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面突破咀嚼能力和自主进食能力两大瓶颈,爱吃饭的宝宝都是练出来的

橙子的原创个人公众号

0-3岁的育儿百科全书
教你像美国妈妈一样轻松带娃


上周发了橙子辅食专题的第二篇辅食泥都吃腻了,有颗粒的又咽不下去,辅食厌倦期的宝宝我该拿你怎么办?里面提到过:


解决辅食厌倦期问题的终极答案很简单:那就是让孩子像我们一样,自己吃饭,充分咀嚼。让孩子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进食方式,并且真正感受到食物的美妙之处,他自然就不会厌倦,试问哪个人类不喜欢吃东西呢?!

愿望是好的,但是这条道路上有两个拦路虎,一个是吃饭的技巧,一个是咀嚼的能力,这两个能力不行,厌倦的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所以今天我们来谈谈如何解决吃饭技巧,和咀嚼能力的问题,这也是辅食阶段所要解决的终极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所谓的“婴儿食品”阶段就结束了,宝宝正式进入成人化食品的阶段。

如果不积极的解决这两个问题,宝宝就始终需要喂,只要宝宝无法自己掌控吃饭的过程,就会始终陷入和家长的权利争夺,吃饭不再只吃饭,是“谁说了算”的问题,随着宝宝的自我意识进一步觉醒,喂饭引发的鸡飞狗跳是迟早的事情。

所以麻麻们在宝宝10个月开始,务必把这两件事的训练提上日程,早点练会,娃早自由,咱们也早解脱哈!

如何练习咀嚼能力


咀嚼能力,其实指的就是口腔咬合肌肉是否有足够力量。而肌肉的强壮,是需要锻炼的,如果不锻炼,很难自动自发的强壮起来,所以,麻麻们要勇敢的给宝宝升级食物的形状,让他们有机会锻炼嘴巴的肌肉。




嘴巴的肌肉发达了,不光让宝宝对吃饭的积极性增加,而且他们以后能够学习早说话,吐字清晰,表达能力强,也是有巨大好处的。

那么如何练习呢?

宝宝不会咀嚼,主要卡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意识问题,也就是说,不知道食物需要嚼,这个就需要家长多示范了,别怕丑,只要你吃东西,就咧开你的嘴唇,夸张的嚼给宝宝看,可能一开始宝宝不明白,但是你多演示,他会慢慢明白的。

知道需要嚼了,嚼不嚼得烂就不一定了,这就是第二个问题——能力问题,这就需要妈妈们多创造机会让宝宝练习咬合能力。平时可以给宝宝切一块很硬的,肯定咬不下来的蔬菜,让宝宝磨牙练咬,体会咀嚼的那种“使劲”的感觉,练习嘴巴的肌肉。但是大人要在旁边照看,以防宝宝真的小宇宙爆发咬下来,导致误吞了。


噎到或者干呕怎么办?


经常看到有些妈妈说,宝宝吞到了东西会噎会呕,甚至带得肚子里的奶都吐出来一大堆。

这个其实不必太担心,因为“呕”这个动作,是一个咽部的反射,其实是保护身体的,防止过大的东西被吞进食道,所以只要是宝宝能咽下去,那么食物的大小就是适合的,如果过大,宝宝咽不下去,自然就会通过“呕”的反射,吐出来。宝宝也会意识到,哦,这么大咽不下去哦,那再回炉嚼一嚼好了,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如果宝宝吃东西的时候,大多数没事,只是偶尔呕一两下,那么还是坚持锻炼,过些天自然就领会如何不呕了。

如果宝宝吃一口就呕一口,实在是咽不下去,导致宝宝的精神状态也不好,很挫败,那说明这种食物对他还是难以承受,还应该退后一步,换些更软或者更小粒的食物锻炼。


没出牙还能练习咀嚼能力吗?


宝宝咀嚼食物的能力,和出牙与否,出多少牙,一点关系都没有!

