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的运用模式及其关键指标

案例研究方法的运用模式及其关键指标

 作者:苏敬勤  李召敏

 来源:管理学报

摘要:


为了解国内案例研究方法的运用情况,以国内31种期刊已发表的案例研究论文为样本,首先从数量上进行了统计分析;其次,按案例所发挥的作用归纳出验证性、探索性和描述性3类运用模式,并从运用过程、研究关键、研究者群体、案例个数和方法论5个基本方面进行了描述和比较;接着,在借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运用模式总结提炼出13个关键指标,并应用它对国内3种期刊上的案例研究论文做了初步评价;最后,从案例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角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案例研究方法;运用模式;关键指标


作为一种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方法既不是资料收集技术,又不是仅限于设计研究方案本身,而是一种全而的综合性研究思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乏管理大师通过案例研究方法总结出了许多著名的现代管理理论,例如PRAHALADE等在对日本电气公司(NEC)与美国通用电报电话公司(GTE)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企业核心能力”;KAP-LAN等通过对美国100多家企业几年来实践的总结,提出的“平衡计卡”;HAMMER等用10年时间对数十家美国公司进行观察后,提出的“业务流程再造”,等等。这些无一不说明案例研究方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广泛使用的、并善于构建新理论的研究方法。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备受世界瞩目。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管理学者需深入剖析中国企业管理的新实践,以总结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论。毋庸置疑,这些目标的实现必须基于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大量研究成果表明我国管理学者正积极地采纳国际通行的科学研究方法,其中,案例研究方法便是国内学者所积极推崇和使用的科学方法之一。案例研究方法引入我国已30余年,它逐渐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并得以采用。例如,2001年在香港浸会大学举办的“新经济时代的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及中国企业管理案例研讨会”;2005 - 2009年由中国人民大学案例研究中心和管理世界杂志社发起并连续举办5届的“中国企业管理案例论坛”;由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研究方法工作委员会主办的首届“中国管理案例共享国际论坛”(2010 )等大型会议受到众多管理学者的重视。再如,当前管理学科期刊中已发表的案例研究论文呈现出成果数量剧增、使用范围广泛、研究内容丰富和理论贡献突出等特点。由此可见,案例研究方法不仅被国内学者大量采用,而且被证明它确实是一种适合总结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有效研究方法。


1 国内案例研究方法的运用现状


为了解国内案例研究方法的运用情况,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30种重要期刊(其中A类有《管理世界》与《科研管理》等22种,B类有《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与《管理学报》等8种)和1个专业性案例研究期刊(《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为基准,就期刊中使用案例研究方法的已发表论文(简称“案例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收集案例研究论文的方法如下:首先,在CNKI数据库中按刊名和主题(“案例”)进行搜索,年份设定在2000-2009年期间;其次,手工翻阅所有期刊过去10年中的论文进行查漏和补缺;完成上述步骤后,研究者按以下调整原则进行处理:①剔除案例教学方而的论文;②剔除介绍案例研究方法论的论文;③剔除有“案例”字样,却无真实案例支撑的论文;④剔除案例描述与分析不到100字的论文;⑤剔除其他无实质案例研究的论文(如与经济学相关的小案例);⑥保留以增刊形式发表的论文。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先对全部论文进行编码,待整理好后,再请2个博士研究生对全部论文进行重新编码,以检验编码信度。


