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郝英龙国画作品赏析
userphoto

2022.05.09 陕西省

关注

文/郭宗吾

郝英龙,男,1954年生于大同市,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清华美院彩墨山水工作室研究员、大同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华夏之星。山水画入选“第二届华夏之星书画人才海选”。


        2017年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有意义的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走过了90年的风雨历程,8月1日是她的建军纪念日,在内蒙古某地进行了沙场阅兵,检验了我军的实力,向世界展示了军威,标志着人民解放军从此将走向一个崭新的辉煌时代。8月25日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华民族走向衰亡的投降之日,9月3日又是抗战胜利72周年纪念日。在这些具有振奋民族热情的伟大时刻,广大文艺工作者纷纷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了各种纪念活动。“时光流逝,有些日子,我们注定无法忘记”。

画家郝英龙利用手中的画笔,描绘了当年朱德在太行山指挥作战的一个场景,场面巨大,宏伟壮观,记述了当时革命人士在太行山脉进行斗争的历史画面,让人看后不觉产生对革命先烈的无限追思和无比崇敬之情。正如“峰岫峣嶷,云林森渺,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南朝宋·宗炳《山水画序》)

       为了营造这一具有战争历史的场景,郝英龙以巨大恢宏的构图和沧桑的山水画面为主题,利用娴熟的笔墨语言为描绘的基本元素,巧妙地把太行山的山水和革命先辈的艰苦历程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军事革命故事的题材,可谓震撼人心,令人心潮澎湃。

我们先看作品的整体部分。

       “山水章法如作文之开合,先从大处定局,开合分明,中间细碎处,点缀而已。若从碎处积成大山,必至失势。”(清·蒋骥《读画纪闻》)郝英龙在处理章法时很有讲究,他先定大处的局,然后开合,形成了山、水、云的布局,进而对细处的石、树等进行点缀,让骨法贯穿画面,达到了章法的巧妙布局,使太行山更加富于神气和灵气。在这里不得不说,作者的学识修养,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作品很有生机,富于感情,这都足以说明他是经过多年积累,长期写生而得。太行山是有灵气的,作者以自己饱满的热情和学识,每去一次都有一次自己的不同感受,“写生之道,贵在意到情适…”(明沈周《题画》)因为他是怀着对先烈的崇敬之情,感恩如今的幸福生活,继而才能打动人,感染人。

       在山水画的作品中,尤为注重气韵。“画家六法,一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也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鄞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郝英龙在他的作品中,气韵是充盈的,也是一般人所鲜见的。因为这一特定的军事题材正好与他内心的修养或者说天生的悟性一脉相承。但是,画家们作画都想达到一种具有自己特色的“气韵”,形成自己的特色,这些自然除了天赋和悟性外,还需要后天不断的努力和体悟。天赋的东西暂且不述,就后天的修养而言,郝英龙是下了功夫的。他的作品中表现的是战争场面,但从中可以看出,整个场景、画面始终是有一股“静气”、“雅气”,甚至“逸气”,这是很难得的,足以看出,作者内心宁静,是“读万卷书”的结果,在做人上是谦和的,有文人气象和格局。

.

再看看他的笔墨。

       郝英龙是有很强的写实能力和笔墨的驾驭水平。画家通过作品抒情传志靠的就是笔墨能力,笔墨也是中国画的基本功。先说他的笔法。“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间意而归乎用笔,帮工画者多善书。”(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自古以来,人们都强调作画用笔的重要性,所谓“画是写出来的”,也是说明作画用笔的方法和手段。郝英龙的作品注重书法用笔,这个从他的写实部分看出,除了他的细致外,每一处都很专注细腻,笔笔写过,就连松针都是那么的一丝不苟,石阶、山石等也都很有考究,可见他在书法方面是下了一定功夫的,因此作品中就有了“骨气”。在写意部分,他不是一味地表现墨法,而是在写实的基础上,采用积墨之法,写出了写意的效果,而且这样的写意效果恰到好处,没有大面积过度渲染,“山实,虚之以烟霭;山虚,实之以亭台。”(清·笪重光《画筌》),是符合军事题材的需要的,具有生动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在中国画史上,从古到今,一直都很注重画家的为人修养,并且强调处世、学问,甚至人格。“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清松年《颐年论画》)明人李日华也说:“绘事必须多读书,读书多,见古今事变多,不狃狭劣见闻,自然胸次廓彻,山川灵奇,透入性地时一洒落,何患不臻妙幸境?”这些都足以说明为人修养和读书的重要性。画家心中自有清静,其作品中就会有清气萦绕。因为我看到的是郝英龙作品的电子图,为了准确期间,我反复放大查看了很多细节,和整个作品进行对照,得到的结果是,作品整体气象雄浑,苍茫辉映,充分凸显了战争年代的艰苦卓绝岁月,与太行山的壮观景色融为一体,很是能吸引人的目光,而细处笔笔有力,处处有情,是作者内心最为动情一面展示。如果没有很好的修养,如果不去读书,不去走近大自然,是不会画出他那有着灵气的作品的。


本文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才女郝思思的写意葡萄:生动传神,气韵流畅
《万壑家园》
传艺术之大美——当代著名画家陈志春(组图)
雍容华贵、气韵生动,笔墨酣畅道劲,画家程勇亮牡丹作品
郝鹤君:太行山是我“灵魂的根”,也是创作灵感的“根据地”
认识“意境”在山水画鉴定中的审美价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