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甲骨文智慧】甲骨文与阴阳
userphoto

2023.05.12 山西

关注


【金文编,阴阳】

在《道德经》中有说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甲骨文字典,阳第一种写法】


【甲骨文字典,阳第二种写法】

甲骨文的阳(上图第二)的左边就是𨸏,表示山的意思,右边上部是一个日,也就是太阳的象形,下边的T像祭祀的祭台。在古时人们崇拜日神,在太阳初出的时候会举行祭日。比如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许多关于宾日,出日,入日的记载,它反映了殷商时期的人对日出与日落时的一种祭拜。在《尧典》中也有宾日于东,饯日如西的记载,在夏商周三代都有祭日的传统仪式,比如说夏朝一般就是在日落之后,那殷朝通常就在太阳出来时举行祭祀仪式,周朝的时候则是早晨和黄昏的时候祭日。


【阳,演变】

金文阳也有的在那个像祭台旁边增加了三撇,那三撇表示太阳照射的那种光芒,三也表示多,表示太阳升起时阳光普照大地,后来右边演变成昜为声旁。(昜与易容易混淆,它们的区别是昜中间多了一横,)小篆它从金文演变而来,到了隶书的时候,那个𨸏的字形就演变成了一个阝,然后到楷书就成了今天的阳字,山的之南水之北为阳,就是受到阳光照射的那一面为阳。《说文》:阳,高明也。从𨸏,昜声。指高处见到光明的地方,或高处阳光照得到的地方为阳,从𨸏从昜,为会意字。比如太阳、阳光,积极向上的,温暖的、明亮的、火等等都属阳。


【说文解字注,阴】

阴,最早在金文中出现,左边为阜,表示山地,作形旁;右边为侌yin为声旁,阴属形声字,篆文与金文字形结构相似。隶书将左边的“阜”写成“阝”。楷书笔画化后就是现在的阴字,变成了会意字。《说文》:“阴,闇也。水之南,山之北也。从𨸏,侌声。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指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为阴。比如阴气,阴天,阴暗,阴险,阴间都属阴。

孤阴不长,独阳不生,阴阳和合万物生。阴阳是相对来说,体现于哪些方面呢?比如小孩子生下来阳气足好动,所以阳表示那种向外的,对于老人来说年纪大就比较好静,与小孩相比阳气肯定没那么足,所以老人与小孩相对比,老人为阴小孩子为阳。还有人的身体里面经脉有阴阳,气为阳,血为阴,阳升阴降。又比如说人的身体有问题,就是阴阳不平衡从而出现了各种的症状。

像在夏天,热气在地平线上面,所以夏天感觉到很热,到夏至时一阴生,反之冬天阳气收藏于地平线下,到冬至一阳升,夏冬两至时阴阳互转。到了夏天,阳气也是停留在身体的表面,然后体内阴气就比较盛,夏天如果在饮食上不注意的话,比如说常吃那个冷饮,那人身体的阴气就更加盛,寒湿它都是为阴。身体的气血运行需要阳气的推动,身体阴气重那阳气相对来说就会慢慢减弱,阴阳失衡身体就会形成疾病。比如我们烧菜时,锅烧热时突然往里面倒冷水,锅中就会发出噗噗的声音,像要炸锅一样的。所以在夏天,尤其激烈运动出大汗的时候,如果喝那个冰冷的水,就会对身体造成很严重的损伤甚至生命危险。

所以在中医中有冬病夏治之说,比如说晒太阳,三伏灸等助增体内的阳气,当身体阴阳平衡就不容易生病。都说天地是大宇宙,人体是一小宇宙,人的身体与大自然是相连的,大自然的运行变化它的背后有其一种规律。

在《易经》也有说到了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那它体现在卦上,比如泰卦,地天泰,就是乾卦在下,坤卦在上,阳升阴降,阴阳相交万物生,反过来乾在上,坤在下,变成天地否卦,阳往上面走,阴往下走,变成阴阳背离天地不交。还有水火既济卦和火水未济卦也同理,在自然卫生理念中,以前师父也说到,就是每天睡前用手心的劳宫搓脚掌下面的涌泉,劳宫穴对应心,心为火为阳,涌泉穴为肾经之穴,肾主水为阴,水火既济也就是阴阳和合。我们如果能明白大自然的变化规律,顺其自然,那我们让身体阴阳平衡身体就会健康,夫妻之间阴阳平衡那家庭就会和睦,有句话叫家和万事兴。


【扫描二维码,收听语音直播:学习甲骨文的现实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日春分,全家一定要这么做!保你百病全消一年不生病!赶紧收藏群发
《易经》十二消息卦对应二十四节气图表
“小往大来”和“大往小来”
最后的期限——节气养生“芒种”
关于“十二消息卦”
易经原本是古代兵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