虽然国内案例研究方法的发展相当迅速,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它的运用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各种模式的运用也与国际通行标准相差甚远,例如不明确分析单位,不重视采用多种数据收集方法、较少使用三角测量方法、缺乏明显的证据链等。从案例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来看,除了鼓励学者们多使用案例研究方法外,还需认真回顾、总结和评价当前案例研究方法的现状,指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案例研究方法才能得以顺利发展,它所发挥的贡献才能越来越大。鉴于此,本文在了解当前国内案例研究方法运用情况的基础上,总结案例研究方法的运用模式,针对运用模式归纳出关键指标,并应用关键指标对现状进行初步的评价,旨在为案例研究方法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经收集和调整后,31种期刊2000~2009年发表的“案例论文”篇数见表1。从中可见当前案例研究论文在数量上呈现以下几个特征:①每年的论文总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00年仅61篇,而到2009年超过了200篇;②10年间论文总数超过百篇的期刊中,A类只有《管理世界》和《科研管理》,B类只有《科学学和科学技术管理》较突出,刊登92篇;值得一提的是专业性期刊《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在短短2年内发表的论文数量达80余篇;③从案例研究方法的运用范围看,它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如工程、金融、会计、资源、环境、农业经济、公共管理等。


2  案例研究方法的运用模式


2 .1  案例研究方法的3类运模式


经浏览31种期刊的“案例论文”发现,在论文框架上大体遵循以下5个部分的结构布局:①依据文献缺口或企业实际现象引出研究问题。②分2种情况:一种是围绕研究问题进行相关文献和理论的综述,提出分析思路和切入点;另一种是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思辨和理论推导,提出创新性理论框架、理论命题或理论模型等。③详细描述研究方法,如分析单位、多种资料收集方法等方而的交代。④分3种情况:第1种是运用合适的案例验证第2部分提出的理论框架等;第2种是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了企业实践中产生的新事实、新实践、新思想等,并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上的升华;第3种为揭示新问题或新现象对案例做准确的描述。⑤给出研究结论。


根据“案例论文”结构框架的描述,可观察出案例在论文中所发挥的作用:验证理论、探索理论和描述现象。借鉴YIN等的分类依据,根据案例在论文中所发挥的作用这个维度,把当前案例研究方法的运用模式分为3类:验证性、探索性和描述性。每类运用模式的论文篇数见表2。为更深层次地了解3类运用模式的情况,本文还特别对每类运用模式所使用的案例个数进行了区分,即按单案例和多(≥2个)案例分别予以统计。


2.2   3类运用模式的比较


在统计和查阅3类运用模式的论文过程中发现,除了案例在论文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外,在运用过程、研究关键、研究者群体、案例个数和方法论5个基本方而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为清楚地认识这3类运用模式,本文从这5个基本方而分别予以阐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互比较,结果见表3。


 



(1)运用过程  验证性运用模式的目标重在验证、补充或修正理论命题。


该模式可简洁地用“先理论构建+后案例论证”来表示。具体来说,它的运用过程是: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文献和(或)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它们加以思辨和理论推导,从而提出新颖的理论框架(命题)或构建出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理论模型,之后再选取与理论框架等相匹配的案例(单个或多个),对其进行验证,目的在于证明所提出的理论框架具有有效性。在论文结构框架上,该运用模式大体遵从5个部分的结构布局。


探索性运用模式的目标重在对企业的新实践和客观事实进行探索,以挖掘出创新性理论。该模式可简洁地用“先案例探索+后理论升华”来表示。具体来说,该模式的运用过程是:围绕研究问题进行相关文献和理论的收集和整理,以提出分析思路或找到切入点,在此基础上选取和收集案例(单个或多个)进行探索性分析、总结和提炼,之后基于案例的探索发现再进行理论上的升华。该模式的另一手法是先案例探索而得出理论框架,后用统计调查法进行验证: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典型案例的理论探索,构建出创新性概念模型和提出理论假设,再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新量表,通过问卷发放、数据处理和分析,以验证模型和假设。在论文结构框架上,该运用模式大体遵从5个部分的结构布局。


描述性运用模式的目标重在对人、事件或情景的概况做出准确的描述,以期望揭示新问题和新现象,主要以提供研究所需的素材为目标。该模式可简洁地用“基于扎根理论的案例描述”来表示。此模式的运用过程是:基于扎根理论,重点通过描述典型案例揭示新问题和新现象。在论文结构框架上,描述性运用模式没有前2类严格,例如淡化研究问题、忽略相关理论、弱化案例的理论升华等。同时,我们发现此类运用模式与探索性案例研究模式在运用过程方而具有很多相似点,例如都是基于扎根理论、重视多种收集方法等。


