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仕强 : 家风是中华文化的传承
userphoto

2023.10.22 江苏

关注

一、家风是软实力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传承至今的古文明。几千年来,中华文明是以家庭为背景,以代代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的。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非常清楚,家庭,而不是个人,才是社会最小的单位。在西方社会,个人是社会人群最小的单位。问题就出在这里。中国人的小孩出去闯荡,是代表这一家人的。所以,我在外时就会时时刻刻记着,我是曾家的人,我不能丢曾家的脸。不管你走到哪里,都是一样。

只要每个家庭都健全,这个社会就不可能不健全;只要每个家庭都健全,这个国家就不可能不健全。所以齐家治国就是这么来的。每一个人无论如何,都要先把自己的家庭管理好。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家是无限责任的,不像美国人的家是有限责任的。什么叫有限责任?就是这个小孩子长到18岁以后,父母就没有责任了。你要读书,就自己去贷款;你要工作,就自己去找。你要干什么,不要问父母,由你自己决定。因为你已经长大了,你应该独立。

我们中国人,再怎么忙,逢年过节再怎么挤,都要回家过年。所以很多老外问我:过年那么重要吗?打个电话就好了。他们完全不了解我们在外拼死拼活,就是为了春节那几天短暂的团聚。不然为什么?你看我们每年的春运,那是全世界叹为观止的。难道我们不知道回家的辛苦吗?手上拎着大包小包,挤了汽车挤火车。但你空手回家行吗?不行。再怎么样也要给父母亲人带份礼物吧。千山万水,不辞劳苦,就为了短短的几天。

在外国人眼里,我们的行为奇笨无比。他们会想:你干脆把车钱寄回去,给你老爸、老妈用就好了。可是他们不知道,我们的爸爸妈妈不在乎这个钱,因为他们觉得钱不能代表什么。

在一个中国人的文化意识里,家庭所占的位置非常重要。所以,我们非常注重家庭的氛围,注重家风,注重家风的传承。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家庭观念渐渐淡泊,家风似乎也被人们遗忘了。

到底什么叫作家风?家风用现在的话来讲,叫作软实力。可见,中国人对于看不见的东西格外重视。家风就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不断传承下来的那种很难用语言说得清楚的东西,可以说是一种风气。

我们经常说要门当户对,但是我们常常理解错了,以为只要两家财富及社会地位相当,都有多大的官,都有多少钱,就叫门当户对。其实不然。门当户对指的是两家的家风很接近。因为我们的错误认知,常常使得我们对以前的一些传统的东西很怀疑。这些东西是不是过时了?是不是有点儿迂腐?是不是现在不管用了?这一点是我们要特别小心的。家风中的这个家,是全世界每一个人都有的。但是每一个人想到家,所想到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就好像现在的人一想到汽车,脑子里所浮现出来的汽车款型几乎都是不一样的。

西方人的家,只是孩子们18岁以前所依托的一个成长的场所。孩子在18岁以后离开家,从此跟家人的关系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我们中国人完全不是这样的,我们的家是一辈子的,我们跟家人的关系一辈子都不会改变。于是很多外国人说,中国人永远长不大。我们本来就不需要长大。只要有父母在,无论我们的年龄有多大,在父母眼里,我们永远都是孩子。这是《易经》给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启示。

我们认为,社会人群最小的单位是家庭,而不是西方人所说的个人。所以,孩子在外面说错话,做错事,我们不会骂他,我们只骂他的父母。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不知道为何要这样?因为中国人对家庭的看法跟西方人是不一样的。孩子是谁教的?父母教的,我们不能把责任都推给老师,老师的责任是在孩子六岁以后,而且他所教的也只是知识而已。家庭是负责道德的,学校是负责知识的。所以,我们骂人,都骂“他妈的”。骂“他妈的”,就是说他妈妈的教养不好,才会有这样的小孩。

