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络病学科研究回顾与展望

摘自:《中医杂志》2015年第56卷第22期

作者:魏聪 贾振华 常丽萍

摘要


中医络病学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在中医药发展史上经历了3个里程碑式的发展阶段,即《黄帝内经》奠定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奠定证治基础,清代叶天士大力发展。至现代经过文献整理、临床研究—系统构建“络病证治”—系统构建“脉络学说”3个阶段30余年的发展,络病学在理论探讨、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和学科发展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未来仍需在不断丰富络病理论、加强临床证治实践的同时,创新络病理论相关新药产业化及加强人才队伍和科研平台的建设。回顾中医络病学科发展的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对推动学科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络病是广泛存在于多种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中的病机状态与过程,涵盖了“久病入络”和“新病入络”两大类。中医络病学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近30年来其理论创新、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学科发展均取得了显著进展,回顾中医络病学发展的历程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对推动学科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络病学发展的3个里程碑

  《灵枢·脉度》曰:“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指出络脉是从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纵横交错、广泛分布于脏腑组织间的网络系统,是维持生命活动和机体内环境稳定的网络结构。中医发展历程中由于时代条件和研究手段的局限性,重经轻络现象使得对于络脉的研究始终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溯源崇本,中医发展史上络病研究主要呈现以下3次大的发展。


《黄帝内经》奠定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同时也为络病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黄帝内经》中首次提出“经络”概念,并设“经络论”专篇论述经、络之色的常与变。书中记载的“络”多数用作动词,意为“络属”之义,而用之为名词时则多为络脉、络病之类,并记载了从经脉支横而出的络脉循行和分布规律,论述了络脉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阐释了查络诊病方法和络病治法,形成(血)脉络与经(气)络两大相对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为后世络病学科两大分支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


《伤寒杂病论》奠定证治基础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围绕疾病传变提出由表入里的传变途径和脏腑疾病虚实相传的规律,其中蕴有“经络受邪”“血脉相传”,将“经络”和“血脉”并列论析发病规律的含义。《伤寒杂病论》中首次提出“脉络”概念和“营卫不通,血凝不流”“血脉相传、壅塞不通”的脉络病机,设立胸痹心痛、中风、惊悸、心水(心积)等脉络病变专篇,对其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原则等进行详细阐述,创制系列治疗脉络病变方药,并围绕内伤杂病如积聚、消渴、历节等病分篇予以详述,为络病理论中气络疾病防治规律的研究奠定了临床证治基础。张仲景尤为推崇虫类药的应用,开后世虫类通络药应用的先河。


清代医家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

  清代医家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经几年宿病,病必在络”,指出内伤杂病多是病邪由经入络、由气及血、由功能性病变发展为器质性病变的慢性过程,标志着络病已成为中医学重要的病机概念。同时遥承张仲景虫类通络之旨,创立辛味通络、络虚通补等治法用药,并在中风、痹证、癥积、虚劳、痛证等内伤疑难杂病治疗方面提出了重要的学术观点,为络病学说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纵观中医药发展史,络病学说3次里程碑式的发展对络病学说的建立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尽管喻嘉言《医门法律》设立“络脉论”专篇,但相较浩如烟海的中医历代文献典籍而言,这区区千余字亦未能警醒医者对络脉研究的重视,对于络脉、络病的研究成为历史留给当代中医药工作者的一个难题。

中医络病学现代发展的3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不断加大对中医药的扶持力度,为中医药发展创造了崭新的环境,迎来了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药学的学科方向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深刻地影响了中医药学人的思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医络病学继承创新形成了现代发展的3个阶段。


文献整理,临床研究(1980-2000年)

  这一时期,国内一批专家学者已开始关注“络脉”这一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对既往古代文献的整理挖掘和单病种临床研究方面。史常永等对叶天士提出的“久病入络”说、络病表现、证候辨析、络病治法及代表方药等进行文献挖掘研究。王启才指出,经深络浅、经直络横、经粗络细、经少络多。雷燕等指出络脉主要临床特征为“久、瘀(痛)、顽、杂”,瘀阻为其共性病机,并以血管性痴呆和糖尿病血管病变作为代表性病种进行系统研究。徐宗佩等对“久病入络”患者舌下络脉进行观察,指出“久病入络”患者存在球结膜微循环障碍。周小青等提出络病辨证需“辨层次、辨病程、辨病因、辨脏腑病位”。邱幸凡则对络脉概念、形成与发展历程、生理功能、病机特点、代表药物、临床验案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吴以岭院士在开展《金匮要略》活血化瘀研究的过程中,关注到许多并非活血化瘀而属通络范畴的方药在临床上具有确切疗效,因此,将络病研究作为其重点研究的方向,并结合临床实践对冠心病、2型糖尿病、神经肌肉类疾病开展理论探讨。首次运用络病理论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指出络脉瘀滞不通与现代医学冠状动脉硬化有相似之处,络脉挛急与冠状动脉痉挛学说相吻合,提出将搜风解痉药区别于活血化瘀药用于冠心病的治疗,同时开展临床研究。围绕2型糖尿病提出从“脾”论治,围绕肌萎缩提出从“奇经”论治,并开展相关临床研究。