(2)研究关键  


验证性运用模式的关键在于:提出科学性、创新性的理论框架等,并能选取出相匹配的案例予以验证,以达到“自圆其说”的目标;侧重点和创新点在论文框架中的第2部分。探索性运用模式的关键在于:对案例的总结和提炼,以及理论的升华;侧重点和创新点在论文框架中的第4部分。描述性运用模式的关键在于:基于扎根理论,运用各种分析方法,能准确地对案例进行描述;侧重点在第4部分。描述性运用模式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新问题和新现象,不以构建理论为直接目的。


(3)研究者群体  


验证性运用模式的使用者大多数是中层次群体(如硕士、博士)占7200。此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该模式的运用对他们而言相对较简单,比较容易掌握。探索性运用模式的使用者大多数是经验丰富的高层次群体(如副教授、教授、学术型企业高层管理者等)占1800。之所以这些高层次群体是研究主体,是因为他们具有长期的研究经验、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社会资源等,这些都是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的基础条件。描述性运用模式的研究者分布较广泛,各层次研究人员都有,占10%。


(4)案例个数  


从表2可以看出:在验证性运用模式中,使用单案例的论文数量高达598篇,而使用多案例的论文仅219篇,前者约是后者的3倍。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是因为寻找多个与理论框架相匹配的验证性案例比较困难。在探索性运用模式中,使用单案例的论文数量是323篇,而使用多案例的论文数量不到前者的一半。原因可能是多案例的资料收集和分析等环节的操作难度较大。在描述性运用模式中,论文总数较前2类运用模式相对少很多,大部分论文主要集中在《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上,并且同样是使用单案例的论文(31篇)超过使用多案例的论文(3篇)。另外,探索性“案例论文”数量(共474篇)远少于验证性“案例论文”数量(817篇)。总地来说,从运用模式看,研究者较倾向使用验证性运用模式;从案例个数看,研究者较倾向使用单案例进行研究。


(5)方法论  


从方法论角度看,在评定实证性社会研究方法的质量时,通常要用到4种检验。由于案例研究是实证性研究方法之一,所以4种检验同样也适用于案例研究。4种检验分别是:①构念效度,针对所要探讨的概念进行准确的操作性测量;②内部效度,建立因果关系,说明某些条件或某些因素会引发其他条件或其他因素的发生,且不会受到其他无关因素的干扰;③外部效度,指明研究结果可以类推的范围;④信度,表明案例研究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具有可重复性,且如果重复同样的研究,就可以得出相同的结果。


验证性运用模式先在整理相关文献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理论框架,后再使用案例(单个或多个)进行验证,且通常选取的案例都是与理论框架存在匹配性的案例。该模式在4种检验方而:①虽构念来自于现有文献和理论,但能通过采用多种证据源、形成证据链来保证构念效度;②可通过运用模式匹配、建立解释、时间序列分析等保证内部效度;③在该运用模式中,理论框架只在选取的单个或多个案例中得到证实,而同样的理论框架在相同情况下的其他案例中不一定得到证实,有时我们甚至很容易找出相反的案例推翻这样的理论框架,可见外部效度是得不到保证的;④可通过周详的研究计划书、案例研究资料库保证信度。由此可知,验证性运用模式因外部效度不能得到保证,所以该运用模式是不科学的。虽然该模式从方法论角度看是不可取的,但它在中国案例研究方法发展的过渡时期得以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例如可以加强硕士、博士群体对现有文献和理论的理解,有助于锻炼他们的理论推导能力和选取验证性案例的能力等。


探索性运用模式是从案例(单个或多个)中总结归纳出新发现,并进行理论上的升华。该模式在4种检验方而:①可通过采用多种证据源、形成证据链来保证构念效度;②可通过运用模式匹配、建立解释、时间序列分析等保证内部效度;③可通过多案例复制、分析类推保证外部效度;④可通过周详的研究计划书、案例研究资料库保证信度。由于该模式在4种效度方而都能得到保证,因此探索性运用模式是符合科学研究的范式,是值得大力提倡的,也是今后案例研究的发展方向。