因为宝宝都是先出门牙的,门牙只是用来“切断”食物,而不是为了咀嚼食物的,真要等宝宝磨牙全都出来才练习“咀嚼”,宝宝都多半都两三岁了,总不可能吃那么长时间的泥。

你可以洗洗手,摸一摸宝宝的磨牙位置的牙龈,其实是硬硬的,宝宝完全可以用这种硬硬的牙龈,磨碎很多东西,磨到什么程度,完全看他嘴巴的力量够不够,而不在牙有多少颗。我家果果10个月的时候,门牙才有4颗,就可以吃鸡肉没问题了,炒的猪肉都能嚼烂六七成,不要低估宝宝牙龈的能力哦!


便便有残渣是说明消化不好吗?


不是的,这是正常现象。

就算是作为一个大人,吃饭细嚼慢咽的,也不太可能把把所有的蔬菜水果嚼烂成泥糊状态,一定是有一些没嚼烂的颗粒被吞进肚子的,只不过,大人的肠道比较长,而且肚子里消化食物的菌群建立的比较完善,可以把这些颗粒的食物进一步消化吸收得看不出原样了。

但是宝宝的肠道短,而且因为之前的饮食单一,能消化其他食物的肠道菌群也没有建立起来,所以消化分解食物的能力很不好,即便你给他吃泥,他可能也会把新鲜的,还散发着蔬菜清香的泥原照原的拉出来。

所以,看到宝宝便便中有食物残渣,那是很正常的,不代表宝宝吃进去的东西太大块(前面说了,太大块他会呕出来),或者肠胃不健康,吃辅食的宝宝都有这么个过程,不要太玻璃心哦!

如何练习自己吃饭的技巧



咀嚼是练嘴巴,吃饭就是练习手指的精细技巧了。

练习的第一步就是手指食物,一般用软烂的蔬菜水果,切成条提供给宝宝,如果宝宝咀嚼能力不错,面食,和肉类也可以作为手指食物。

这个技巧也需要练习,不是天生就会的,对于爱吃手,爱抓东西啃的宝宝,学习得会更快一些,很可能五六个月就会了。

对于我家毛头这样,不喜欢啃东西的小奇葩,10个半月才终于学会抓食物喂自己吃,之前要么就没意识往嘴里塞,要么就是塞不到嘴里去。

所以,平时就要多提供手指食物,如果宝宝咀嚼能力有限,蔬菜水果这种手指食物他没法儿吃,也不感兴趣,也可以每天提供少量的泡芙或者酸奶豆,引诱宝宝练习自己抓着吃,宝宝对这两种东西一般是难以拒绝的,积极性会比较高,注意要少哦,这些东西都含糖的,别觉得是个好玩意大把大把吃哦!

宝宝如果用手指抓着吃小星星泡芙很熟练了,你就可以给他出点难题,抓点滑溜的东西,譬如牛油果,梨子块儿,香蕉块儿这种,如果一开始抓不起来,可以沾一点米粉降低点难度。


滑溜的东西能抓起来了,就再增加难度,把滑溜的切小块,让宝宝练习抓起来。

连又小又滑的东西也能抓好了,就可以练习用勺子了。

什么时候开始练用勺子比较好?


国内的孩子学习勺子的时间普遍比较晚,我见过有3岁才让自己用勺子的,但是实际上,宝宝很早很早就可以学习这个技能了。

这个是毛头刚过一岁生日的视频

这个时候他16个月,已经蛮熟练的了

我在youtube上看到过9个月的宝宝用勺子就用得很好的了。

平均来讲,一岁左右,开始练习使用勺子,是很符合宝宝的能力发展的,一点都不算早,麻麻们要胆子大一点,别用“宝宝还小”当借口。


如何练习用勺子?


