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字,说透成败

文 | 有书不雨亦潇潇 · 主播 | 阿成

有书君说

《三国演义》中许多战略战术的运用都是十分精彩的,而其中最为精妙的当属火攻。
 
无论是将帅还是谋士,皆能无师自通,以放火为绝活,就连莽汉张飞也放了两次火。
 
但要说《三国演义》中——最爱用火攻并且用的最精彩的,还是诸葛亮。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火攻的艺术魅力。

在三国时期,发生了很多次战争,其中最为精彩的便是改变历史走向的三大战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

细心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这三大战役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胜利者都使用了同样的法宝——火攻。

据统计,《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中有火攻的章节就有40回之多。

可以说,三国的历史就是由一把又一把的大火创造和改变的。

官渡之战,火烧粮草

在汉末群雄中,曹操无疑是最具潜力的一匹黑马。

他从一州之地,逐渐发展成了北方数一数二的大诸侯,从而与袁绍形成“双雄并立”的局面。

常言道:“一山难容二虎。”

为了争夺天下霸权,曹操与袁绍的决战在所难免。

当时袁绍与曹操相战于官渡。

袁绍派大将淳于琼带兵一万多人押送军粮,驻扎在大营以北四十里处的乌巢。

虽说曹操实力弱于袁绍,但袁绍集团内部却出现了裂痕。

袁绍手下的谋士们结党营私、互相拆台,导致了内部的不和。

其中有个谋士叫许攸,他向袁绍献计分兵绕道偷袭曹操的老巢许昌,这样就能给敌人来个釜底抽薪。

计策虽好,但袁绍却未能采纳,他反而因为一些小事把许攸骂了一顿。

这让许攸十分恼怒,一气之下,便投靠了曹操。

曹操听说许攸来投,鞋都没来得及穿,就光着脚出来迎接,大笑着说:

“子远你一来,我就大事可成了!”

许攸既然来投,自然是给曹操备了一份“见面礼”的。这份大礼便是袁绍的粮草所在地——乌巢。

只要偷袭乌巢,成功烧掉袁绍军粮,那么袁军必然不战而溃。

比起袁绍的优柔寡断,曹操可谓是当机立断,他立刻采纳许攸的建议,并亲自率领五千骑兵,连夜偷袭袁绍的屯粮地乌巢。

曹操让军士们穿着袁军的服装、打着袁军的旗号,轻而易举地骗过巡逻军、进入到乌巢重地,成功将袁绍的粮草给烧着了。

粮草被烧、后院起火,袁绍自然十分着急,于是便向群臣问计。

大将张郃建议领兵支援乌巢,而谋士郭图却建议攻击曹营。

最后,袁绍糊涂地听了郭图的建议,仅派少数人马救援乌巢,而主力则被派去攻打曹操的营寨。

结果不仅乌巢没有救援成功,曹操的营寨也没有攻下。

“乌巢烧粮”是官渡之战的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双方相持不下,曹操虽然偶有胜利,但总体上仍处于劣势。

乌巢的一把火,彻底帮助曹操扭转了败局,进而大败袁绍,一战定北方。

赤壁之战,火烧战船

曹操在平定北方之后,便立即率领大军南下,企图完成统一大业。

此时荆州刘表已死,其子刘琮举荆州而降。

刘备在走投无路之下,只能向江东孙权求助。

孙刘两家一拍即合,准备与曹操一决雌雄,赤壁之战一触即发。

赤壁之战时,由于曹军长途奔袭、水土不服,很多士兵都病倒了。

同时,北方的士兵又不习水性,战船在江面上不停地摇晃,加剧了士兵们的病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曹操下令用铁索将船连在一起,这样就变得安稳如山了。

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稳倒是稳了,可是弊端也很大,万一敌人使用火攻呢?

