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说清明只能祭祀扫墓,相亲、踏春、斗鸡、荡秋千、吃美食,看看古人多会玩

清明

古人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从唐朝开始,逐渐成为节日之一。

判断一个节日是不是真正的节日,最好的办法是看它放不放假。

唐朝清明开始放假,最开始放三天,然后因为清明节与寒食节和上巳节离得都很近,索性就合并了。

▲清明节包青团

当然,合并之后,假期自然也增多了。到了超级幸福的宋朝,清明节的假期竟然多至七天!

所以,古代人,尤其在唐宋期间,除了祭祖,清明节的玩法特别多。




1

踏春

唐宋人普遍有钱,而且假期多,所以旅游是好多文人侠客们的爱好。

清明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个吐故纳新的好时节,天气不冷不热,不出去玩都可惜了!

▲《虢国夫人游春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可以看出,那时候的年轻人,游春时人人骑着高头大马,这相当于今天开着豪车去兜风。

清明又正是烟花三月,不去扬州耍耍都对不起这好日子。

▲烟花三月的扬州



2

相亲

春风一吹,春心自然得荡漾。

既然是出去春游,带着女朋友一起去才最开心。

所以,清明节也成为相亲的节日之一。阳光明媚,百花待放,平时看着就烦的他和她也都顺眼了好多。

▲经典版《白娘子传奇》

在神话故事《白蛇传》中,许仙与白娘子,就是在清明踏青时,一把雨伞整出一见钟情的。




3

拔河

拔河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时在军队中盛行。

唐朝中期,唐玄宗在清明举办了大型的拔河仪式。于是,这一活动便在民间大火。

在春耕时节的清明,拔河更是寓意祈求丰收、强身健体。

▲拔河



4

放风筝

清明之前,田里的麦苗还在生根阶段,不怕踩踏;清明之后,麦苗开始发芽,田地里就不能被踩踏了。

所以,过了清明,就不能再放风筝了。那自然清明的时候就要放个够。同时放风筝也寓意疾病与苦难,都随风散去。

而且,清明时节,有风又不冷,非常适合放风筝。

▲放风筝




5

改火吃寒食

古人取火不像现在这么容易,所以要保存的火种。

但是火种却经常引起火灾,而且春天雨水多雷电多,也容易引起火灾,便在清明节(寒食节)这一天进行“改火”。

改火就是把前一年的火种全部熄灭,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

▲青团

因为这一天没有火,所以只能吃冷食。

但做为吃货大国的中国,自然不是简单对付几口冷食,而是做各种各样的美食换口味,青团便是代表的食物之一。

▲青团



6

斗鸡

古人斗鸡就像今天的斗地主一样常见,一般从清明时节便开始进入到斗鸡时节,有时候会持续到夏至。

而且不仅老百姓斗,皇帝也好这一口。尤其是唐玄宗,还在皇宫里面举办比赛。

“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楼双夹斗鸡场。”五代女词人花蕊夫人的《宫词》,描写的便是这个场景。

▲斗鸡



7

射柳

射柳是比较高级的玩法,射是古代六艺之一。

射柳的难度很大,在柳枝上,拴上一缕红绸,参加游戏的人要在百步以外骑马挽弓,用箭射断拴有红绸的柳条。

然后飞马前往,在柳条落地之前,将柳条接住。

▲《绮春园射柳图》




8

插柳

清明节又称为“鬼节”,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

所以,便在清明这一天,把柳条插在屋檐上,戴在身上。

在唐朝末年,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

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但插柳盛行不衰。

▲插柳



9

荡秋千、蹴鞠

唐代杜甫的《清明》诗中写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清明这一天,女子喜欢荡秋千,男子喜欢蹴鞠。

荡秋千在南北朝时便已流行,唐朝时更是大盛。


古代女子出门比较受限制,所以在院子里把秋千荡得高一些,这样能多看看外面的风景。

蹴鞠出现的时间就更早了,据传在商朝的时候就有了。

宋朝的时候蹴鞠更是前所未有的繁荣,大家熟知的高逑,就是凭借踢球得到皇帝赏识。

可见宋朝的很多皇帝都喜欢踢球。从名画《宋太祖蹴鞠图》就可见一斑。

▲《宋太祖蹴鞠图》

除此之外,古人在清明时节还有好多玩法,开party、喝酒、对诗……

清明将至,祝大家比古人过得还精彩!

冷翰

出品

谢谢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除了上坟 古人清明节还干些啥?
你不知道的古时清明节
【文化妙招】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古代清明时节,你知道有什么习俗吗?
在古代,清明也是春天里的一场狂欢
二十四节气-----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有哪些 (百山探索)
清明节古代人都干点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