所以,我们又误会了“易子而教”。我们往往认为,“易子而教”就是我家孩子我教不了,你去教吧。其实不是这样的。“易子而教”是指知识方面,而不是指道德方面。在道德方面。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个学习对象,其次就是爸爸。所以,父母跟孩子一辈子的道德成长,绝对是密不可分的。换言之,孩子在外面并不代表他个人,他代表的是他的家庭,甚至代表整个家族。所以,孩子在外面说错话,做错事,该骂的是父母。

这样,我们又会觉得,做父母好辛苦啊。的确是,所以在中华文化里面只有《孝经》,没有《慈经》。因为父母很辛苦,所以孩子不能随便去挑剔父母。你怎么能给我吃这么差劲的饭菜?你怎么能给我穿这么难看的衣服?你怎么这么穷?你怎么这么丑?不可以。现在很多人,动不动就批评人家是怎么当父母的,真是愧对圣贤。我希望大家可以真的正本清源,对我们中华文化做一个了解。


二、家风是一家人的“气质”

一定要振兴家风。那么,如何振兴家风?我们这里提出三个观念,供大家参考。

第一,人生在世,不是为了争权夺利,不是为了权利义务,我们要善尽自己的责任。丈夫有丈夫的责任,妻子有妻子的责任,儿子有儿子的责任,女儿有女儿的责任。在共同努力之下,先给自己的家庭立个规矩,使邻居都非常欢迎我们。将来走出去,才能使每一个人都能够代表这个家庭,都可以做别人的榜样。若可以做到这些,我们就完全可以达到古圣先贤对我们后代子孙的期望。我们这一辈子,就非常荣幸,因为可以把古圣先贤的理想实现,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想做到的事情。

我们今天最缺乏的就是信任。说明书不敢相信,保证书不敢相信……什么都不敢相信。大家应该知道,家风是值得信任的。我们中国人最喜欢打听。儿子交了个女朋友,做爸爸的一定想办法去打听女孩家怎么样。我们要升迁一个人当高阶层的干部,一定会派人去打听他们家给别人的观感怎么样。家风不容易作假,家风不容易欺骗,它实实在在地代表这一家人的“气质”。气是看不见的,质是看得见的。可见,我们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一阴一阳,因为阴阳永远是不分的。

家风让我们真正地把中华文化落实在每一个家庭中,让每一个人真正地把它表现出来。我们家人之间因为有亲情,所以很容易说“你这样做不太好,你要改一改”。从种种事实,我们可以了解到,家真是一个最能够具体落实中华文化的单位。但我们不是不提倡个人的作用。大家不要看到这里就说“中国没有个人,好可怜”,不是这样的。我们是每一个人都在家里面做好培训,有家人全力支持,这样我们才可以很好地提升自己。

在中国,儿子在外面都说:我爸爸叫我来做什么事,我爸爸让我来向你报告什么事。我们很少说我怎么样,因为你说“我”,人家就不敢相信了。你这么说,那你家人有什么想法?所以现在很多人,在外面讲了半天话,等于零。每一个人在外,都代表一个家庭。所以,如果你一开始就说我怎么样,人家就会怀疑你这个人到底代表谁,是代表你自己,还是代表你的家庭?从而产生一种不信任感。

第二,中国人最大的美德是成全。我成全你,你成全我,只有家人才做得到,因为家人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有浓厚的亲情,所以我们要先从家人之间做起。我们把所有中华的美德,在我们的家里,不分老幼,不分男女,通通发扬出来,这样一家一家做起来,很快就能延伸到一个社区,然后延伸到一个省,最后,让良好的风气能够覆盖整个国家。

我们不要总是感慨:“以前的理想的确是很好,只是做不到。”怎么会做不到呢?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中国人所有的事情都是你想不想做而已,只要你想做,马上就可以做。我们要先记住自己的责任,再弘扬中华文化时就不会忘记。

第三,不要管别人,只管自己。我们不要管别人如何,只问自己要不要。你若要去做,就做,做了有没有成效,以后再说。因为这样的心情,其实是最没有阻碍的,也是最容易成功的。

