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遵守达标控制原则 选择恰当治疗方案

七年聚力,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瞩目发布!

来源丨医学界风湿免疫频道


2018年5月24-26日,“第二十三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下简称风湿年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国内外众多知名风湿病及相关专业学者到场进行专题报告,就风湿病及其相关的临床及基础研究问题展开探讨。在本次风湿年会中,5月24日下午举行的“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发布会备受瞩目,成为本次年会的一大亮点。


图:出席专家

左: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

中: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田新平教授
右: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GRADE中国中心执行主任陈耀龙教授


据了解,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简称RA)指南自2010年以后一直未做修改,“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是七年来首次修订的版本。与此同时,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及亚太风湿病学学会联盟(APLAR)等多个学术组织也在同一时间分别制订或修订了各自的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此次修订按照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订的方法和步骤,基于当前的最佳证据,通过平衡干预措施的利与弊,给出RA诊疗推荐意见及等级。修订后的2018版指南治疗目标更明确、诊疗流程更清晰,治疗原则更积极。在吸收国际最新RA治疗指南意见的基础上,新版中国RA指南更符合我国国情。


指南纳入了2017年CFDA批准上市的创新药物托法替布(JAK抑制剂),与生物制剂一起作为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s)应答不佳的RA患者,对提高我国RA诊疗水平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达标治疗是治疗原则 可改善患者预后


RA是一种慢性的、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可引发一系列症状,包括关节部位的疼痛和肿胀,并导致关节破坏。手、足小关节为易发部位。该疾病的发病原因目前未知,但医学界普遍认定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自身正常的组织当作威胁并对其进行攻击,而引发的一系列炎症反应。


与2010年指南相比, 2018版指南明确提出RA达标治疗(treat-to-target)的理念,并对不同阶段的治疗和监测给出推荐。所谓达标治疗就是以病情缓解(包括临床缓解和影像学缓解)作为治疗目标,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治疗,在一定时间内将炎症或病情活动度降至较低水平或达到临床缓解。目前,RA在临床上依旧无法根治,但是通过达标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症状和控制病情。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表示当前我国RA管理面临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的现状。一项全国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中国RA患者的缓解率为8.6%,残疾率约为50.3%。可见我国的RA缓解率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们经常告诫患者,一经确诊,一定要及时给予规范治疗。


通过规范治疗的患者,疾病缓解情况较好,功能受限较小。临床研究证实,治疗1年时达到低疾病活动度或缓解的患者,在治疗起始3到6个月时就已实现疾病低活动度。可见只有积极改善RA病情才能更好改善患者结局。


2

靶向合成DMARDs药物 二线治疗获益更多


但是在经过传统治疗后,依旧有大量患者存在不良预后。对此,指南上表明,传统合成DMARDs单药治疗失败的RA患者,特别是存在预后不良因素的患者,使用传统DMARDs药物联合生物DMARDs药物或靶向合成DMARDs药物(托法替布)治疗。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田新平教授对此解释说:“此次指南中提到的托法替布是一种口服JAK抑制剂,它属于小分子药物,作用于细胞内的JAK通路,是具有新作用机制的抗风湿药。该药物能够抑制多种炎性细胞因子,从而达到治疗RA的目的,具有快速强效、持续达标、多重获益、安全性良好的特点。”


临床研究证实,托法替布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躯体功能。基于大量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ACR、EULAR和新版中国RA指南推荐托法替布用于RA的二线治疗。除此之外,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生物制剂相似,价格却比生物制剂低,并且每天只需口服两次,保存携带方便,无需患者去医院注射,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另外,它服用两周即迅速起效,极大地满足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需求,为患者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


最后,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GRADE中国中心执行主任陈耀龙教授强调,对RA治疗未达标者建议增加其疾病活动度监测频率。与常规监测相比,增强监测可进一步降低疾病活动度,延缓放射学进展,提高机体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RA病情。


参考文献:

[1]http://news.familydoctor.com.cn/a/201703/1771520.html

[2]SmolenJS,etal.The need for prognosticator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Biological and clinical markers: where arewe now? Arthritis Res Ther. 2008;10(3):20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EULAR2019类风湿关节炎指南更新
2021ACR指南 |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如何防止残疾,协和曾小峰教授来支招!
早读 |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如何阶梯化使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
【盘点】2016类风湿性关节炎指南共识一览
Medicine:发现类风湿病情长期缓解的有效新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