里她的冷笑,非常符合她的心理活动。再看薛宝钗,她“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
豁达,随分从事”,深得人心,而且非常注意遵照标准淑女的要求去行事,“行莫回头,语莫掀唇
,坐莫动膝,立莫摇裙,喜莫大笑,怒莫高声”。所以“抿嘴一笑”自然是最合适于她的笑态了。
而“幸而诸人都不曾听见,只有宝钗抿着嘴儿一笑。”为什么别人都没听见,只有她听见了呢?这
个细节更说明宝钗的“有心”。这不同的笑的方式,各尽其态,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显示了人物之
间的微妙关系。 
曹雪芹在细节描写中没有过多夸饰,只是老老实实地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把它描绘出来。 
最经典的群笑图还在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因刘姥姥的表演引起
众人大笑的场面: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
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
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 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
得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
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
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独有凤姐、鸳鸯二人
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作者并没有着力渲染、烘托,而是自然如实的写来,但却异常生动传神,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
人,如闻其声。捉弄刘姥姥,本来是凤姐和鸳鸯暗中计议的,其他人全无思想准备。因此,看到刘
姥姥突如其来、出人意料的可笑举动,大家先是发怔,继而一想,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虽然人人都
笑,但各自的笑态毫无雷同。这不同的笑态,反映了人物不同的社会地位和性格特征。 
湘云是“掌不住,一口茶喷了出来”。这是纵情的笑、爽朗的笑。她的笑潇洒疏放,大有名士之风。
她才貌双全,爱穿男孩子衣服,常打扮成男孩子模样,平时高声说笑,吃起酒来捋袖挥拳,毫无顾忌
。她从来不睬那些“坐莫动膝,立莫摇裙,喜莫大笑,怒莫高声”的规范。她没有那些贵族小姐骄矜
扭捏的习气,天真热情,是一位胸无城府、粗直豪爽的姑娘,所以她的笑既是性格的展现又是性格的
必然。 
与湘云的大笑“喷茶”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黛玉的笑。黛玉是“笑岔了气,伏在桌上叫'嗳哟’”。黛
玉多愁善感,常年寄人篱下的生活养成其敏感的气质,再加上无法向人诉说的感情纠葛,又体弱多病
,大笑自然免不了“岔了气”,叫“嗳哟”。 
宝玉笑得“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这一老一少的笑,集中体现了祖
孙之间——“隔代关系”是多么的亲近。贾母视宝玉为贾府传宗接代的“宝贝”,暮年膝下解闷的玩
物。她以最高权威的身份把宝玉娇宠,而宝玉则凭借老祖宗的庇护逃避贾政的管教。宝玉大笑,自然
顺势撒娇“滚到贾母怀里”,而贾母则兴致很高,搂着宝玉叫心肝。 
王夫人是贾政之妻,荣国府的当家人,王熙凤的姑母、婶娘,显然她看出这场戏是凤丫头导演的。
而凤姐在贾府,贾母宠她,婆婆邢夫人与她不合但又不敢惹她,众姐妹不便指责她,而能指责也应该
指责或阻止她的只有王夫人,而因为笑得太厉害了,“说不出话来”,所以只好“用手指着”代替责
备,这样很符合王夫人的身份和地位,也表现了她的端庄贤淑。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
春一裙子”。薛姨妈是吃了饭来的,坐在一边喝茶,看了刘姥姥的表演,低头忍俊不禁,一口茶喷到近