由于描述性运用模式与探索性运用模式都是基于扎根理论的方法,在方法论角度与探索性运用模式相类似,4种检验都能得到保证。


3  运用模式的关键指标


笔者在借鉴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以论文结构框架的5个部分为出发点,总结提炼出各部分需注意的13个关键指标:①在研究问题中,一个关键指标是围绕“如何”和“为什么”类型问题,对其所反映的文献缺口给予清晰的说明;②在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中,关键指标分2种情况:对于验证性运用模式而言,在了解相关文献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性理论框架是关键指标;对于探索性运用模式而言,提出分析思路和适合的切入点是关键指标;③在研究方法中,关键指标包括界定分析单位、多案例设计、采用多种证据源、“实地记录、对原始数据编码、数据展示”、基于团队的研究等方而;④在案例分析与研究发现中,主要包括适合的分析技术、清晰的证据链、原始证据的引用、理论升华等关键指标的把握;⑤在研究结论中,一个关键指标是将得出的研究结论与已有相关理论相对照,以突出研究贡献。


为了解国内案例研究方法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本文尝试应用这13个关键指标对当前案例研究方法的运用情况进行评价。由于《管理世界》和《科研管理》是国内管理学科中较优秀的期刊,且是案例研究论文较集中的期刊,又《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期刊是国内唯一个专业性案例研究期刊,所以选取这3种期刊上的“案例论文”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和举例,基本上可以探查国内案例研究方法的运用情况。论文样本是3种期刊2009年以正刊形式发表的70篇案例研究论文,其中《管理世界》16篇,《科研管理》12篇,《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42篇。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法对这些论文进行评价。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①把归纳的13个关键指标提送给2位从事案例研究的教师进行评估,以适时调整;②由本文2位研究者随机挑出5篇论文进行试验,以对模糊之处进行讨论和掌握各关键指标的内容;③再由2位研究者独自对所有“案例论文”进行评分,评分原则是:符合关键指标的要求记为“1”分,不符合要求记为“0”分。在整理各指标分值后,其最终结果见表4。


 

从表4中可以管窥出:①从总体上看,3种期刊上“案例论文”的关键指标得分普遍较低,尤其是“明确的分析单位”、“实地记录、对原始数据编码、数据展示”、“基于团队的研究”、“适合的分析技术”、“与现有理论的比较”等关键指标更为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国内案例研究与国际通行的案例研究标准还相差甚远;②从各期刊论文的关键指标得分角度看,它们的高低顺序是:《管理世界》>《科研管理》>《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③对于“案例论文”最集中的《管理世界》,尽管论文在关键指标的描述方而相对其他2种期刊较为规范,但“明确的分析单位”、“多案例设计”、“实地记录、对原始数据编码、数据展示”、“原始证据的引用”和“与现有理论的比较”等关键指标的得分还不够理想,这意味着即使是目前“案例论文”品质最高的《管理世界》,在某些关键指标的描述上也有提高的空间;④对于专业性期刊《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虽年产量较多,但“案例论文”的品质与国内优秀期刊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忽视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方而关键指标的描述。下面对各关键指标的情况作进一步描述:


(1)第1部分  ①明确的研究问题。要求针对现有文献和理论缺口加以清晰地说明,目的是明确对当前文献的贡献或潜在理论贡献。样本中有33篇论文针对现有文献缺口明确地引出研究问题,其他多数论文引入研究问题不够具体和针对性不强。对于此关键指标,《管理世界》上的论文处理得比较规范,例如张闯等针对农产品交易关系研究中以交易成本理论为主要分析范式,而忽视了交易关系中社会关系要素的作用这一问题,将关系交易理论、关系营销理论和组织间交易关系的治理理论引入农产品交易关系的研究。


