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蛙》为例浅析莫言的艺术成就

以《蛙》为例浅析莫言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莫言;《蛙》;魔幻现实主义

莫言获得了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消息振奋了所有中国人,尤其让文学界的研究者、学习者们激动不已。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下融合在一起”,寥寥数语,没有概括出莫言的全部艺术成就,也无法表达出读者对莫言作品的全部体会。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典礼上,莫言作了题为《讲故事的人》的演讲,讲述了他本人的一些记忆,以及他如何渐渐成长为一个作家,也表达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看法,以及文学创作应该站在一个什么样的立场的问题,让我们对于莫言的世界有了更进一层的认识。

本文将以莫言的长篇小说《蛙》为例,简要分析莫言创作的几个特色。

一、一位擅长讲故事的人

莫言三年级的时候就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这样的大部头,对一个才三年级、汉字只能算刚刚识全的小孩子来说,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庞大。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因为文化大革命的爆发,12岁的莫言辍学回家开始放牛,这时的他在闲暇时开始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实在没书可读时就读《新华字典》。可以说,莫言在很小的时候就对文学有一定的兴趣。莫言还讲述过他小时候听说书人说故事的一段往事,那时他凭借良好的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把听到的故事讲给母亲和姐姐

1/5页

听,后来甚至自己加以想象,把故事重新加工整理,来迎合母亲的趣味。所以,莫言在小时候就已经是一位很会讲故事的人。

莫言小说中的语言是极其流畅的,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十分顺畅,读来给人畅快淋漓的感觉。且其中有许多神来之笔,让你不停地为作家的创作天赋而感叹。例如,在《蛙》的第一部分中,伙夫老王看到我们这群孩子定在学校伙房前的煤堆前面,以为我们想要进伙房哄抢食物,想赶我们走时,有这样一段描写:“滚,小兔崽子们~这里没有你们吃的,回家吃你们娘的奶头去吧。我们自然听到了他的话,我们甚至也考虑了他的建议,但他的建议无异于骂人。„„”这一句“我们甚至也考虑了他的建议”把一个孩子的心理活动写活了,儿童的天真与顽皮跃然纸上,且用笔大胆,有放有收,这一句读起来十分有味道,但又不会让人觉得是作者在矫揉造作。诸如此类,在莫言的小说中还有很多。

所以我们说,莫言是一位很会讲故事的作家,他的故事,充满着感染人的文学的味道。

二、历史与当下的融合

《蛙》这部作品,以新中国近60年的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以一位乡村妇产科女医生的人生经历为线索,回顾了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化与影响,成功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明、感人至深的乡村妇科医生的形象。作品从另一种视角呈现了历史和现实的苍茫与复杂,表达了对生命伦理的思考。

《蛙》这部作品展现了中国几十年间的历史。从50年代开始,姑

2/5页

姑用新法接生了上万个孩子。50年代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繁荣时期,姑姑骑着自行车,风雨无阻的跑遍了高密东北乡十八个村庄的街道和胡同,接生了1600多名婴儿,并在接生第1000个婴儿的日子,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60年代初经历了大饥荒,姑姑几乎没有接生过一个婴儿,从65年开始,急剧增长的人口导致了新中国第一个计划生育的高潮。“文革”开始后,姑姑被当做“牛鬼蛇神”被批斗,经历了许多苦难。70年代末,国家迎来了第二个计划生育的高潮,发生在姑姑身上的事也更加多姿多彩,有感人肺腑的,有惊心动魄的,也有让人感慨万千的。也是在这个时候,“我”的妻子王仁美因为做流产手术死在了手术台上,岳母用剪刀刺在姑姑的大腿上,但姑姑并没有因此动摇坚决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决心。到90年代末,国家终于控制住了暴增的人口,这时的故乡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高密东北乡也出现了美容院、商场、农贸商场、中美合资妇婴医院,“我”的小学同学袁腮开办了牛蛙养殖场,王肝成了泥塑艺人秦河的助手,姑姑嫁给了另一位泥塑艺人郝大手,并通过郝大手捏的泥孩儿,来弥补她对那些因她没能来到人世的孩子的歉疚。与此同时,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一些超生方式变得越来越令人惊叹,原来袁腮的牛蛙公司只是幌子,他组织了一批女孩子给富人们“代孕”,并且因为小狮子的耍花招,年近60的“我”糊里糊涂的要做父亲了„„这一切都变得有些荒诞不经了。

《蛙》很好的反映了历史与当下,并将二者融合在整个故事中,史诗般的反映了社会的变迁。既有对历史的还原与思考,也有对当

3/5页

下社会现状的批判与嘲讽;既对历史做到了客观对待,也对当下做到了深入思考。

三、魔幻现实主义的运用

魔幻现实主义发源于拉美文学,上世纪80年代在国内盛行,它们影响了一代中国作家,尤其是《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和《百年孤独》一下子激活了作家们的想象力,使他们突然醒悟“原来作品还可以这样写~”莫言曾说过他读过一些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虽然他并没有读完,但他就像完全领悟到马尔克斯想要做什么了一样,并且莫言自己也一下子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了。

在《蛙》中,最震撼人心的一个画面要数姑姑被成千上万的青蛙追逐的那个场景,“那晚的蛙鸣声如同成千上万的初生婴儿满带着怨恨和委屈在哭„„吓得姑姑满身冷汗,她想逃离蛙声的包围,但无论她跑的有多快,无数凄凉而怨恨的哭叫声都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她„„这时从那茂密的芦苇深处,从那些银光闪闪的水浮莲的叶片之间,无数的青蛙跳跃出来。它们有的浑身碧绿,有的通体金黄,有的大如电熨斗,有的小如枣核,有的生着两只金星般的眼睛,有的生着两只红豆般的眼睛,它们波浪般涌上来„„”这一幕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艺术夸张,姑姑说的是真实的事,可这样一来又成了一种“神奇的现实”,既有离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现实主义的故事情节,莫言正是通过这种手法,用魔幻表现了现实。

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在于它具有文学自主性、文学本体性,具有文学的味道。一篇政治报告不需要有魔幻现实主义的运用。莫言一

4/5页

直强调文学作品要有想象力,并且他自己也一直在身体力行。这种荒诞的夸张,使有些读者可能无法接受他的这种叙事方式,但文学作品不会因为读者的接受程度而降低自身的质量去迎合读者口味。所以魔幻现实主义的运用,也成为了莫言作品中的特色和亮点之一。

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结尾处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这是莫言对自己的评价和总结,也是对自己的期许。能够讲好故事,是一件简单但又不简单的事。希望能够继续听到高密东北乡的精彩的故事。

参考文献:

[1]莫言.小说的气味[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

[2]莫言.丰乳肥臀[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

[3]莫言.写给父亲的信[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

[4]莫言.[m].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10月版。

5/5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圣君:莫言获奖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又一次胜利
【文学】谈谈莫言小说的世界性
莫言感言:网络论战让我清醒
莫言推荐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和他挥之不去的《百年孤独》
不能夸大莫言获“诺奖”的欢呼声![讨论]
关于莫言的话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