从现在开始,大家要养成习惯,当你看到任何事物,当你遭遇到任何情况时,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告诉自己:反求诸己。就是说任何事情要向内反省,不要老向外假求。我们现在受西方的影响,动不动就向外假求。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教导我们,遇事要向内自省。如何向内?就是告诉自己:我刚生下来的时候,是一无所有的。所有的东西统统是身外之物。有也罢,没有也罢,都无所谓,不必那么紧张。因为最后两腿一伸,什么都没有了。“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我空空地来,空空地走。一个人怀有这样的心态就平和安详得多,做事情也就不会有太多的挂碍。如果一家人都是这样平和安详的心态,那么家庭里就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解决的。

三、家风必须和谐

心跟心连在一起,才叫和。当大家的心不齐的时候,就是嘴巴和而心不和,那就是最终会导致一事无成的一团和气。比如爸爸叫儿子出去办事,突然天气变了,这时候爸爸就要赶快跟出去,帮助儿子解决一些事情,不能让儿子自己去。否则,同样的情况出现三次以后,父子感情就会越来越淡。对待任何事情,我们千万记住,人心是肉长的,这句话是最重要的。只要你关心他,他就关心你所交办的事情;但如果你不关心他,他就会依法办理,而少了我们中国人最重视的情。

中国人特别注重和谐。和谐从哪里做起?从家庭做起。如果家庭不和,社区就不可能和;社区不和,县市就不可能和;县市不和,省也就不可能和;各个省都不和,国家怎么可能和呢?而且嘴巴和没有用,心和才重要。怎样才能心和?

第一句话,每个人都要记住,不要因为自己害了大家,不要使自己成为害群之马。每个人都提醒自己不要做害群之马,不要因为自己一个人败坏了家庭声誉,不要因为自己一个人连累了整个公司,不要因为自己一个人败坏了整个社会的风气。每个人抱持这样的想法,大家就和谐了。

第二句话,别人的家庭怎么样,我们管不着,我们只能管好自己的家庭。但是现在的人都是倒过来的,自己的家风一塌糊涂,管理得毫无章法,眼睛却总是盯着别人家,对别人家的这个那个指指点点。其实任何人都管不了别人,谁管得了谁呢?每个人把自己管好,大家自然就会相安无事。不要管别人,因为只要管好了自己,管好了自己的家,别人才会以你为榜样,模仿你。中国人很会模仿,但模仿不等于崇拜,崇拜是很糟糕的。

最后一句话,一个和谐的家庭里面,一个和谐的团体里面,每一个人都没有绝对的权威性,只有影响力。大家都在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可以对上(长辈),可以对下(晚辈),也可以对左右(左邻右舍)。《大学》里对这一点讲得很清楚。《大学》里讲到,你把自己做好了,使得上面的人自己觉得不好意思,于是也做得好了;而下面的人也会因为不好意思而做得好了;左右的人见大家都做好了,不好意思,也把自己做好了,如此一来,你就有了不起的贡献。这就是充分发挥自己在团体里、在家庭里的影响力的结果。所以,只要你能向上、向下、向左右四方八面发挥一定的影响力,你就是最有价值的。这才是一个有人格的人。

“家和万事兴。”和谐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自觉从自己做起。每一个人都从自己做起,不仅要自尊,还要敬人,这样才能产生真正的和谐。一个家长,如果做到家人都听他的,那这个人就太霸道了。

一个家长,如果做到所有人都对他有意见,那他也是失败的。做家长,不能适可而止,就会要么太失败,要么太霸道。一个团体,要保留百分之五的反对声音,才是真正的和。和到百分之九十五是真和,和到百分之百,我们就知道那是假的,因为百分之百和,就表示很多人有意见也不讲出来,才会这样百分之百一致。那百分之五的不同意见有一个代号,就叫魏征。领导或者家长看到有魏征,他就会很小心,如果没有魏征,他可能就会变得很霸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至要莫如教子 | 黄竞石
冉‖家庭教育从家风谈起
一位系统排列师的家风故事:子孝孙贤,从何而来?
【贵州】黄鑫《家风塑人,国风塑世》指导老师:隆芳
曾国藩家族为何长盛不衰?
《颜氏家训》精选10条,做到任何一条,孩子都会很优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