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鹿书院
 
白鹿书院
(2011-01-29 09:19:51)
原文地址:白鹿书院作者:天封塔下

 

 

 

 

   

 

 

 

 

 

   

 

 

 

 

 

 

 

   

        没拍到朱熹的雕像倒是拍来了周敦颐的

 

 

         远眺五老峰

 

    白鹿书院即白鹿洞书院,它“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唐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洛阳人李渤年青时隐居此地求学,养一白鹿自娱,白鹿十分驯服,常随主人外出走访游玩,还能帮主人传递信件和物品,因此以鹿名人,称李渤为白鹿先生,长庆间(公元821--943年)李渤任江州(今九江)刺史,便在此处筑台榭,植花木,以鹿名地,称此处为白鹿洞。

    唐朝末年,兵荒马乱,各处学校毁坏,到庐山隐居、避难的读书人,常到白鹿洞研讨学问,交流心得。南唐元四年(公元940年)朝延在此设庐山国学,亦称白鹿国、白鹿国学、匡山(庐山)国子监,与金陵国子监齐名,任命国子监九经李善道为白鹿洞洞主,掌管教育和学习。后书院历经沦桑,屡兴屡废。直至南宋朱熹任知南康军,方得以兴盛。这就是白鹿洞开办学校之始,比濂溪书院约早30余年,成为庐山的第一所学校。

    北宋之初,江州乡贤在洞中建起了书院,白鹿洞书院之名自此始,与岳麓、嵩阳、睢阳并称为全国“四大书院”。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出任南康知军,全面复兴了白鹿洞书院,使之成为后世书院的楷模,他所订立的《白鹿洞书院揭示》被后人奉为准绳,影响波及海内外。元明清时期,书院屡毁屡建,经久不衰,鼎盛时期生员达到千余人,房屋三百六十多间。千百年来,白鹿洞书院为传播文化、发展教育、培育人才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和“海内书院第一”。

    白鹿洞书院,在儒家理学思想的指导下,凭借庐山这块风水宝地,并依靠历代文人学者和热心教育者们的精心耕耘,获得了一种精深文博的厚实,区别于庙堂式的州、府、县学,令人向往、探索和追求,这正是它一千余年来生命力的所在,精魂所系,魅力所在的缘由。

    白鹿洞书院现存建筑群沿贯道溪自西向东串联式而筑,由书院门楼、紫阳书院白鹿书院、延宾馆等建筑群落组成。建筑体均座北朝南,石木或砖木结构,屋顶均为人字形硬山顶,颇具清雅淡泊之气。

    (文字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四大书院,堪称古代版的清北复交
白鹿洞书院为什么叫白鹿洞?难道是在山洞里?
中国四大书院
朱熹与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始建于南唐
跟着唐宋诗词游长江(26):江州(九江)之庐山山南篇(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