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坡苏19 那么,苏轼到底是不是两面三刀、心胸狭隘的小人?

坡苏19 那么,苏轼到底是不是两面三刀、心胸狭隘的小人?

苏门四学士中,论当世、后世的成就,无疑黄庭坚最为出众,但若以情谊论,苏轼对于秦观的提携却是最多。

元丰四年,苏轼通过信函第一次向王安石举荐秦观,到了元丰七年(1084),他离开黄州,在金陵与王安石会面时,再荐秦观。

苏王分别近一个月后,苏轼行到仪征,再次致信王安石,信中前半段寒暄,行文过半,第三次推荐秦观:

向屡言高邮进士秦观太虚,公亦粗知其人,今得其诗文数十首,拜呈。

苏轼称秦观“独其行义修饬,才敏过人,有志于忠义者,其请以身任之。”,意思是这个人品行学问都很好,希望能委以重任。

对于苏轼从黄州到金陵的几次示好,王安石何等聪明,不可能不知道与自己一生为敌的后辈的真实意图,在回信中他先是肯定了秦观的才学:“得秦君诗,手不能舍。”,却不正面回答苏轼的请求,委婉地用一句反问作答:

然闻秦君尝学至言妙道,无乃笑我与公嗜好过乎?

(我听说秦观的学问高深而有哲理,他岂不要笑话咱俩对于诗词的过分执迷了吗?)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王安石接受了苏轼的推荐,在朝廷中替秦观疏通关系,但是,秦观确实是在一年后,即元丰八年考中的进士,并在元祐年间追随回到汴京的苏轼,这自是后话了。

在我们对于苏轼的通识印象中,这是一位毫无心机的诗人。恕我直言,在我翻查史料的过程中,看到以上我引用、提及的这些历史片段时,心中确有波澜,毕竟,人设这种东西,一旦有了坍塌或变形的迹象,总是会带来些许的不适。

然而,再仔细一想,苏轼的身份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以现代的视角观察他,总以为他是诗人,是文学家,是淡泊名利的高士,但当我们努力将视角切换到苏轼本人的角度,至少在元丰到元祐时期,即便从他的诗词文章中已经流露出对陶渊明式生活的向往,但他的身份底色依然是士大夫阶层中的佼佼者。

什么是士大夫?士大夫的精神是什么?

搞清楚了这两个问题的意涵,大概我们就能理解,苏轼努力向王安石示好并不遗余力地推荐门下学生的良苦用心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安石比苏轼大几岁?
一位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泛在书院 | 苏轼的“朋友圈”
水到渠成
王安石真的是因为苏轼给他改了诗,才把他贬到黄州的么?
大文豪苏东坡的幽默潇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