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毫不夸张地说,大部分登泰山的游客,都没注意到泰山的精华所在

图文:走吧网特约摄影师 行侠军卒

喜欢旅行,源自“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之说。然而,等到了路上,你才会发现,还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是民间白话,后面还有两句:“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其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是治学者的原文。古代万卷是指皇帝的试卷,读书是为了进京赶考,金榜题名。

该句出自明代董其昌《画旨》一文:“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也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的诗句。

有点扯远了,言归正传。旅行的前提不读书还真不行,此次游泰山,尤为明显。

泰山堪称文化大山,自秦始皇以后,共有13位皇帝驾临泰山,孔子、孟子及李白、杜甫、苏轼等文化大家登泰山者不计其数,给泰山留下的御批、传记、诗文、书法、绘画……数不胜数。

其中以石刻形式体现的书法漫山遍野、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尤为吸睛。

泰山石刻之多雄冠中国名山之首,成为一处天然的书法展览,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

现存碑刻500余座、摩崖题刻800余处,且种类繁多,从细目上分不下30余种。但从形制上分,大致可分为石碣、石阙、碑刻、摩崖碑刻、墓志、经幢、造像记及石造像、画像石和题名题诗题记等9种。

主要包括历代帝王封禅告祭文,寺庙创建重修记,石经墓铭,颂岱诗文,题景及楹联等5类,大部是自然石刻。

其文字既有洋洋数千言的长篇巨制,也有一字之惊,既有帝王御言,也有黔黎之说。

其形式既有雄伟高大的“万丈碑”,也有盈尺小碣;既有龟趺螭首、精雕细磨之作,也有粗犷片石之刻。

其书法艺术,既有真草隶篆,也有四体揉融;既有如斗大字,也有蝇头小楷;既有古拙若痴者,也有龙飞凤舞者;既有大家之手,也有石匠之书。

真乃瑰丽多姿,把泰山扮点得更加庄严典雅,无愧为最壮观的“中国天然书法展览”。历代游人谁不为之流连忘返,赞叹无穷。

受腿力、目力、智力所限,仅摘其一二录此略表,作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之功尔!

泰山脚下登山起点处的一通碑刻,题写者是时任济南府同知翟涛,题写时间是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

“登高必自”语出《中庸》“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意思是登高一定从低的地方开始,远行一定从近的地方起步。

泰山红门前的“第一山”碑。作者李复初,明嘉靖年间曾任巡按山东监察御使,该碑落款为:“巡按山东监察御史李复初偕参政吴章、张臬,副使张意、吴道南,佥事崔三畏登岱岳之巅书。”

该碑背面有 “入云有路” 四个大字 ,字径70×55厘米,系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张继红书,篆书体。甚为特别!

此石刻出自杜甫《喜睛》“皇天久不雨 既雨晴亦佳 出郭眺西郊 肃肃春增华……”题跋为“丙午首夏 ,冒雨登岱 ,宿山中 ,次日晴霁 ,书此五字 ,以志胜景。 天津 ,宁世元”。

大意为:泰山在下雨的时候景色很美,天晴了的时候景色也很美。此石刻字体应为行书变体,灵动飘逸,笔峰遒劲,虽不是什么大家作品,但也得众人满誉,我也喜录之。

“虫二”是泰山石刻中知名度最高的石刻之一,位于泰山的万仙楼附近,它是清朝光绪年间刘延桂题写,其之所以有非常高的知名度。

不在于其有多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而在于其包含的趣味性,其取自繁体字“風月”两字的字芯部分,仅留存“虫二”两字,而去掉了两个字的外边框,世人皆曰为“风月无边”之意,甚是有趣。

此石刻摩勒于泰山云步桥下盘路旁的岩壁上。摩崖高120厘米,宽400厘米。径92×80厘米,系明万历己酉(公元l609年)年,河东史学迁题书。

题跋为:“万历己酉岁,河东史学迁书立。”江山多娇云路先,人间仙境若天然。“若登天然”意思就是攀登泰山就好像登上了天一样。

碑刻塑造泰山浓厚的登天升仙的氛围和意境,都显示出岱顶已是天庭仙界,在这里“山登绝顶我为峰”,可以与天对话,与日月交谈。此石刻为楷书体,端庄典雅,匡正威严,吾甚喜之。

晨起登临日观峰观看泰山日出美景,相机偶然间拍摄到了在一线天与日观峰的拱北石之间的石崖上的一处石刻。为“章蕴”题的一首《登玉皇顶》:八十谁云老,高峰尚可攀;身临玉皇顶,脚下万重山。

查知:该诗题于1984年8月12日,老人家80多岁还不服老,亲自登上了泰山的最高峰,那种脚踩万山的感觉,有多自豪!真有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有王勃“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的豪迈。此石刻较为隐秘,且在万丈崖壁上,得幸偶然发现,亦喜之。

“望海”刻石的题写者是时任山东提学副使的袁洪愈。袁洪愈为江苏吴县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曾任南京礼部、吏部尚书,有政声。

唐摩崖在玉皇顶盘路东侧,为泰山石刻最多之处,大观峰削崖为碑布满了历代题勒,其中最著名的是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725年)登封泰山时御制御书的《纪泰山铭》。

摩崖高12.3米,宽5.3米。碑文24行,每行51字,现存1008字(包括题“纪泰山铭”和“御撰御书”等字)。除“御撰御书”4字和末行年、月、日为正书外,其他均为隶书,字大25厘米,额高3.95米。隶书“纪泰山铭”2行4字,字大45×56厘米。唐摩崖“纪泰山铭”刻石,形制端正,气势雄伟。

“云峰”石刻为康熙帝在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祭祀泰山时所题。该石刻下面的石刻为乾隆帝的两首御制诗。这一对祖孙皇帝的石刻聚集一处,是泰山石刻艺术的一大奇观。

“五岳独尊”石刻是泰山的标志性石刻,堪称泰山的名片。该石刻的题写者为满清皇族爱新觉罗·玉构。玉构曾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任泰安知府。第五套人民币5元面额纸币的背面图案即为泰山“五岳独尊”石刻画面。

泰山玉皇顶玉皇庙门前有一座高6米,宽1.2米,厚0.9米的石碑。碑顶上有石覆盖,石色黄白,形制古朴浑厚。奇怪的是,碑上没有一个字,因而被人称为“泰山无字碑”。正因为它没有留下文字,所以此碑究竟是何时、何人所立,便成为一个疑问。

《汉官仪》载:“秦篆刻石东北百余步,得始皇封所,汉武在其北二十余步,得北垂圆台。”清金 《泰山志》称:“山上置圆台,径五丈,高九尺,四壁上饰以青,四面如其方色。广一丈,围以青绳三周。燎坛在其东南角,高丈二尺,方一丈,开上南出门,方六尺。”清光绪年间《泰安县志》载:“古登封台在岳极巅,为七十二君封台,台右有碣,题此四字。”今极顶玉皇庙内有《古登封台碑》,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立。

“古登封台”碑刻位于极顶石西北侧,这里是历代帝王登封泰山时的设坛祭天之处。也可以认为泰山最高处的一尊石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泰山石刻图解
泰山石刻,艺术奇葩
泰山数风流人物摩崖石刻题照
泰山的中国书法艺术
泰山摩崖书法刻石
岱庙汉柏院外的碑林碑刻?【3】?泰山石刻碑刻集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