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爱耳日系列科普】耳鸣专题

老年人耳朵里总有声音响是怎么回事?

李大爷最近总是抱怨耳朵响,有时像蜜蜂似的“嗡嗡”响,有时像蝉鸣,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周围静悄悄的,耳朵里的声音响得更大了,扰得他睡不好觉,休息不好,拖了好久也没见好,这才到医院来看。其实,像李大爷这样,在临床很常见,耳朵里有一些特殊的声音如嗡嗡、呼呼、嘶嘶或尖锐的蝉鸣声等,但周围却找不到相应的声源,这种情况即为耳鸣。由于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因而耳鸣是一种主观的感觉,是不能被测试出来的。耳鸣的表现多种多样,常见描述有蝉鸣声、汽笛声、蒸汽机声、嘶嘶声和铃声等。有的间歇出现,有的持续不停,轻者安静时方觉耳鸣,重者扰人不安,工作和生活皆可受影响。耳鸣是听觉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常见症状,其产生机制复杂,影响因素较多,除不同的病因、不同的病理过程可引起耳鸣外,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对耳鸣的觉察亦有较大影响。据报道,在人群中约35%~45%的人在某些时候有某种类型及不同持续时程的耳鸣,其中有许多并不属于临床性的,为自发性且为短时程的。所以像李大爷这样出现耳鸣了,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寻找可能的病因,并及时进行相关的治疗,不可拖延以免延误病情及治疗时机。

耳鸣就预示着耳朵要聋吗?

耳鸣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病症,在就诊时常常会问及医生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会聋吗?在临床中发现,有少数耳鸣者的听力正常,但大多数(90%以上)患有耳鸣的老年人听力学检查有听力减退,引起耳聋的病因就是引起耳鸣的原因,比如慢性中耳炎、突发性耳聋和耳硬化症等。有的老年人耳鸣很严重,甚至影响睡眠,但听力却正常;相反,有的老年人耳聋很严重,几乎听不到声音,但却没有耳鸣,所以说耳鸣和耳聋并不是平行存在的。根据以往的研究,耳聋是一个与年龄相关的症状,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个器官包括双耳,功能都在逐渐衰退,也就逐渐出现耳聋。由于个体差异的不同,有的人耳聋出现得早一些,有的人耳聋出现得晚一些。研究认为耳鸣与耳聋关系密切,但不能说有了耳鸣就意味着耳朵要聋了。绝大部分情况下,耳鸣发生在耳聋之前,如链霉素中毒时,往往先出现耳鸣,继而出现听力下降;噪声性聋、突发性聋均有此特征,一般先鸣后聋。这是由于耳鸣本身就提示着听觉系统的某种损害,基于病损的不同严重程度,逐渐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耳聋。但有的疾病如耵聍栓塞、分泌性中耳炎、早期听神经瘤等,患者可存在不同程度的耳鸣,病愈后可不遗留听力损失,也就是说有了耳鸣不一定就会耳聋。

老年人长期耳鸣有哪些危害?

① 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情绪:长期严重耳鸣可使人产生心烦意乱、忧虑和抑郁等情绪变化,有的人宁愿听不见,也不愿有耳鸣,甚至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

② 影响听力:非常响的耳鸣能干扰所听的内容,常常能听到声音但分辨不清是什么。耳鸣使人休息不好,产生极烦闷的感觉,以至于头昏,精力不能集中,听觉敏感度下降。

③ 影响睡眠:耳鸣尤其在夜深人静时响得厉害,使人入睡困难。即使入睡,也特别浅。半夜醒来后,耳鸣仍然响个不停,使人烦躁不安,辗转难眠。

④ 影响工作:因为听不清别人的讲话,而且自己忍受着耳鸣带来的巨大痛苦,却常常不能被人理解,所以工作效率下降,对工作和学习也渐渐失去兴趣。

⑤ 影响家庭生活:因耳鸣而长期求医吃药,带来经济损失甚至导致巨大经济压力,如果不被家庭成员所理解,则影响家庭和睦。

⑥ 影响交际:随着耳鸣加重听力持续下降,足以影响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由于听不清或听不到自己想要听到的声音或语言信息,与人交谈时经常需要别人重复而倍感焦虑,得不到外界的理解和帮助,表现为心情焦虑,性情急躁,好发脾气,常因听觉障碍而搞不好人际关系。

引起耳鸣的常见原因都有哪些?