旁探春的裙子上,这与端庄贤淑而又不苟言笑的王夫人相比,就显得不那么拘谨了。 
探春笑得“茶碗合在迎春身上”。探春是贾府的三小姐,她有文才,精明强干,在三位小姐中是佼佼者
,性格外向并略带几分泼辣,连凤姐都让她三分。她的笑态既同于湘云,又不同于湘云。说同,是她俩
都是纵情的笑;说不同,是湘云仅仅是把茶喷出来,而探春却连茶带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更放纵。 
惜春笑得“离了坐位,拉着奶母叫'揉揉肠子’。”惜春在四位小姐中最小,本是宁国府贾敬之女,贾珍
之妹,因无父母疼爱,贾母怜其小而孤,让她住在荣府与几位姐姐相伴。她笑得肚子疼,便跑到奶母身边,
撒娇的叫“揉揉肠子”,这非常合乎她的年龄、身份和地位。在这个场面中,作者描写了八位主子的不同
态,还有四个人没有写出来,她们是宝钗、迎春、李纨和凤姐,作者没有留下他们大笑、痛笑的特写镜头,
却此处无声胜有声,这样更符合她们的性格特征。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塑造的一个“德言工貌”四德俱全的封建时代淑女的完美典型。她貌美、聪明、能干,
还很会做人,她的一言一行都严格遵从封建规范。为人随和,对任何人都不即不离,不疏不亲,喜怒绝不形于
色;在长辈面前更是格外小心,绝不会有言语行动失态,露出轻狂放纵的模样而有损淑女形象。所以在这种场
合,她仍能保持标准淑女不苟言笑的“端庄样儿”。 
迎春,贾府的二小姐,是个老实无能、懦弱怕事的人,人称“耳目头”。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为人
处事上也是一味退让,对周围发生的矛盾纠纷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这个“戳一针也知嗳哟声”的姑娘虽然不
至于在这老少齐聚的家宴上埋头读她的《太上感应篇》,也可以推测,她是不会像其他姐妹那样放声大笑的。 
李纨,这个“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心如“槁木死灰”的年轻寡妇,她的性格善良温和,平易近人,厚道诚
恳,淳朴通泰,既不尖细刻薄存小心眼,令人敬而远之,也不是胸有城府,圆滑明哲,她是大观园里最能共处的
老大姐,她与姐妹关系融洽,但地位使然,她作为长房长孙媳妇,又是寡妇,在老太太、太太面前不能过于放纵,
所以她此刻也是很难开怀大笑的。 
凤姐奸诈有术,她唆使贾母的丫头鸳鸯合谋出刘姥姥的洋相,当然能够不露声色,并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沉着冷
静地让刘姥姥吃菜。主子们的笑不同于奴仆们的笑:主子们的笑是随意的,开怀的;奴仆们的笑则是受约束的,有克制的。 
主子们笑得打滚揉肠,又喊又叫;奴仆们虽也笑得“弯腰屈背”,却不敢任意放肆,实在忍不住的也只好“躲出去
蹲着笑去”,有的还得“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主子和奴仆的关系鲜明地描写出来了。一个小小的笑的场
面,竟有如此大的内容含量,令读者不得不惊叹曹雪芹卓越的艺术才能。正因为作者选取了这些最能突出人物性格特
征的典型镜头来刻画人物,作者笔下的人物才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使得《红楼梦》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一个
新的高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顶峰。 
2.《红楼梦》中“哭”的细节描写 
 葬花吟 
前面分析《红楼梦》中“笑”的细节描写中提到:《红楼梦》的细节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如果说《红楼梦》
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是“笑”字,那么,“哭”就是第二。其实,并非如此,我认为,整部《红楼梦》虽是写
“笑”的艺术多于“哭”字,但终究它是一部写“哭”的艺术,更确切地说,它是一部写由“笑”向“哭”转
化的艺术。 
人们在“笑”着,却埋藏着“哭”的结局在“哭”着,又不时露出某种“笑”意。人们常常在笑中“哭”着,
又在“哭”中“笑”着,“笑”声时而与“哭”声交错,“哭”容时而与“笑”容转换。“笑”不断转化为
