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懂了老子的这篇文章,也就能更好的理解什么是大道了

【原文】

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处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道:构成宇宙的实体和动力。道:用语言表达出来。徼:通“窍”,踪迹的意思。

【本文解释】

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开端,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观察天地的奥妙;常从“有”中寻找万物的踪迹。有何无,只不过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罢了。有和无都是幽昧深远的,它们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本文解析】

这是《道德经》的第一章,初步揭示了“道”的真正内涵。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老子是第一个把道作为一种哲学范畴提出和加以阐释、论证的思想家。道作为老子哲学的核心,贯穿其思想体系始终。关于对老子道的认识和诠释,历来众说纷纭。有的认为,道是精神性的个体,是脱离物质实体而独立存在的最高原理,主张老子的道论事客观唯心主义。有的认为,道是宇宙处在原始状态中的混沌未分的统一体,主张老子的道论事唯物主义。一般认为道士宇宙的本原及万物运行的规律。

真正的道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是客观存在,但是又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凭主观想象臆造的道的样子,不是真正的道,只能称的上名。只有通过抽象的概念,即“有”和“无”这两个名来一窥道的真正面目。所谓无,是指天地还没有生成以前的混沌状态,说明天地是从无中生出来的。所谓有,就是存在的意思,它代表一种正在孕育万物的状态,是万物的生母,即万物是从有种孕育出来的。

所以我们可以将道理解为一种无的状态,一种有的能力,它的本原是无,却可以生出天地万物。正因如此,我们可以采取无的态度去认识道的玄妙。道的原始是空无,我们要想认识大道,就必须抛弃所有的杂念,将自己恢复到毫无思想意识的婴儿时期,达到一种完全虚无的境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道的奥妙和玄机。无和有是我们必须把握的的两个概念,它们是打开“众妙之门”的钥匙,只有通过它们,我们才能领悟道的实质。

我们可以通过这种忘却自我一切的常无,体会到天地出生时的妙;通过这种包容万物的常有,观察到万物未生前的徼。本文着重讲了几个概念:道的概念、名的概念、无和有的概念妙和徼的概念、玄的概念。这些概念统称为“名”,这些概念并没有真正地揭示出道的真正内涵,这是因为“道可道,非常道”,任何语言和文字都无法揭示出道的真义。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概念去更好的理解道,学习道。

【本文名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嗨,各位喜欢读书的小伙伴们,非常感谢您的阅读。如您对文章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欢迎评论,我们一起讨论。这里是佳贤书院为您推出的解析道德经。记得帮忙点一下关注。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第一章 天地之始 万物之母
《道德经》第01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
《道德经》
浅谈“道”的来历——《道德经》中的“道”
老子指微 -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老子》:人和天地,皆由大道化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