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村夏夜 || 张勇

乡 村 夏 夜


                                   文/张勇(陕西)



常常禁不住想起乡村,想起乡村盛夏的夜晚。


葱茏高大的树木,遮掩乡村,筛落凉爽。乡村周围的田野,玉米拔节,虫鸣蛐唱,大皂荚树下的池塘,荷香飘荡,青蛙鸣叫,清风徐徐,月光朗朗,乡村的夜晚宁静安详。劳作一天的乡亲,傍晚小餐之后,或在自家门前,或聚在乡村某一处纳凉闲聊,十分轻松而悠闲。


我们家族有一块小天地叫张家台,是一块高高的台子,平整干净,横竖放着几个圆的、长条形的青石,是夜晚冰凉的石凳。这儿是奶奶母亲们纳凉的地方。父亲在外地工作,春节才回家,所以,夜晚跟着母亲,常常在张家台纳凉。坐在冰凉的青石上,谈笑中,偶尔还哼唱几句乡村小调,十分悦耳。玩累的我们,时而坐在他们身旁细听,时而躺在青石条上,仰望一片星海苍穹,畅想天空。最让我们这些孩童吃惊难忘的,就是他们讲述的那些妖魔鬼怪的故事和传说,让我们胆战心惊,让我们好奇瞎想……


我们的家门前也有一块空地,爷爷奶奶常常就在这儿纳凉,母亲则喜欢去张家台闲聊。爷爷喜欢抽水烟,每天傍晚就会点着他拧的艾蒿绳,袅袅青烟,驱虫熏蚊。高兴的我常常一把拿起爷爷身边石墩上那条点着的艾蒿绳,在黑暗中狂舞,看去,像飞舞的火蛇,似飞翔的火龙,在空中成一个红圈,或一个红红的8字蝶形等。爷爷看着我,只是呵呵发笑……


村南罗天兴家的地坑窑畔有一棵高大的杏树,杏树下也是纳凉的地方,周围几户人家每天傍晚带着小櫈聚在树下,聊到入睡的时候才散场。我们常常跑过去,但都是为了趁主人不备,跳起来摘几个黄杏子,就是看见了,有那么多的人,主人也不会大骂我们。除了偷着摘,天兴叔家的杏子,我们这些贪嘴的孩子确实也没有吃到过。


好多中年人和一些大孩子,最喜欢在夜晚捉蝎子。按亮手电筒,顺着老墙根不断移动光照,那些出来也乘凉的蝎子见到光亮就跑,然而跑不过那支木夹,终被装进玻璃瓶。他们也去田野捉,顺着土坎崖畔寻找。远远看去,如萤火虫在慢慢移动……


穿过村南那条东西大路,就是泾惠渠,大人们往往在夏夜碾打场忙完之后,去那洗澡。我们也随着他们,水渠宽大,我们这是最上游,清澈幽静,高兴的大人们有时还在深水处游泳,我们小孩只能站在浅水边,玩水戏耍,十分畅快。


夏收碾打完毕的麦场,平平展展,宽宽敞敞,可真是我们这些孩童快乐的天地,我们在这里追逐撵打,分组斗鸡,骑“马”打仗,绕着麦秸垛捉迷藏,实在开心。一直玩到乏困或者母亲呼唤乳名……


好多人家,也都在自己的家门前撑起门板,或者铺一张竹凉席,摇一把蒲扇驱蚊扇凉,细心的爷爷奶奶会在凉席的四周放一根棍子,防止小虫跑上席子。晚上入睡了,凉风吹来,还要盖上单子。幕天席地,仰望星空,徐徐入梦,这真是乡村特别的享受。


夜深人静,鸟雀也入眠了,只有村外的玉米地和池塘的虫鸣蛙叫时紧时慢,偶尔的犬吠,惊醒梦,月光淌满乡村,诗情画意,乡村的夜晚格外灵动而平和,温馨而恬静,和谐而安详。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可是,乡村那样的夜晚让我们怀念。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八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入围散文作品——《芸芸众生》
镜池光影:认得与记得
在乡村过年。
乡村真正的“女汉子”——我的三奶奶
村西头的三奶奶
愿好人一生平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