“哭”,“哭”又使“笑”充满着悲情,“哭”有时催化出琅琅“笑”声,而“笑”声欢语却往往比“哭”
声更加凄绝哀婉,催人泪下。 
《红楼梦》中的“哭”是颇具特色,颇有典型。笑中寓“哭”,展现时代矛盾特征。特别是值得注意的是:
在前四十回中,除一般的写“哭着”、“哭道”之外,还描绘出各种人物的各种“哭”容。“哭”容各不相
同,“哭”姿奇出百样。诸如,“凄哭”、“哭筵”、“哭情”、“滚下泪来”、“满眼垂泪”、“垂泪无
言”、“反倒哭起来”、“背后的泪花”、“千红一哭”、“悲凉的哭声”、“滚滚的热泪”、“泪珠往肚
子里吞”等等。在写“笑”中曹雪芹很善于把许多人物放在同一场合、同一细节之中,通过各人不同的笑态
,在此,曹雪芹在写到“哭”时,却不直接用到或轻易用到一个“哭”字。而曹雪芹更善于表现不同的言谈
举止和人物神态,逼真地显示各种人物的性格特征来描绘出《红楼梦》中一幅幅“凄哭”的面容。 
《红楼梦》是写封建末世社会生活的,却借封建末世的一角—贾府这个翰墨诗书之族、钟鸣鼎食之家来反映
是揭示封建末世必然衰败命运的,却又从贾府那烹油着火之盛的顶点开始,从而勾勒出整个封建末世所面临
的“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的衰败颓唐趋势。贾府到了“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喜讯传来之时,不仅下连
草野,横联四大家族,中结州府官宦,而且上通皇室王府,可谓贵极一时,“全府上下,里里外外,莫不欣
然踊跃,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待贾妃归省庆元宵之时,以塞山填海之银,专门修盖了
省亲别墅,院内帘飞彩凤,帐舞蟠龙,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屏列难尾之扇
,该是何等显贵豪华、何等欢腾荣耀。然而就在这欢笑得意之时,风光荣耀之际,却偏偏墨蘸霜雪插入了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的描写,出现了主人公贾宝玉悲凉的哭声,滚滚的热泪。就是在贾元春选入凤藻宫,
夏太监突然前来降旨,宣贾政入朝之时,本来正在为贾政举行寿,满堂欢笑闹腾,一派热闹气氛,却突
然合府上下如霹雳轰顶,惊慌万状,竟不知是何兆头,立即回转着悲的旋律,活画出皇权的狰狞可怕,
祸福无常,荣辱难定。突然间扶摇直上,俨然位极人臣眨眼间,一落千丈,可以伦为阶下之囚。而且,
就在贾妃与家人重聚之际,竟然满眼垂泪,硬咽难言,忍悲强笑,说出那样凄惨寒心的话来“当日既送
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次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
知多早晚才来” 越说越禁不住硬咽之状贾母、王夫人也是满心里有话,都说不出来,只管呜咽对位就是
邢夫人、李纹、王熙凤,迎、探、惜三姊妹,也只是在旁围绕,垂泪无言。这一幕喜中之悲、笑中之泣
,该多么撕肝裂肺, 留下多少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哪全对那至高无上的皇权、富贵至极的宫门,又是多
么辛辣的抨击、犀利的嘲弄使人从那鲜花着铭的帷幕中窥见皇家宫闹中彻骨的阴冷,森严的禁锢也使人仿
佛体察到“祸兮福所倚,福仑祸所伏”的生活辩证法,盛筵终必散、登高必重跌的历史必然性,预示着赫
赫扬扬,已将百载”的贾府,连同整个封建大厦,必将从富贵荣华的尽头。 
前面说起笑时,谈到刘姥姥,其实对刘姥姥而言,作者的笔锋一转:试看那被捉弄的刘姥姥是怎么说的,
自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说嘱咐我,我就明自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这明知被人取
笑、又甘愿供人取笑,明知受人捉弄、又装着毫不在意的背后,该蕴含着多么深刻的贫富悬殊与对立,掩
藏着多少难言的羞辱与酸辛,有多少泪珠往肚子里吞啊。当她用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撮鸽蛋时,好不容易
撮到一个,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引起一阵笑谑,她发出的那声叹息“一两银子,也没
