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舌实录》之 解“病机十九条”[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解说病机先说六淫,六淫就是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阴阳相移,寒暑更作,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和限度。如果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使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的时候,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于是,六气由对人体无害而转化为对人体有害,成为致病的因素。


  
我们还是按照逐字解析的流程来分析这一条,诸是什么意思我们这就不说了,因为前面已经解释过了,那么我们就先来说湿。

 

湿:在外为阴阳相济之产物,乃万物之必须。阴阳相交一气周流,遍洒甘露,此为万物之所需之精。

在内为心肾相交之产物,既然为机体自然产物则必有所用,不为其害,若为其害必失均衡已。

我们知道阴随阳行为其携水升左旋,如阳气不足则阴聚成形,水汽聚而不散,滞留在处,久则

化瘀(郁则生热),郁热滚水则成阴邪,这个阴邪就是湿。

 

在舌象上,吧我们人所谓的湿气是由于气血运行过程当中受阻,然后气血运行它漫于两边行成

一些好像是湿的一种改变。

 

  简单的来说,就是人体正常气血运行不畅,阻滞以后产生的水郁,这是一个内证初邪的一个初期的阶段。

 

肿:湿在人体,有内外之分,外湿为大气中的雨露,伤人与久卧湿地或长时间寄居与雾气弥漫之所。

久食生冷寒凉之物脾阳则被伤不能运化水湿,亦可形成内湿。我们知道脾主运化、四肢,如果

内湿生成,必先自伤(伤脾阳)而后集聚与四肢,轻则称重,重则浮肿。这个就是肿,所以说

这个肿就是内湿的象,典型的土虚不得制水之象。

 

满:满者,胀满也。湿气突然加剧,化湿成水集聚一处,泽成满状,此乃内外湿之象,典型的水强  

     侮土之象。

 

  肿满有明显的湿象,所以我的第一思路就要往脾上走,但是有事思路变不过来的时候却容易忽略掉很多信息。比如肥胖中的“啤酒肚”你用手一拨拉那肚子明显的感觉到那是一肚子水啊!还有脸肿,好多人第一考虑的上火,不能说不对,但是你翻个个儿想一下能不能从脾上着手呢?处处不离阴阳,处处不离五行。还有肝腹水、脂肪肝肿大等等你的思路来了没有。

 

舌象上的水重舌、水滑舌,这不就是内外水的具体表现吗!

 

本节病证的症状是“肿满”,“肿”在全身皮肤、四肢,“满”为腹内胀满,肿者现于外而医者可见,满者病于内唯患者自知。引发的病因为“湿”,病在的脏腑是“脾”。脾属太阴,为卑滥之湿土,属阴中之至阴,性喜温燥而恶寒湿,号称阴土,脾居人体之中,转运上下,又称枢轴。

但坤轴之旋运,赖阳气(肾阳)之温煦,肾阳什则脾阳亦升。如若脾阳内虚,一则土德不振,旋运失职,水谷精气不能依赖脾气散精而上归于肺,二则土不生金,肺虚则无力行其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之职能,于是水津不能四布,五经焉得并行,揆度失其常态,导致清者难升,浊者失降,水谷之湿郁而不化,积于腹中则气行受阻而发为胀满,外溢皮肤则积于肌腠而成浮肿,这是肿满之证生于脾病之正局。

  也有脾虚土不生金,肺虚卫失固密,外邪乘隙袭入(邪入太阳),邪郁肌腠,肺失宣达,三焦失利,水道不通,以致水湿泛滥,发为浮肿,湿乘于脾,而致胀满,此属《金匮要略》之风水证,其病在肺,但细究病机,脾病亦包括在内,故立方用越婢加术汤、黄芪防已汤。

 

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卷中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古代剂量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白术(四两) 大枣(十五枚)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麻黄(18g) 石膏(24g) 生姜(9g) 甘草(6g) 白术(12g) 大枣(3枚)

 

煎服法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方歌《金匮方歌括》陈修园

里水脉沉面目黄,水风相搏湿为殃,专需越婢平风水,四两术司去湿良。

 

防已黄芪汤《金匮要略》卷上痓湿暍病脉证第二 卷中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古代剂量

防己(一两) 甘草(半两,炒) 白术(七钱半) 黄芪(一两一分,去芦)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防己(30g) 甘草(15g,炒) 白术(22.5g) 黄芪(30.3g,去芦)

 

煎服法

上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

方歌

 

《汤头歌诀》汪昂

肾着汤内用干姜,茯苓甘草白术襄。伤湿身痛与腰冷,亦名甘姜苓术汤。黄芪防已除姜茯,术甘姜枣共煎尝。此治风水与诸湿,身重汗出服之良。

 

《金匮方歌括》陈修园

身重脉浮汗恶风,七钱半术五甘通,己芪一两磨分服,四片生姜一枣充。喘者再入五钱麻,胃不和兮芍药加,三分分字去声读,七钱五分今不差;寒取细辛气冲桂,俱照三分效可夸。服后如虫行皮里,腰下如冰取被遮,遮绕腰温得微汗,伊歧密法阐长沙。

 

《方剂学》邓中甲

金匮防己黄芪汤,白术甘草加枣姜,益气祛风行水良,表虚风水风湿康。

 

 

脐针开方:水地比卦

 

再者肾为水脏而内寄元阳,元阳即真阳,亦称少火,少火生气,脾土有赖肾阳之温煦,肾阳不足,脾阳亦虚,旋运随之失职,脾不制水,肾难主水,气不化水,水湿停滞,溢于外则浮肿,郁于内则中满,治用《金匮要略》八味肾气丸合春泽汤之类,如若气为水阻,气水互结而水肿胀满严重者,治用实脾饮,此方以附子温肾,干姜温脾,白术健脾,茯苓渗湿,草果燥湿,木瓜化湿,大腹皮、木香、厚朴行气散满,再加一味甘草调和诸药,以上二种,乃肿满之证生于脾病的变局。按本条所云,水湿内停而生肿满,虽首责脾土,实非局限在脾。

八味肾气丸《外台秘要》卷十一 近效祠部李郎中消渴方二首

古代剂量

干地黄(八两) 薯蓣(四两) 茯苓(三两) 山茱萸(五两) 泽泻(四两) 牡丹皮(三两) 附子(三两,炮) 桂心(三两)

 

煎服法

上药捣筛,蜜和丸如梧子大,酒下十丸,少少加,以知为度。忌猪肉、冷水、芜荑、胡荽、酢物、生葱。

 

 

 

春泽汤【摘录】《医钞类编》卷十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处方】人参、白术、茯苓、泽泻、猪苓、肉桂、甘草(炙)。

 

煎服法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脐针开方:地水师卦

一本神奇的舌诊书,用易`医的理论带领你进入病机辩症的大门,来吧.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祛湿剂之温化寒湿 苓桂术甘汤 真武汤 实脾散
“极致”的文艺女神王凯丽: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
苓桂术甘汤临床(咳喘、眩晕、水肿、鼻渊)
苓桂术甘汤
运气学说临床实践;壬辰年三、四之气病案
肾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