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北一个县,人口近40万,是张姓的发源地,也是武松的故乡

河北省,简称“冀”,因位于黄河以北而得名,是中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下辖11个地级市及国家级雄安新区,包括42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102个县、6个自治县。

清河县,隶属于河北省邢台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与山东省武城、夏津两县隔河相望,西与威县交界,北与故城县、南宫市为邻,南与临西县毗连。

清河县境,西周属邢国领地,邢国灭亡后属卫国,春秋时期属晋国,战国时期属赵国。秦朝时,置厝县(故城在今县西北)。汉高帝四年(前203年),置清河郡,因境内有清河流经而得名,治清阳县,“清河”之名始于此;西汉时,今县境内厝县信城县(故城在今清河县县西北)、清阳县(故城在今清河县东南)并存,均隶属于清河郡(治清阳县,时郡时国,几经更复)。

东汉时,厝县改为甘陵县,信城、清阳两县亦省入,同时清河国治迁至甘陵县;建和二年(148年),清河国改名甘陵国;建安十一年(206年),甘陵国改为甘陵郡。三国魏时,甘陵郡复名清河郡;西晋咸宁三年(277年),复称清河国,改甘陵县为清河县,仍为清河国都。

北魏太和七年(483年),在今县境内置斌强县;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析清河县西北境设武城县(即今清河县地,治在汉信城县故城),后又将清河县改置为贝丘县;此时,今县境内斌强县、武城县、贝丘县并存。

隋朝开皇六年(586年),武城县改名清河县,贝丘县改为清阳县;此时,今县境内斌强县、清河县、清阳县并存。

唐朝武德九年(626年),省斌强县入清河县;此时,今县境内清河县、清阳县并存,同隶属于贝州(州治清河县,曾短期改称清河郡,后复名贝州)。五代十国时期,清河、清阳二县仍隶于贝州。

宋朝时,清河县于端拱元年(988年)徙治永宁镇,淳化五年(994年)又迁治今县城关,和清阳县同隶于河北东路恩州(贝州改称);熙宁四年(1071年),省清阳县,并入清河县

金朝时,清河县隶属于大名府(路);元朝时,清河县先后隶属于恩州、大名路;明朝时,清河县先后隶属于大名府、广平府;清朝时,清河县隶属于广平府。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河县政府由城关迁驻葛仙庄。

1958年12月,撤销清河县,并入南宫县;1961年7月9日,复置清河县;清河县先后隶属于邢台专区、邢台地区、邢台市。

清河县总面积502平方公里,辖辖6个镇1个办事处,户籍人口385717人、常住人口386231人。

清河县历史悠久,是中华张姓祖源地、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乡,是名著《金瓶梅》中许多故事的背景地,被国家认定为“中华张姓文化之乡”、“中国武松文化之乡”和“中国金瓶梅文化研究基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河县境内古城址考(转
河北邢台清河县----古称贝州,水浒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乡
德州武城县的历史变迁
说说武城县的来历
[转载] 清河东武城考
清河考古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