听见响声就没了。” 这又有着多少贫富悬殊的感叹声而在说到“雕缕奇绝”的黄杨根杯子时,她又说道“
我们成日家和树林子作街坊,困了枕着他睡,乏了靠着他坐,荒年饿了还吃他”,在这细节的描写中,曹
雪芹的笔下又是包含着多少言外之痛,话余之泪呀而在吃令酒时,薛宝钗对出的“处处风波处处愁”,林黛
玉对出的“良辰美景奈何天”,何尝不是透露出她们对当时生活的深切感叹,反映出欢声笑语背后的泪花
呢“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金满箱,银满箱”, 难保不向着“陋生空堂”转化“脂正浓、粉正
香”,又怎能阻挡住“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时代趋向呢。 
以放诞的笑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出场的管家少妇凤姐,曾使初来乍到的黛王为之纳罕“这些人
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此时的凤姐, 持宠撒娇,颐指气,真是捞
不尽的钱财,受不尽的尊宠,说不尽的欢笑。谁能想到转眼到了回,她过生日之时,贾母却不得不亲自出
面为她攒金庆寿,只不过“定要凤姐痛乐一日”而已,这一日又如何呢开头, 确也热闹、欢腾,这个敬酒
,那个斟酒,十分风光体面。可是,却在她觉得有点醉意,要往家去歇一歇之时,出人意外地碰上了贾琏
与鲍二媳妇在他们房内通奸,而且还亲耳听到了说她是“夜叉星”,咒骂她“死了就好了”,霎时凤姐乐
极生悲,气得浑身乱战,结果寿筵变成了哭筵,寿主变成了酷坛,笑人变成了泪人,弄出了场合府皆知的
夫妻、妻妾、夫妾、妻妾与奸妇的大混战闹剧。凤姐不仅没有“痛乐”,反倒第一次“痛悲”,面临着二
奶奶地位动摇的危险,洒下了那一时代妇女特有的共同的哀泪。 
与此同时,平儿平白无故受到贾琏、凤姐的夹击,气得干哭,要找刀子寻死,贾宝玉也为平儿落下伤感的
同情的热泪,鲍二媳妇也羞愧上吊身亡。这就化欢宴为哀宴,化欢笑为悲咽,凤姐其人也从此每况愈下,向
着“ 哭向金陵事更哀”结局滑去,进一步敞开了贾府这封建魔窟“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悲剧大幕。 

       宝玉挨打哭

二、分析《红楼梦》中“笑”与“哭”的辩证关系 
《红楼梦》虽然没有使用过“哭”与“笑”的辩证关系语汇,却处处充满着“哭”与“笑”的艺术辩证
法。《红楼梦》中的“哭”是那样自然贴切,又是那样生动传神是那么朴素翔实,又是那么奇妙无垠。
这就说明处于当时的曹雪芹是很懂得这个艺术辩证法,他从不“峭然孤出” 地表达人物的感情,从不
孤立地写人物的“哭”,也从不单调地写人物的“笑”,总是把握人物感情流泻的自然情状和丰富内涵
而挥洒运转,将“哭”与“笑”揉合在一起,写出它们互相渗透、互相贯通的生动情景,在刻划人物或
“哭”或“笑”的感情流转时,又考虑到其它社会因素的支配作用,同时带给人的各种感情的细波微浪
。既乌出人物哭中隐藏的笑意, 又写出人物“笑”中蕴藏的“哭”味既写出人物或“哭”、或“笑”
、或怒、或恨的主调,又刻划出同时流泻的五光十色的感恃旋流,使之汇成复杂的感情整休。 
这些在欢乐中寓悲意,笑声寓哭情的描写,使我们看到了哭与笑的辩证关系的重要方面欢笑中包含着悲
剧的因素,乐极必然在生悲。贾府处在封建末世日益衰朽的过程中,整个社会都处于树倒瑚物散的颓势
,反动腐朽势力在绝望中拼命挣扎、敲诈、镇压,奴隶们经受着黎明前的空前黑暗、痛苦与折磨。垂死势
力在挣扎中衰亡着、糜烂着,善良的人们在黑夜中苦熬着、戚焚着……一切欢笑都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的,
到处宠罩着悲凉之雾,凄哭之声,从而展示着时代的必然,历史的趋向。哭笑交错,感情色彩丰富人,在复
杂的社会中生活,复杂的生活必然对人的性格留下复杂的投影,人的感情活动,也常常受许多社会因素的
支配,而表现出许多感情色彩的同时涌集和汇流,这就使人物性格基调和感情主流鲜明,各种性格色调又
呈现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复杂情景,就如歌德说的“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着的各种能力
的统一体。艺术作品必须向人这个整体说话,必须适应人的这种丰富的统一整体,这种单一的杂多”。 
在回前,林贷玉一而再、再而三地向贾宝玉进行情探,耍小性,斗口角,泼醋意,流眼泪,想摸清宝玉对