(2)第2部分  ②对于探索性案例研究,一个关键指标就是要在相关文献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分析思路或切入点。本样本中有巧篇探索性“案例论文”清晰地提出了分析思路和切入点,例如井辉,11{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以和谐管理理论为切入点对海尔集团国际化发展战略阶段下,管理变革实践的解剖分析。③对验证性案例研究而言,所有论文都提出了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理论框架,例如王斌等以战略管理学派的学习学派为出发点,提出了“行动一组织学习一成长”的基本框架,后用典型案例具体分析与验证了组织学习、学习成本与组织成长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3)第3部分  ④明确的分析单位。要求把它的界定与作者对所研究的问题类型界定联系起来;一个明确的分析单位能够为数据搜集确定边界,从而使得案例研究更有针对性和更有效率。值得一提的是,同一个案例可以有几个分析单位。样本中仅有极少数论文对该关键指标做了详细描述,例如2009年《管理世界》的16篇“案例论文”只有3篇,《科研管理》12篇中只有1篇,可见当前国内学者对此关键指标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⑤多案例设计。要求尽量采用多案例进行研究,旨在提高案例研究的外部效度。样本中,除了《管理世界》上的论文较倾向使用多案例进行研究,其他期刊论文都不善于使用多案例进行研究。该关键指标处理得比较好的论文如李飞等为探讨高速成长企业在变化环境下高速成长的共同营销战略特征,选出了10家公司进行案例研究,并在研究方法中对案例选取标准进行了详细描述。⑥使用多种证据源。要求采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例如深度访谈(非结构访谈与半结构访谈2种)、观察(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2种)和文件调阅(包括信件、备忘录、议程、会议记录、公文、企划书及媒体报道等)等,目的是形成证据三角型(即要求对同一现象采用多种资料的汇总和相互验证来确认新的发现),旨在提高构念效度。在样本中,有26篇论文描述了采用档案、实地观察、访谈、问卷等多种证据收集方法,例如叶瑛等用表格的形式详细列出了一手和二手资料的收集方法、调查内容和时间等。⑦在“实地记录、对原始数据编码、数据展示”关键指标中,“实地记录”要求研究者做到现场记录,以准确、及时地反映当时的现状;“数据编码”要求研究者参照主题对原始证据进行简述和加以编码,目的是概括出一些构念和关系;“数据展示”是对分散的证据系统化地进行展示。样本中仅有12篇论文详细描述了此关键指标。例如,王世权等对实地记录、所有受访者的文本资料等是如何编号的做了详细描述。⑧基于团队的研究。要求多位研究者参与。团队性案例研究优点很多,例如可以集思广益;可以尽量减少研究者个人的偏见和主观性;能提高研究的创新性;当多位研究者的观察都能获得一致的结论时研究结果较容易收敛;在分析资料时多位研究者的参与可以通过群体讨论厘清隐晦不明之处,等等。样本中有9篇论文交代了是基于团队的研究,其中只有毛蕴诗等和吴春波等2篇论文在研究方法部分中清楚描述了作者如何分工和合作来完成数据分析工作的。