  该时期部分中医药领域专家已经认识到“络病”在部分重大难治性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开始从络病的基本结构、生理病理及优势特色病种等不同领域进行探索,但仍是各家在络病某一方面、某一病种的研究,并未形成络病系统理论。


系统构建“络病证治”(2001-2006年)

  这一阶段部分学者继续整理络脉、络病相关古籍文献,并对络病的内涵、外延、临床证治方面进行阐发,如徐光福提出络脉病变病位以“微动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毛细淋巴管等微小血管及其功能调节机构”为物质基础;周水平、颜乾麟等对络病的基本概念、病理特点证治规律进行探析。同期王永炎院士开展“病络”与“络病”的对比研究,指出病络是络脉的病理过程、病机环节、病证产生的根源,属病机范畴;“络病”则限定为泛指发生于以络脉为主要病位、以络脉的功能和/或结构失常为主要病机的一类疾病,病络生则络病成。在络病理论指导重大疾病治疗方面,已由前期指导少数内科疾病治疗逐渐扩大至多个学科领域,如围绕脑血管病、痴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多脏器纤维化、脉管疾病等。

  这一时期吴以岭院士系统开展“络病证治”研究,首次提出络病学研究的理论框架——三维立体网络系统,系统研究络病的生理功能、发病和病机特点、基本病机变化、辨证要点、临床表现,确立“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并按功能重新分类通络药物。2004年《络病学》正式出版,标志着“络病证治”体系建立。同期提出“脉络-血管病”概念,并率先指导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研制系列防治方药,开辟了血管病变防治的新研究领域。“气络-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相关性,对于神经肌肉类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免疫类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围绕络病理论指导脑血管病防治研究,提出“缺血区血管保护——脑梗死治疗新靶点”,进一步明确消渴病从“脾”论治、从奇经探讨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学术观点。在此过程中应用络病理论指导难治性疾病治疗研制出系列创新药物,为络病理论与具体疾病提高疗效奠定了基础。

  在学科发展方面,2004年成立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并召开了首届国际络病学大会,2006年《络病学》专著改编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在国内医学高等院校推广教学。值得一提的是,西医专家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关注“络病”这一概念并开展相关基础实验与临床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脉络-血管系统病”这一研究方向逐渐被中、西医学界专家关注并重视,2005年启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血管病变防治基础研究”,成为后续络病学科研究发展的重点内容。


系统构建“脉络学说”(2007-2014年)

  中医络病学从2007年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以“络脉”“络病”“通络”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的相关文献资料,1980-2000年发表的文献仅为4704篇;2001-2006年文献量与前20年持平,达到4733篇;进入2007-2014年发表文献达到13326篇,8年间发表文献数量接近前2个阶段总和的2倍,仅2014年度文献量就达到了1899篇。围绕络病理论指导下创制的通络代表性药物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也不断丰富,1980-2000年仅122篇,随着系列通络药物先后上市,2001-2006年达到1166篇,2007-2014年达到5040篇之多,可以说这一时期络病学研究成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领域,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对络病理论和创新通络药物疗效的认可使得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不断充实和丰富。

  该阶段在前期建立的“络病证治”体系基础上,基于气血相关的络病理论特色,结合两项“973”计划项目(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血管病变防治基础研究、基于心脑血管病变的脉络学说理论研究),重点围绕脉络病变开展系统的理论研究、基础实验和临床循证实践。脉络学说是对《黄帝内经》血脉理论的传承和发展,从脉络的解剖结构、生理特点、运行状态、功能特点等进行系统阐释,基于脉与血管、脉络与中小血管、脉络末端的孙络与微血管、微循环在解剖形态学方面的密切相关性,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概念,重视发展“脉科学”这一全新的命题。基于“气-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与中医营卫理论,提出脉络学说的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并系统研究脉络病变发病规律、基本病机、临床证候、辨证治疗等。2010年《脉络论》的正式出版标志着这一对血管病变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系统理论的建立,从“络病证治”到“脉络学说”,络病理论研究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在脉络学说研究中,有研究者坚持“基于临床、传承经典、创新理论、指导临床”的研究思想,完成了3469例血管病变患者临床调查,建立了“脉络-血管系统病”辨证诊断标准并成为学会标准;以营卫承制调平为指导,围绕血管病变共性病理环节即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痉挛,基于营气与血管内皮、卫气与血管外膜、营卫交感与“外膜-中膜-内膜”相互影响,全面揭示血管病变由外到内与由内到外的发病机制,初步阐明通络干预血管病变的效应规律;初步证实脉络末端的“孙络-微血管”病变是心脑肾重大疾病和心血管事件链的共性机制,揭示通络保护微血管是心脑肾异病同治和阻抑心血管事件链的共性机制;对以“微血管损伤”为核心机制的急性心肌梗死无再流、脑梗死、糖尿病肾病等临床难治性疾病进行研究,完成的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再流219例、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1476例、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16例临床循证研究,再次客观评价了络病理论指导下通络药物在血管病变防治中的重要临床价值,并开始得到国际医学界的认可。