他的爱情是否忠实与专一。可是,当她忽然隔窗听到宝玉对湘天、袭人说出的真挚话语“林妹妹不说这样
混帐的话,若说这话,我也和她生分了”。这短短的几句话,不仅呼应着志向与共的封建叛世心声,同时
传递出同心相求、挚心相爱的兴情信息。试担多少次反复探求、希望得到的东两,一旦获得,这在她的
心头该要掀妞多么汕涌的感情渡涛啊书巾没有采取简单化的感情描写,或把它净化为单纯的欢笑,或直
线化的震惊,而且写出了同时涌现的五彩缤纷的复杂情肺黛玉“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所悲者果然
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知己,果然是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
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
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铃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
。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怕不能久
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滚下泪来。待进去相见,自觉无味,便一面拭泪,一面抽身
回去了。”真是惊喜与悲叹一齐奔泻,欢笑与哀伤同时并作。而所有这些感情的流泻,却又合乎人物
个性特色,都以热泪洗面的“统一整体”出现,显示出碎闻知音之言后,以惊喜感情为主色的波涌浪
滚中,凝结着又悲又叹的丰富感情色彩,从而使我们透过她那滚滚的热泪,仿佛看到喜、惊、悲、叹
,恋情、伤感、叛逆诸种复杂微妙的感情内涵,也折射出她生活的那个复杂的社会形态,贾宝玉挨打
后,因为不能走动,心中记挂着黛玉,就支开袭人,托晴雯送去两条手帕。这就是两人爱情走向成熟,被
称为“赠帕定情”的事件。黛玉收到手帕,先是心中纳闷“做什么送手帕来给我”当问清送的是家常旧
手帕后,越发闷住。后来细心搜求方大悟过来。这时,她胸中长期蓄积的喜忧惊慌之情,爱忌亲疏之感,又
突然同时奔泻起来“不觉神魂驰荡宝玉这番苦心,能领会我这番苦意,又令我可喜我这番苦意,不知
将来如何,又令我可悲忽然好好的送两块旧帕子来,若不是领我深意,单看丫这帕子,又令我可笑再
想令人私相传递于我,又可惧我自己每每好哭,想来也无味,又令我可愧。如此左思右想, 一时五
内沸然炙起。黛玉由不得余意绵缠,令掌灯,也想不起嫌影避讳等事,便向案上研墨蘸笔,便向那
两块旧帕子走笔写道。” 
这段描写, 更是情思缠绵,丰富多彩,写出了她同宝玉的爱情关系,又迈出了新的果敢的一步一一
自觉突破封建苹篱的丰富感情色彩,既有互见衷肠的喜悦,又有前途未卜的伤感,既有对传递信物的
会心喜悦,又有对私相传递触犯男女大防的恐惧既有对自己好“哭”的愧悟,又有对宝玉真情厚意的
矢心相许。她就是在这几股感情力量互相交融、互相撞击下,以一种矛盾而又痛苦的形式统一地流泻出
来,形成了她特有的表达感情的方式—展帕赋诗。这是她以前在感情上苦苦追求,而又在理智上处处
回避的东西。终于,在严酷的封建势力催折下,志同道合的爱情追求中,孤立无援的困境里,经过诸
种感情力量的互相激荡、陶冶,顺乎自然地激发出突破封建秩序的抗争行动。同时,也使读者从这复杂
的感情流程中,看到了牵制她感情叛逆流向的另一种传统精神力量,就是这种时代加诸的精神力量,使
她终不能完全撤去男女大防的藩篱,终不能大胆地倾吐,果断地追求,勇敢地抗争,文章圣手曹雪芹就
是这样洞悉生活的底蕴和人物感情的潜流,善于抓住细节,捉摸人物复杂而微妙的感情脉搏,刻划人
物情波荡漾的心声,辩证地表现出“具休活动情态中的情改”,流溢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
艺术韵味,使人叹为观止。 
《红楼梦》的语言,的确具有很高的造诣。它的叙事文字,既是成熟的白话,又简洁而略显文雅,或明
朗或暗示,描写人情物象准确有力;它的对话部分,尤能切合人物的身份、教养、性格以及特定场合中
的心情,活灵活现的细节描述,使读者似闻其声、似见其人。如第二十回“王熙风正言谈妒意,林黛俏
语谑娇音”中,写贾环和丫环莺儿掷骰子,输了钱“哭”起来,遂被宝玉撵了回去。他的母亲赵姨娘问
明缘故,啐道:谁叫你上高台盘去了?下流没脸的东西!那里顽不得?谁叫你跑了去讨这没意思? 
