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慰藉的哲学

 

 

 

    有无数的哲学书籍都会在卷首语中告诉读者,哲学并非高高在上,难以捉摸。而是平易近人,世人皆懂。可即便如此,对于我们平民百姓来说,哲学依然是那么地高深。甚至认为这是非常人所能企及的高度。对于我这个外行人来说则更是如此,我没有资格对这样一门严肃的学科大放厥词。就算我读了尼采和罗素也诌不出半句原创的哲言。弄懂哲学的确不是件随意的事。与其读《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不如先读一本《苏菲的世界》来得实在,起码这是对哲学的一个谦恭的态度来看待。与前几本德波顿的书评一样,这本书继续会以模仿书中小标题的形式加以评论(似乎他的书都会加小标题)。书中援引了六位西方著名哲学家的思想与智慧,以六种方式带给了读者六种慰藉。

 

Ⅰ.对与世不合的慰藉

    “年迈的苏格拉底在一个春天接到了3名雅典公民对他提起的诉讼,告他不敬城邦之神,传播异端宗教,腐蚀雅典青年——罪名重大,非判死刑不可。雅典法庭受理了此案,并给苏格拉底一次机会要求他当庭放弃他的学说,然而这位哲学家却拒不听从,依然坚持他所追求的真理。于是,法官派人递给他一杯毒药,而苏格拉底平静地一饮而尽。”

      苏格拉底的学说被当时的大多数人们认为是谬误,在雅典的社会中得不到宽容。因而,他的真理成了谬论,他的雄辩成了诡辩。在遭到质疑时,他所做的是坚持真理的方向,并非一味地去袒护他的正确或驳斥对方的谬误。他的这种坚持换不来法官的感动。对于异端分子,雅典法庭认为似乎除掉才是正经事,没有存留的可能。目的是为了整个社会秩序的运行。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时代,总会有这样的人以身试法。然而他们“试法”的决心却不是出于火焰般的热情,更多的是冷若坚冰的理性。热情只是导火索而已。没有坚定的理论支撑,再多的热情也会被反对者的言语化为灰烬,那样的人只是自诩不凡的“伪愤青”。

     像苏格拉底一样,嵇康也是这样的人物。心有真理的指引,如同圣徒一般虔诚而凛然。在他们眼中,真理并不是像神一样反复崇敬与膜拜的。而是不断探索,反复驳斥其真伪,最终成为自己的“心神”,这才能称得上是真理。因为它是切切实实属于自己的,或者说,自己是属于真理的。而苏格拉底无论别人如何讽刺或驳斥都能坚定他的立场。或许在他端起毒药的那一刻,他与东方那位比他年长百余岁的孔子进行了一次神交。他在恍惚中听到孔子正一字一顿地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将这句话变成了现实。

     正确与错误,这句话在当今社会似乎有了模糊与混淆的倾向。许多人总在抱怨,认为自己与时运不合,与职位不合,与环境不合。总之有各种各样的与世不合,并且认定事实就是如此。然而这些都不是证明你百分百正确的理由。你受人冷落,却孤芳自赏,并以古往今来的那些挫折中的天才为榜样。但这不代表你一定就是怀才不遇(比如苏格拉底);你在你所处的大环境中觉得诸事不顺,却总是怨天尤人,并以自身的特质与社会的弊端来说服自己不适应这里,但这也不代表你一定出生在错误的地方。或许你看到这儿会有些恼火,认为我是在对此一味地否定与讽刺。那么我就此搁笔。让德波顿来告诉你缘由吧:

     “苏格拉底之死也可能是我们有被误导的危险。它可能使我们形成一种自我欣赏的信念,在被多数人憎恨与正确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好像天才和圣人的命运就是先受误解,然后由利西波斯(古希腊著名雕塑家)给他们塑铜像。我们可能既非天才又非圣人。我们也可能利用这一范例挑战理性,幼稚地相信,当别人指出我们错了时,我们最正确不过了。“

    这不是苏格拉底的意图。认为与世不合就是真理的同义词与认为与世不合是错误的同义词一样幼稚。一种思想或行动是否有价值不确决于它广受赞同或广受攻击,而取决它是否合乎逻辑规则。一个论点不能因为多数人谴责就是错的,但也不能以英雄的姿态总是对抗多数,以为这样就一定正确。”

    如果你听了这番话依然怒火中烧。那么不妨再告诉你两句话:如果你想反抗,可以,请和你的新站在同一战线上。如果你想标新立异,好的,请先问问你的心。

 

 

 

 

Ⅱ.对缺少钱财的慰藉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这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杨朱的享乐之道。以感官的愉悦作为生活的追求。同样,在西方也有一位以此作为追求的快乐哲学家——伊壁鸠鲁。只是他的这种享乐方式也是被误解的。虽然他也爱美食,爱感官的享受。但实际上,他只是把这些当做是满足之后的锦上添花。因为对他来说,基本的感官欲求已经满足,这些额外的物质享受只是充分而不必要的附庸。

     我们努力想要赚钱,想让自己拥有一个稳定而富足的生活。这是很普通很正常的一种欲望,没什么值得大家谴责。那么,当你通过奋斗后拥有了这些,你还会有何欲求呢?当我们拥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财富之后。那些藏匿于生活中的隐形财富是否被挖掘出来了呢?物质与精神总是相辅相成的。每一样都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都在高中政治课上学过这么一句话:“物质决定意识”。且不说为这句话作判断下结论。先来看看现实中的人是怎么做的:在获得了极大的物质财富之后,穷尽奢华之风,享尽物质之乐。然后让自己得到并非“欣喜若狂”般的满足,并以此养成一套看似完美的生活方式。并极力与文艺,典雅,高贵等唯美的词汇贴近,以此让自己感到无比地幸福。这就是所谓的“物质决定意识”。