  在学科建设方面,2009年“中医络病学”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络病学》教材在新加坡中医学院和国内40余家高等医学院校开课,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先后创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脉络病专业委员会,同时建立28个省级络病专业委员会,30余个地市级络病专业委员会,2014年11月成立台湾络病学会,并积极筹建欧洲、加拿大络病学会,开展以国际络病学大会、国际中西医血管病学大会为代表的学术交流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中医络病学科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并使得中医药在国际医学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中医络病学发展展望

  中医络病学自2009年作为一门学科确立后其发展时间尚短,在学科全面发展和进步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围绕学科方向不断丰富发展络病理论

  基于气血相关的络病理论特色,目前中医络病学分为脉络病变和气络病变两大学科分支方向。对于一个古老而崭新的学科而言,学科的方向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既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又需随时代、科技、学科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对本学科知识进行拓展。后续仍需将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继承是创新发展的源泉,创新是继承的动力,在不断深入挖掘梳理历代医家关于络病研究记载的同时,结合重大社会需求,循势而为,对目前已经系统建立的络病理论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和发展,使络病理论的内涵更加丰富完整。


依托临床重点专科加强临床证治实践

  中医药学科的发展源于临床用于临床,临床的需求是学科创新发展的引擎。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均加强了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工作,在此基础上后续需在更大范围内扩大络病相关临床重点专科的发展,不断筛选络病理论指导下具有确切疗效的优势病种和诊疗方法,扩大中医络病门诊的学术影响和师承带教,为中医络病临床研究不断开拓崭新局面。


络病理论带动创新中药研发及产业化

  既往以络病理论创新带动中药新药已研发10个品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在证实络病理论指导创新药物研发的理论科学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国内部分专家在络病理论和通络治则指导下研制了用于不同疾病的药物,但多以院内制剂、个人固定组方等形式用于临床,由于受到制剂工艺、缺乏严格的安全性和疗效评价而不能被患者广泛使用,因此,须继续推动络病理论指导下的创新中药研发及产业化,这不仅符合当代转化医学的核心思路和中医学科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使科研成果能够有效地服务于广大患者,真正提高临床疾病的防治水平。


中医为主体多学科交叉促进络病发展

  无论从中医药学科的起源和自身属性,还是目前中医药学科发展所处的时代背景而言,多学科交叉相互渗透对于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尤为重要,具体到中医络病学科,更需要借助现代实验技术和研究手段,对细小分支、网状复杂结构的络脉进行深入剖析。在这一过程中应以中医学、中医人为主体,多学科参与,洋为中用,衷中参西,在保持中医络病理论原有的整体、系统、恒动、辩证思维的同时,借助多学科专家优势和技术手段探讨中医的概念、病变机制及药物干预效应。


加强人才梯队、培养搭建学科研究平台

  人才队伍和科研平台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助推器。作为新近发展的中医络病学科,尽管目前已形成了国内外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多领域上千人的专家队伍投身该领域研究,但仍需依托学会组织和专家群体的学术凝聚力,凝心聚力将学科发展的人才梯队不断建设发展起来,围绕不同疾病、不同专业、不同学术层次,建立专业化科研队伍和临床医师队伍;通过继续教育、在校教育、基层教育不断将络病研究成果及时推广应用;加强平台建设,促进科研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推动科研成果及时孵化,助推络病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

  中医络病学科的传承与发展经历了中医历史上近2000余年的沿革,并未随中医历史的变迁而沉寂,经过现代学者30余年的潜心研究,中医络病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并成为目前众多学者竞相研究的领域。基于临床、创新理论、践行临床、创新药物的“理论+临床+新药”的中医药学科模式赋予了中医络病学科发展新的生命力,也将推动中医络病学科后续的全面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系统构建络病理论体系,创立中医络病学新学科——记吴以岭院士络病理论研究历程
吴以岭院士:中医药应在学科前沿交叉点寻找突破口
为何要用40年构建络病理论体系?吴以岭说,目的只有一个:回答“中医药现代化向何处去”的重大时代之问
吴以岭教授创立中医络病学新学科,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树立典范
一文带你了解中医瑰宝——络病学说
黄煌经方 | 2022国际经方大学习连载(一四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