① 外耳道炎、耵聍栓塞、外耳道异物、鼓膜穿孔、中耳的急慢性炎症、耳硬化症、梅尼埃病、听神经瘤等,都能引起耳鸣。

② 来自静脉的耳鸣多为嘈杂声,来自动脉的耳鸣则与脉搏的搏动一致,如颈静脉球体瘤、动静脉血管畸形、血管瘤等。

③ 某些全身性疾病,如植物神经紊乱、脑供血不足、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等。

④ 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和卡那霉素的使用,可引起耳鸣和听力下降,且耳鸣要早于听力下降出现。

⑤ 爆震声和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的噪声环境中,均可引起耳鸣和听力下降,应注意减少噪声源或佩带耳塞,避免长时间、大音量使用耳机。

⑥ 吸烟、饮酒、咖啡因均可以使血氧含量下降,由于内耳毛细胞对氧极其敏感,所以缺氧会对内耳毛细胞造成损害,因此要注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⑦ 精神紧张和疲劳、情绪激动,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和在身体疲劳状态时均易使已有的耳鸣加重,因此老年人应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放松心情。

以上列举的耳鸣的原因主要在七个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避免,以防导致耳鸣出现病情加重的症状,另外耳鸣的原因还有很多种,以上提到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不能作为判定的唯一标准。

如何预防耳鸣?

耳鸣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症,耳鸣的出现并非毫无缘由,在生活中有很多因素能导致耳鸣,这些原因除了来自一些临床疾病外,还有一部分主要来自于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以及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如果能在生活中进行科学的防治,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耳鸣的出现。

具体的方法有:

① 保持心情愉悦,要有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避免情绪激动。

② 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③ 戒烟、限酒,不喝咖啡、少吃盐,适量饮用绿茶。

④ 避免接触噪声,尤其是避免长时间处于过度嘈杂的环境中。

⑤ 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

⑥ 定期参加力所能及的运动,如打太极拳、散步、广场舞、门球、台球、慢跑等,以改善血液循环,从而使内耳微循环保持良好的状态。

⑦ 低盐、低脂饮食,以植物蛋白质(如豆类、豆制品)、优质蛋白质(鱼、鸡肉等)为主,少吃动物性蛋白(如猪肉、牛羊肉等),多吃瓜果蔬菜。

⑧ 积极治疗全身疾病,如高血压患者要积极服用药物控制血压、血脂,糖尿病患者要通过运动、饮食控制、或者药物辅助达到稳定的血糖水平,以避免对内耳毛细胞构成危害。

⑨ 戒除用异物挖耳的不良习惯,避免对外耳的过度刺激。老年人耵聍容易受阻不易排出,可定期至医院耳鼻喉科检查。

如何与耳鸣和平共处?

耳鸣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据调查,60岁以上的老人有近60%患有不同程度的耳鸣,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有的耳鸣可以经过治疗达到缓解,但有很大一部分耳鸣,是无法治愈的,这就要求老年人采取一定措施,来减小耳鸣对自己的影响。

以下推荐几个缓解老年人耳鸣的方法:

① 鼓膜按摩,用双掌分别同时按住双耳,按压后迅速离开,多做几次,这样可以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耳鸣。

② 耳部按摩,轻轻按摩揉搓耳朵及耳垂,或将双手掌按住耳部,拇指置于脑后,四指敲打后脑勺,这样可通过刺激神经末梢来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和组织代谢,调节人体脏腑功能,缓解耳鸣。

③ 张嘴和闭嘴,将嘴最大限度地张开,向外呼出一口气,然后用力吸一口气再闭合起来,张张合合,连续多次,这样可以保持耳咽鼓管的通畅,使耳朵内外的压力保持平衡,对于防治耳鸣有很好的效果。

④ 鼓气法:闭嘴,以拇、食指捏鼻孔,用力鼓气,直到感觉双耳轰轰有声为止,这样可以改善中耳内外气压,对缓解耳鸣有好处。

⑤ 听些舒缓的音乐,可以分散注意力,并有助眠的作用。

⑥ 掩蔽法,如配戴助听器或专用耳鸣掩蔽器,用另一种柔和的声音以掩蔽耳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一种听力下降,竟然是心梗、脑梗的信号!掏耳不当还可能伤大脑
做好四步远离耳聋
耳鸣原因及治疗(2)
人体预报
人老,听力可以不老
为了防止和延缓听力减退,记住并实施以下6招是必要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