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也有门派之分!看看你属于哪一派?
中医也有门派之分!看看你属于哪一派?
全网资讯07-26 09:09

武侠世界里有武当、少林、峨眉、华山等不同门派,修真世界里有符录派、丹鼎派、占验派等不同派别,这些耳熟能详的江湖门派不仅丰富了武学发展,其门派武功也让不少习武之人慕名前往学习。
不仅在武学江湖有派别之分,拥有独具特色的武功绝学,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学术大家同样灿若群星。“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丹溪学派、温病学派、新安学派”等学派的出现极大丰富了中医体系的发展。

据清·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提出“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一般认为中医学派的真正形成是在金元时代,以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与朱丹溪为代表的四大家。也有说法认为,中医学术流派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汉书·艺文志》记载,春秋战国到西汉时已形成四大医学流派,即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家,《内经》则是医经派的代表作之一。
作为中医学界中的重要学术流派,新安医学成就颇丰,据专家学者考证,自宋迄清,见于文献记载的新安医家有800多人,医学论著达800余部之多,本文我们就着重以新安医学的发展来一窥中医学派的发展历程。

“学派”“流派”不一样
实际上,“学派”、“流派”各有侧重。“学派”侧重于学术上自成体系。而“流派”侧重于分歧。流派发展到一定程度,独特的实践和理论上升为系统的学说时,就形成了学派;而学派发展到一定程度,内部出现异化,就会形成不同的流派分支。
经方派的代表著作黄帝内经
目前中医学术流派划分的方法主要有:
1.三世分类法和四家分类法:先秦时代按领衔顺序有称为“三世医”的三派,即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素女脉诀。兴于西汉医经派致力于基础理论的研究,代表作:《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太素》、《素问释文新校正》等。
2.三要素分类法:要有明确的中心学术思想、反映本派的代表性著作、传承轨迹明显的人才链。
3.核心分类模式。其一,以创新的学术思想为核心;其二,以开放的医家群及其著述为核心。
但对某学术流派的命名,则往往是后人给予和约定俗成的。正因如此,中医学术流派的命名不尽统一。有以代表性人物命名的,如河间派、丹溪派;有以学科命名的,如医经派、经方派、伤寒派;有以观点或学说命名的,如补阴派、温补派、汇通派;有以地域命名的,如易水派、新安派等。

“盛产”儒医的新安医学
我国历史的各个中医学术流派,都是历经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在学术活动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其鲜明的学术观点与主张,往往由某些学术流派成员自己提出,但又为历代医家所公认。这些学术流派的理念往往与“发源地”的文化孕育有关。
作为中医药学尤其是明清时期中医药学的缩影和典型代表,新安医学恰恰以名医辈出、医著宏富、流派纷呈而著称。新安医学发迹于古新安郡(一府六邑,辖今歙县、黟县、绩溪、屯溪、祁门、休宁和婺源),以古越文化为基石。
古新安是程朱理学的桑梓之邦,文化底蕴丰厚,商业、文化的繁荣,促生出大批的儒生。在“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思想主导下,以儒从医的儒生很多。
他们发煌古代经典之奥义,继承诸子百家之学说,不仅以此运用于临床,而能将实践经验笔之于书,自成一家之言。加上医者出身公卿显贵,名家学者代出不穷,凡一书之出,自有先辈作序,名家撰跋,传播极广,故医学流风所及之处,影响极大,从而使新安医林的声誉达到鼎盛。
在学术思想上,新安医学从晋代新安郡守羊欣著《羊中散方》卷开始,下迄近代新安名医王仲奇,上下800余年间,出名医800余位,著医书800余部。形成了营卫一气说、动气命门说、错简重订说、元阴元阳说、暑必兼湿说、卫气营血辨证说、医门八法说、外损致虚说、养阴清肺说、燥湿为纲说等“新安医学十大学说”。
这些学术思想的创建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些学术派别己成为当代中医各家学说的一支,是中医药学宝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我国明代著名医家祁门人汪机,汪机擅用“参芪”,主张并强调培护“元气”,常以甘温之味抚养脾胃而祛病强身。其创立“营卫论”之学说,临床上以调补气血为主导,使气血调和,邪不为害,从而提示了当今代谢组学热衷于研究的营养代谢与疾病防御的系统生物学的前沿课题。

名家辈出,儒医仁心世家相传
医家学术发展离不开传承,新安医家以儒医群体和世医家族链为师承,形成了自身的医学教育模式和特征,是新安医学发展的重要形式与源泉。自宋以来,数百年的世系比比皆是,宗族社会的色彩在新安医学中有着鲜明的映证,世代相传,代不乏人。
从宋代张扩始(1058—1106年),经张挥、张彦仁医术代代流传,到第四代张杲以儒医鸣世,其精心研究医学50余年,博览诸子百家之作,于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著成《医说》十卷,享誉医坛,堪称“新安第一代名医世家”。
明嘉靖年又经张守仁、张根桂传承衣钵至今十四代,至皖南医学院教授张舜华、李济仁夫妇,十五代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其成、清华大学自动化生物信息学研究所副教授李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副主任中医师李艳……
新中国成立以后,安徽中医药大学肩负起“弘扬新安医学、培育中医人才”的历史使命,1959 年建校之初,学校就汇聚了一批以新安儿科世家杨以阶、王氏内科传人王乐匋、郑氏喉科传人郑景岐、张氏医学传人李济仁以及新安名医吴锦洪、巴坤杰、胡煌玙等为代表的新安医家。
1979年恢复重建时,学校再次选调了一批新安名医,如中医内科名老中医胡翘武、曹氏外科传人曹恩泽、黄氏妇科传人黄孝周等,使新安医学后继有人。
此后,新安医家李济仁教授入选首届“国医大师”,徐经世教授入选第二届“国医大师”,曹恩泽教授、郑日新教授、胡国俊教授等入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新安医学众多医家对祖国医学的发展和学术理论的创新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时间延续之久远,其一脉相承之紧密,为世绝无仅有;医家汇集密度之高,医学著作之丰厚,学术影响之广远,也属绝无仅有。故有专家、学者称新安医学为中医学“宝库中的宝库”,明清中医人才的“硅谷”。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医学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本文图片来源于39健康网,已获正式授权。
精彩推荐
想了解更多有趣、有料、有用的中医心血管知识?快来关注「胡世云主任」公众号(微信搜索:hushiyun-doctor),还可以上喜马拉雅FM收听「胡世云主任」频道哦!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houjibaidu@baidu.com
查看原文
中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安医学系列讲座(一)
天下名医出新安
试述新安医学的“学派”与“流派”
中医各家学说
经方各家学说概论 作者:小土豆
千年古韵,新安医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