“哭”与“笑”更迭,展示感情层次。这是红楼梦运用的最精彩的艺术手法。人的感情流泻,总是与周
围环境的风云变幻息息相关,“情以物迁”的。没有“背山无脉,临水无源”的情波意浪,也没有无缘
无故的哭、无根无由的笑。人的感情,总是在一定社会联系中,同周围人们发生的利害契合或冲突中,心
灵的冲撞或感情的交流中,进发出感情流泻的个性火花。所以,与周围环境的颠簸与纠结,人物关系的矛
盾与和谐,必然使人物感情流泻的转换或起落,舒徐与激荡,呈现出动态状、层次性、纵深感。那么,
曹雪芹在描绘人物的感情波浪时,就不能“卜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强为其山”,必须顺乎周围环境的
变换而挥洒,合乎人物感情流动的趋向而运笔。这样的感情,才能气韵自然,神彩飞动。 
值得注意的是,《红楼梦》中不仅运用“笑”与“哭”写出了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探春以及女
尼妙玉这样一群上层的女性,还以深刻的同情精心刻画了晴雯、紫鹃、香菱、鸳鸯等相当数量的婢女的
美好形象,写出了她们在低贱的地位中为维护自己作为人的自由与尊严的艰难努力。这里晴雯是最令人
喜爱的,她“心比天高,身为下贱”,俏丽明艳,刚烈孤傲,敢于反抗。当她担着“狐狸精”的无辜罪
名被赶出大观园、垂死于病榻之际,对着偷偷赶来探望的宝玉,挣扎着铰下自己的指甲,脱下自己的内
衣交给他,哭着道:“回去他们看见了要问,不必撒谎,就说是我的。既担了虚名,越性如此,也不过
这样了。” 
《红楼梦》最值得称道的,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在这方面同样表现出写实的特征。作者对于他笔下的
人物,当然是有喜有憎,但他完全避免了浮浅的夸张和概念化的涂饰,而以深入的体察和天赋的灵感为
凭藉,表现出人性的丰富含蕴及其在不同生活状态中的复杂情形。《红楼梦》虽然没有使用过哭与笑的
辩证关系语汇,却处处充满着哭与笑的艺术辩证法。《红楼梦》中的“哭”是那样自然贴切,又是那样
生动传神是那么朴素翔实,又是那么奇妙无垠。 
由此可见,曹雪芹在文章中所描绘的在“欢乐”中寓“悲意”,“笑声”寓“哭情”的描写,使我们看
到了“哭”与“笑”的辩证关系的重要方面欢笑中包含着悲剧的因素,乐极必然在生悲。贾府处在封建末
世日益衰朽的过程中,整个社会都处于树倒瑚物散的颓势,反动腐朽势力在绝望中拼命挣扎、敲诈、镇压
,奴隶们经受着黎明前的空前黑暗、痛苦与折磨。垂死势力在挣扎中衰亡着、糜烂着,善良的人们在黑夜
中苦熬着、戚焚着……一切欢笑都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的,到处宠罩着悲凉之雾,凄哭之声,从而展示
着时代的必然,历史的趋向。哭笑交错,感情色彩丰富人,在复杂的社会中生活,复杂的生活必然对人
的性格留下复杂的投影,人的感情活动,也常常受许多社会因素的支配,而表现出许多感情色彩的同
时涌集和汇流,这就使人物性格基调和感情主流鲜明,各种性格色调又呈现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复杂情
景,就如歌德说的“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着的各种能力的统一体。艺术作品必须向人
这个整体说话,必须适应人的这种丰富的统一整体,这种单一的杂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不可错过的《红楼梦》评点人——脂砚斋
​浅析《红楼梦》的细节描写
《红楼梦》结局,宝玉是不是和史湘云走到了一起?曹公是不是在前几回暗示过?
《红楼梦》的景物描写
红楼梦不光有诗情画意和女人宅斗,这些生活小细节,更有意思
《红楼梦》写作之美,动词妙用的乐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