因此也曾有谋士提议要防范火攻,可曹操却笑着说道:

“凡用火攻,必借风力。

现在是隆冬之际,只有西北风,没有东南风,我们在西北方向,对方倘若用火攻,怕是要玩火自焚啊。”

曹操的想法并没有错,就连大江对岸的周瑜也在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事发愁呢。

火攻虽然强大,但也有局限性,它需要借助风势。

假若没有东风,即便烧着了曹操的连索战船,也无法烧尽营盘,更无法扩大战果。

可是,令曹操和周瑜没想到的是,诸葛亮偏偏“借”来了东风,使火攻成为了现实。

这边东风一起,那边黄盖便开始实施诈降之计。

他遣人送诈降书给曹操,随后亲自带船数十艘出发,每船都满载浸油的干柴草,以布遮掩,并插上与曹操约定的旗号,顺东南风而行。

当船快要到达曹营时,黄盖突然下令点火,并各自换乘小船退走。

不一会火船就顺风冲入曹营,曹营的战船顿时烧成一片火海。

孙刘联军趁势攻击,曹军伤亡惨重,赤壁之战终以曹操的失败而告终。

唐代诗人杜牧有诗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弱势的孙刘之所以能胜利,正是因为正确使用了火攻。

夷陵之战,火烧连营

赤壁战后,刘备占据荆州不还。

于是孙权趁着关羽北伐曹魏之际,派吕蒙袭取了荆州。

荆州失守,关羽被杀,孙刘联盟正式决裂。

刘备为了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便亲率大军攻打东吴。

在战争初期,孙权见蜀军来势汹汹,便采取了相对的守势。

吴军此战的统帅,是初出茅庐的陆逊。

此时的陆逊既没有名气,也没有威望,因此刘备很是瞧不起他,一个劲地下令猛攻。

面对蜀军的猛攻,陆逊则采用积极防御的战术,不断假装溃败、诱敌深入,最后将蜀军引到了夷陵。

到了夷陵之后,陆逊决定不再后退了,他改用固守不出的消耗战,与蜀军磨时间。

这样一来,就破坏了刘备依仗优势兵力速战速决的意图。

再加上六月的江南,正值酷暑时节,蜀军将士苦不堪言。

刘备无可奈何,只好把军营设于深山密林之中,以躲避酷暑。

刘备依靠密林安营扎寨,营寨连绵七百多里,看似声势惊人,实则暗藏危机。

陆逊见蜀军的营寨都由木栅所筑成,周围又全是树林、茅草,正是使用火攻的时机。

于是他迅速召集全军,命令蓄势已久的吴军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袭蜀军营寨,顺风放火。

这一把大火,把蜀军的七百里连营烧个精光,刘备被迫逃到白帝城中,饮恨而终。

夷陵之战,彻底稳定住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陆逊也因此一战成名。

三国演义,也是“火的演绎”

《三国演义》中许多战略战术的运用都是十分精彩的,而其中最为精妙的当属火攻。

无论是将帅还是谋士,皆能无师自通,以放火为绝活,就连莽张飞也放了两次火。

但要说《三国演义》中最爱用火攻并且用的最精彩的,还是诸葛亮。

他一个人就用了13次火攻。

可以说,诸葛亮就是以火攻起家的。

初出茅庐的诸葛亮,正应了那句老话——“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一把火烧博望坡,烧得关张赵云心悦诚服;第二把火烧新野,烧得曹仁落荒而逃;第三把火烧赤壁,烧得自己天下闻名。

诸葛亮用一把把火烧出了蜀汉的江山,也用一把火结束了自己的传奇一生。

在与司马懿的对战中,诸葛亮最后使出了一招“火烧上方谷”。

他本想彻底除掉司马懿,却不料天降大雨,功亏一篑。

“平生专用火攻”的诸葛亮,终究败给了上天。

三国人物善用火,三国历史也由火改写。

官渡之战,烧出了统一的北方;

赤壁之战,烧出了鼎足的雏形;

夷陵之战,烧出了稳定的格局。

这些“火”不仅是《三国演义》中最为精彩的情节,更是中国军事史上的经典案例。

当魏蜀吴三国的火渐渐熄灭时,天下已然掌控在“二火初兴”的晋武帝司马炎手里了。

三国由“火”而兴,也由“火”而终,《三国演义》真算得上是一部“火”的演义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李妍琪:同样的火攻,不同的精彩
数三国众谋士 演义TOP10最强谋士排名
三国死得最可惜3人,一助蜀成霸主,一帮吴立江东,一推魏平天下
曹操得到他喜出望外,刘备忌惮他三分,诸葛亮北伐惨败于他之手
三国死得最惨的十大谋士:庞统第六,陈宫第九,第一你们都猜不到
三国演义中的火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