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句话——把勺子交给宝宝。

我之前曾经写了篇文章《让宝宝学会自己吃饭,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强烈推荐戳蓝字可阅读),里面说过,这吃饭的技巧,并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放手让宝宝“练”出来的。不怕脏,不怕乱,让娃儿和勺子食物相爱相杀去,你在旁边什么都别说,如果娃让喂,你就喂两口,不让喂就退下,别强迫症总要帮孩子清理,孩子学习得会比你想象得更快。搞得满脸满身满地满墙的崩溃场面不会持续太久,最多两三个月的时间,局面就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了。

一开始可以吃一些比较有黏性的,可以粘在勺子上的东西,譬如酸奶。

难度升高就可以吃半粘不粘容易掉下来的东西,熬的比较粘稠的粥,牛奶泡麦片等。


再升高难度就是吃米饭这种东西,需要加上“舀”的动作。

最高难度就是喝汤啦,如果你娃能用勺子稳稳的盛汤喝,那勺子技艺就大成了。

宝宝一开始用勺子的姿势会很奇怪,那是因为他们力量不够的原因,不要纠正,他们愿意怎么用勺子就怎么用,长大了自然会改过来。

我不太赞成给宝宝买那种弯弯的特制勺子,并没有容易多少,真的练好了,回到直的勺子又要再改一遍,没有什么必要,从开始就给直的勺子就好。

玩食物,扔食物怎么办?


这也是学吃饭期间,家长比较火大的一个问题,不吃光造害啊,看着就想挠墙。

据我观察,一般孩子如果玩食物或者扔食物,都是不太饿的情况下,如果饿了,只会顾着吃,一般吃得肚子有底了,就开始搞破坏了。

一岁以前,为了宝宝对食物的体验,玩食物可以忍受一阵。

但是如果宝宝玩太长时间,却不吃了,或者宝宝已经一岁以上了,就应该提出一点餐桌礼仪的要求——食物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玩的,如果你这么喜欢玩,看来是不饿了,那么下来我们玩别的吧。

这个时候要坚决的,没有一丝犹豫的,给宝宝清理好,抱下去,注意,一定要真的抱下去,而不只是口头威胁。

如果宝宝下去了之后要求回去继续吃,可以再给他两次机会,如果这两次机会他依然不珍惜,依然在玩在扔,那么第三次就坚决的结束吃饭。

坚持这样做,不用几次,宝宝就会明白规矩的。


总用手抓,不用勺子怎么办?


有些宝宝用手抓的技巧比较好,对用勺子的意愿就比较低,什么饭啊面啊,都用手抓着吃,也能吃不少,就是看着太狼狈。

这个问题我也主张顺其自然,提供勺子,宝宝想用手就用手,想用勺子就用勺子,随便他怎么,能把食物搞到嘴里去就好。

等宝宝长大一些,两岁左右,会进入“秩序期”,会讨厌把自己弄脏,自然就开始用勺子了,我家果果就手抓饭抓到两岁,现在也是小强迫症一枚,一点点东西沾到手上嘴上都不乐意哦!


这个阶段吃些什么?


当宝宝10个月左右的时候,如果宝宝辅食吃得还不错,数量上已经蛮多了,就要进一步让他们的饮食向成人化的营养均衡靠近,而不是像之前一样,胡乱吃吃体验一下就好。

最好每一顿都要有三大营养素:蔬菜/水果、蛋白质和淀粉类主食,尽量保证每天要吃各种颜色的食物,蔬菜和水果的种类达到5种。

三大营养的配比大概是这样——淀粉类主食:蛋白质:水果或者蔬菜=1:1:2


当然这个是理想情况,宝宝一段时间吃得不太均衡也别焦虑,宝宝过一段时间偏好又会变的。


淀粉类食物:米饭,面条,意大利面,土豆,红薯


蛋白质:鸡蛋,奶酪,鸡肉,鱼肉,猪肉,豆腐


蔬菜:西蓝花,胡萝卜,白菜,菠菜,南瓜,牛油果,西红柿


水果:香蕉,桃子,梨子,李子,芒果,草莓


我个人是不太讲什么搭配,没有调料的饭菜也没法讲搭配,每天在各类食物中挑两样给宝宝吃就好了,每种食物尽量时间长一点再吃第二次。

宝宝爱吃的,拉长时间给一次,可以保持兴趣。

宝宝不爱吃的东西,过些天再试试看,很可能又觉得好吃了。


什么时候吃?