(4)第4部分   ⑨适合的分析技术。要求研究者灵活地应用模式匹配、建构性解释、时间序列分析、使用逻辑模型和跨案例分析5种具体分析技术,以正确地、匹配地分析所收集到的资料。样本中共有29篇论文使用了适合的分析技术,其中15篇使用了模式匹配,12篇使用了时间序列分析,2篇使用跨案例分析技术。例如王凤彬使用了时间序列分析;黎常等使用了跨案例分析技术。⑩清晰的证据链。要求研究结论的得出过程需要具有清晰的、符合逻辑性的证据链,即研究者引用的证据要把研究问题和结论逻辑地连接起来。3种期刊中有27篇论文能清晰地做到前而所介绍的情景与后而的研究结论间具有“证据链”和直接对应关系。例如,乌日爱其在选取一家20年成长历史的大型集群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清晰的证据链,探索研究了超集群学习模式演变及其对企业转型成长的影响。11.原始证据的引用。要求用确凿的原始证据对研究问题进行考证、得出结论,尤其是引用访谈原话、现场观察笔记等作为证据,同时在引用证据时要清楚地说明证据的来源和程序,证据收集的场景和时间。在70篇论文中只有17篇引入了原始证据,仅有5篇引用了访谈原话。例如,吴春波等在研究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领导风格演变时大量引用了访谈对象的原话。12.理论的升华(ECS )。对探索性运用模式而言,理论上的升华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它要求研究者对研究发现进行加工,以达到拔高理论的目的。样本中32篇探索性“案例论文”,只有近一半论文进行了理论升华,例如王凤彬基于宝钢案例的定性研究发现了相异于传统科层制的异层级化组织,之后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对当前科层制进行了理论升华;另一半论文在探索出新发现后给出结论就匆匆结束。


(5)第5部分   13.为现有理论的比较。它要求将得出的研究结论与已有相关理论(包括相似的和竞争性的)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及其原因,以印证研究发现和突出理论的贡献。70篇论文样本中仅有9篇达到要求,可以说,大部分论文都没有对此关键指标做以详细阐述。比较典型的论文如叶瑛等和吴春波等,他们用了不少篇幅将自己得出的研究结论与以往的研究文献进行比较,以突出自己的研究贡献。


4   运用案例研究方法的若干建议


当前国际通行的案例研究方法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并得以使用。虽然案例研究方法引入到中国的时间较短,但其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富。在国内学者运用案例研究方法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案例研究方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运用模式以及由此引出的各种问题。


从国内案例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看,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方法论建议多采用探索性运用模式,尽量不采用验证性运用模式。如使用探索性运用模式,研究者的目的在于挑战现有理论时,可选择较为极端的个案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拓展理论时应尽可能地选取多案例进行探索性研究(4~10个案例为佳),以提高外部效度。如使用验证性运用模式,研究者应选择符合理论条件的多个案例(4个案例以上为佳)进行验证。为避免使用验证性运用模式,较可行的一种途径是通过改变写作策略把它转换成探索性运用模式。


(2)运用模式的关键指标在第1部分中,研究者应针对现有文献缺口明确地提出研究问题,或从当前文献和理论不能解释的企业现象引入研究问题。在第2部分中,探索性案例研究要在梳理相关文献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分析思路和适合的切入点;验证性案例研究要在理解相关文献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思辨和理论推导提出创新性理论框架等。在第3部分中,研究者应详细地描述研究方法,建议明确地界定分析单位,鼓励使用多案例设计,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进行三角验证,描述“实地记录、对原始数据编码、数据展示”的过程;此外,建议采用团队的形式开展研究工作,同时在论文中需清楚交代如何通过分工和合作完成资料收集等任务。在第4部分中,研究者应选用合适的分析技术,大量引用原始证据(尤其是访谈原话),以清晰的证据链进行理论验证或理论升华。在第5部分中,建议研究者将第2部分的创新性理论框架或第4部分的研究发现与已有相关理论进行比较,以突出自身的研究贡献。


(3)研究环境建议国内有实力的高校以合作的形式(如与国际著名大学商学院或国内外优秀管理期刊的合作)多开展一些案例研究论坛,为国内使用案例研究方法的学者提供交流的平台。此外,建议国内高校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和学术优势等,多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这不仅便于研究者实地调研,还有利于对企业案例进行纵向的深入研究。

(本期编辑:H君)


注:本文来自《管理学报》2011年第3期,因版面原因,内容有所删减。




质化研究
zhihuayanjiu@126.com
助力学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文泉教授调整理论学术思想及治疗多汗症经验研究
案例研究方法严谨性测度研究
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
外审专家对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育硕士论文的修改意见
SPSS 统计分析策略(5):方差分析后两两比较,究竟应该用哪种方法?
SPSSAU教程12:量表类权重研究分析思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