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园——晚清第一名园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坐落于江苏扬州城内的徐凝门街66号,由道清光绪年间何芷舠在双槐园旧址上改建,作为何宅的后花园使用,故称“何园”。

何园将廊道建筑的功能和魅力发挥到极至,虽是平地起筑,但却独具特色,其间回廊曲折、假山贴墙、鸟栖庭树等无一不令人慨叹,素来有“城市山林”之说,更被誉为“晚清第一园”,为扬州住宅园林的典型,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20个重点公园之一,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10 月12日立先摄,2022年4月26日整理成篇)


清同治元年(1862)湖北汉黄德道台何芷舠(1835—1908)始建,光绪元年(1875)建成,历时13个春秋。


何芷舠于光绪九年归隐扬州后,又购得吴氏“片石山房”旧址,扩建园林,取陶渊明“倚南窗以寄傲”、“登东阜以舒啸”的意境,题园名为“寄啸山庄”。


建筑群后为花园大门,北向磨砖门楼,迎面月洞门楣上嵌有“寄啸山庄”石额,门内清水磨砖花窗,把花园分为东西两个景区,由400余米复道曲廊环绕楼阁、假山,复以二层串楼和回廊连成一片。整个花园被假山环抱,以示“山庄”之意。


全园可为东园、西园、园居院落、片石山房四个部分组成,以两层串楼和复廊与前面的住宅连成一体。东园的主要建筑是四面厅,为一船厅,单檐歇山式,带回廊,

住宅部分主要由一座面积约160平方米的煦春堂(楠木大厅)和两座七开间的西洋楼组成。大厅分正厅、耳厅,是本市尚存最大最完整的楠木厅,两座西洋楼,又称玉绣楼,计28间,门窗采用双层楠木百叶式西洋格调,室内置壁炉、吊灯、拉门,中西合璧,新颖别致。

片石山房原名双槐园,系清初画坛巨匠石涛叠石的“人间孤本”。园中原明代楠木厅尚存;楠木厅东院墙上嵌砖刻临摹石涛手书“片石山房”四字。现存的湖石假山基本保持原貌。山势东起贴墙蜿蜒至西北角,突兀为主峰,下藏石室两间,即所谓“片石山房”。

假山之上,用连皮杉木新建半亭,名葫芦亭,充满野趣。假山丘壑中的“人工造月”堪称一绝,光线透过留洞,映入水中,宛如明月倒影。西廊壁上还置一块硕大镜面,整个园景可通过不同角度映照其中。

“片石山房”占地不广,却丘壑宛然,典雅别致,在有限的天地中给人以无尽之暇想。

在东园的所有建筑群中,船厅是最精致的,整座厅形似船形,厅周围以鹅卵石、瓦片铺成水波纹状,给人以水居的意境。厅旁抱柱上有对楹联:'月做主人梅做客,花为四壁船为家',船厅四周用通透玻璃镶嵌的花窗。

近月亭建于贴壁假山之巅

何园规模庞大,面积为1.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就达7000余平方米,占50%以上,密度极高,反映清后期园林建筑过多的特点。

面阔15.65米,进深9.50米。厅似船形,四周以鹅卵石、瓦片铺地,花纹作水波状,给人以水居的意境。

楼旁与复道廊相连,并与假山贯串分隔,廊壁间有漏窗可互见两面的景色。

池东有石桥,与水心亭贯通,亭南曲桥抚波,与平台相连,是纳凉之所。池西一组假山逶迤向南,峰峦叠嶂

玉绣楼前面是一座面积为160平方米的'与归堂',是目前扬州保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座楠木厅,此处为主人会客的地方。楠木厅正厅大门两侧,融合了西方建筑的手法,运用整块4平方米大、9毫米厚的玻璃,有很好的采光效果。



西园空间开阔,中央有一个大水池,楼厅廊房环池而建。池的北楼宽七楹,屋顶高低错落;中楼的三间稍突,两侧的两间稍敛,屋角微翘,形若蝴蝶,故而俗称“蝴蝶厅”。

山势东起贴墙蜿蜒至西北角,突兀为主峰,下藏石室两间,即所谓“片石山房”。假山之上,用连皮杉木新建半亭,名葫芦亭,充满野趣。

假山丘壑中的“人工造月”堪称一绝,光线透过留洞,映入水中,宛如明月倒影。

西廊壁上还置一块硕大镜面,整个园景可通过不同角度映照其中。“片石山房”占地不广,却丘壑宛然,典雅别致,在有限的天地中给人以无尽之暇想。

厅北有假山贴墙而筑,参差蜿蜒,妙趣横生;东有一六角小亭,背倚粉墙;西有石阶婉转通往楼廊;南边建有五间厅堂,三面有廊。复道廊中的半月台,是中秋赏月的好地方。

何园虽是平地起筑,但却独具特色。通过嶙峋的山石、磅礴连绵的贴壁假山,把建筑群置于山麓池边,并因地势高低而点缀厅楼、山亭,错落有致,蜿蜒逶迤,山水建筑浑然一体,有城市山林之誉,是扬州住宅园林的典型。

何园的主要特色是把廊道建筑的功能和魅力发挥到极至,1500米复道回廊,是中国园林中绝无仅有的精彩景观。左右分流、高低勾搭、衔山环水、登堂入室,形成全方位立体景观和全天候游览空间,把中国园林艺术的回环变化之美和四通八达之妙发挥得淋漓尽致,被誉为立交桥雏形。

园中的植物配置也独具匠心。半月台旁的梅花、桂花、白皮松,北山麓的牡丹、芍药,南山的红枫,庭前的梧桐、古槐,建筑旁的芭蕉等等,


既有一年四季之布局,又有一日之中早晚的变化,极尽人工雕琢之美。


玉绣楼的主题建筑是前后两座砖木结构二层楼,既采用中国传统式的串楼理念,

又融入西方的建筑手法,如采用法式的百叶门窗、日本式的拉门、法式的壁炉、铁艺的床等等。



何园是清后期扬州最后建造的一座大型园林。同光以后,由于盐商和漕运的衰落,园林建造的中心已经转到苏州,此时的扬州园林已处于回光返照的状态,但仍能体现其豪放大气的一面。

而何园集扬州园林的精髓于大成,并很好地融合了西洋建筑的元素,成为中国园林史上的一个奇葩。

何园是清代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扬州的园林特色和风格的体现。

漫步何园,回廊曲折,复道行空,假山贴墙,鸟栖庭树,丘壑宛然,游鱼惊水……宛若“鸟飞屏风里,身置仙境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年一觉江南梦——扬州江南园林代表作何园(二)
“晚清第一园”何园
扬州何园——晚清第一园
“晚清第一园“——扬州何园
晚清第一园林:何园
何园--赏析筑园要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