尽量靠近三餐,辅食和奶一起吃。

如果你娃胃口比较好,可以吃一些水果和少量的小饼干来作为点心。

关于点心,我写过一篇文章,可以参考:小朋友就应该吃零食,但是要看怎么吃


一直都不爱吃辅食是怎么回事?



自打开了这个系列,收到了很多留言,绝大多数是说自己宝宝无论如何就是不喜欢吃辅食,各种不吃,给什么都不吃,招数用尽也没用,甚至快一岁了也是吃得很少,很是焦急。

一般来说,短期几天甚至一两个星期不太爱吃,可以淡定的忽略之,小娃的胃口总是高高低低的,偶尔几天没胃口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如果持续一两个月都不爱吃,就需要引起重视了,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


缺铁


缺铁会让宝宝容易疲惫,脸色苍白,食欲下降,6个月之后的宝宝对铁的需要激增,摄入不足就容易缺铁,如果你家宝宝无论是奶还是辅食,都长时间没胃口,怀疑缺铁的问题,到医院确认一下,如果确实缺,那还是要补一下。


曾经糟糕的进食体验


妈妈喂食的情绪会影响到宝宝,如果你一喂饭就满心焦虑,总是想要“多吃两口是两口”,急着想把配额塞完,即便你没有发脾气,唱歌跳舞逗着哄着,宝宝也一定会感到到很大的压力。

有压力就没食欲,这简直是一定的,长此以往宝宝会将“进食”和“不愉快”联系在一起,更加不爱吃了。

所以,喂饭的时候首先心态放平稳,不要在意吃多少,让宝宝慢慢忘掉不愉快的体验,食欲才会逐渐回来。


恋奶娃


还有一种,就是对母乳亲喂有强烈执着的一种宝宝,他们通常会夜奶频繁,经常需要母乳抚慰,这种宝宝可能是因为太喜欢母乳了,或者母乳都吃饱了,会拒绝一切和母乳不一样的食物和进食方式,直到断奶为止。

如果宝宝一岁以后,依然无比恋奶,固体食物吃得很少,会很缺营养,我个人认为,两相害取其轻,还是断母乳,让宝宝尽快适应固体食物为好。宝宝喝牛奶,吃些奶酪酸奶,同样可以补充奶制品。

看到过好多例子,吃饭睡觉困难户的宝宝,一旦断了母乳,吃饭睡觉,都变好了。

橙子强力支持母乳喂养,但是,也要分情况,要做对宝宝最好的事情。


辅食的形态不适合宝宝


如果太激进,颗粒太大太硬,宝宝噎得太厉害,会很挫败,不愿意吃。

如果太保守,总是吃泥糊糊,宝宝吃得腻烦了,也会不喜欢吃。


要多做实验,及时的调整辅食的形态,适应宝宝的能力和要求。



又是一大篇,总是不小心就说很多,大家不会嫌橙子啰嗦吧。

希望宝宝们早日突破瓶颈,都变成小吃货哦!

本来想说一说BLW的,但是发现这部分内容也很多,而且和传统的辅食方式完全不一样,完全是另外一套系统,所以下次单开一篇仔细讲讲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想要宝宝饮食秘籍的,请看这边
4-6个月、7-9个月、10-12个月、1—2岁宝宝的吃饭注意事项31条
宝宝4-6个月的喂养与营养
辅食添加
50条建议,搞定你能遇到的大多数宝宝辅食的问题!!
宝宝多大可添加辅食,不同月龄的宝宝辅食有啥不同?宝妈快快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