     当然,这肯定不是这句话的本意,只是对存在的一些现象做一点必要的调侃。假如没有以上的那些,只给你生活必需的物质资料,并且有家人与好友的陪伴,有一两本富于思想的书籍,这个时候你还会感到快乐吗?以饮食享受为例,长期高档的消费不见得能让你的肠胃感到畅快,甚至会成为莫名其妙的依赖。可若是用这些偶尔“刺激”一下,说不定还会让他们变得更有食欲,持续的美食供应会让你的舌头对其形成习惯。第一次品尝佳肴时的所尝到的美味,并不代表每一次品尝你都会有同样的感受。正如你赚了很多钱会让你感到欣喜。但当你的财产越积越多,几乎直线上升,而你的幸福水平线却波澜不惊,不会像赚到第一笔钱时那样地兴奋。同样地,当你花钱的数量持续上升时,你从购物中所得到的乐趣并不会同样地上升。如若不信,一试便知。

      可是,既然大家都知道奢华与昂贵不能带来特别大的欢乐,那为什么这些东西仍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从商业来看,这些完全符合商业利润的追求。而在生活中,这些东西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甚至有些制约了人们的行为处事。我们并非痴迷于这些,而是因为我们总在寻求着某些东西,可自己一时说不上来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于是这些东西成了我们真正需求的替代品。久而久之将这些商品等同于生活的需求。我无意讽刺商业行为,因为这在商场中是理所应当的。如果说我们本就是为了购物,为了达到更好的购物直觉体验,那么你尽可享受其中,尽可体验各种新奇与快感,这样你也不会为此而留憾,并可在日后的岁月中以此为谈资。如果说是为了快乐地生活,仅仅是为了快乐,那么你过于无需追求奢华的体验,因为你的体验已经满足了你的快乐,并且快乐的程度不会再大幅度地提升。

     因此,缺少钱财并不会过分削减你的快乐。如果既拥有钱财,又拥有朋友、思想和一颗自由的心,那当然再好不过了,可以算的上是最好的最理想的生活。但当你缺少物质财富,却有一笔精神的巨额支票时。那么别着急,支票总是可以兑现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一颗永不满足的心渴求的是精神上的奋进,而非物质的贪婪;一颗知足的心不是不思进取,而是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注,这样的道理不用说谁都知道,谁都会认为作者是在宣扬主旋律而不切实际。那么请你想一想,如果让你选择生活方式,你会倾向于那边?对于当下社会现实来说或许这些话都是浮云,赚钱如此艰难,谁会为此而想到这些呢?对于缺乏物质慰藉的人来说,总是想着钱似乎也没什么不对的。会认为这些话是那些没吃过苦的人才说的,是的,就算如此,可为什么大家都懂得这些道理而难以做到呢?)

 

 

 

Ⅲ.对受挫的慰藉

     在古罗马的一幢别墅内,一位逆来顺受的,无比忠诚的哲学家塞内加(塞涅卡)被残暴的皇帝尼禄“赐死”。然而他却像苏格拉底一样镇定自若,似乎这件事他早就预料到。在皇宫数十年,做了几任忠诚的行政官和皇帝的教师。从未对任何加害于他的事做过任何的抵抗。然而他的这种逆来顺受却遭到了灭顶之灾,所有罗马人为之悲泣。而他到了这一刻依然平静,像过往一样平静地接受。

      对于塞内加来说,挫折显然成为了他的家常便饭,并且愈加频繁,直至他因此而死。而对于普通人来说,挫折也是人生的必修课,只是不会像哲学家那样坦然接受挫折带来的痛苦。而在古代中国,老庄的思想同样有顺应的一面。尽管他们的命运并不像塞内加那样悲惨。但有一点却是相通的,那就是面对挫折后不卑不亢。而塞内加面对这不可更改的悲惨事实时,他却转而把目光投向宇宙万物。从闪电,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中寻求对生命的慰藉。这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与现象更让塞内加服从于这必然的挫折。而庄子则不然,他把目光投向了时间的长度。万物交替轮回,而时间亘古不变。庄子在虚无飘渺的时间中寻求对永恒的慰藉。苏轼所言“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或许说的就是他吧?

     生活中,挫折总会让我们感到狂躁、暴怒、伤心落泪。不是因为挫折对我们的打击太大,而是我们没有想到挫折会来得那么突然,甚至就没有考虑到应对挫折这一回事。世事无常,造化弄人,你不知道命运女神何时会眷顾你,更不知道何时会离你而去。如若我们不去想这些,那么挫折的降临一定会把我们打得很痛。可若是总是想着这些,那么又可能会出现悲观主义的倾向,让我们在出发前就没有了前行的勇气。关于这个问题如何拿捏,哲学家没有告诉我们。于是,我们要么被挫折狠狠地击打,要么在杞人忧天的思想中忧心忡忡地消磨着意志。在两个极端之间反复地摇晃,最终被摇晃成一瓶“不稳定化合物”,洒在社会的私处,最后酿制成人们所谓的“成熟”。

     “我们对挫折反应不当的程度取决于我们认为怎样算是正常……由于我们理解对这个世界能期待什么,由于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希望什么是正常的,我们的挫折感就得到缓解。”

事实上,哲学家更多地是希望当人们遇到不可变更的挫折时,不能以硬碰硬的形式,而是以“曲线救国”的方式绕过挫折,假以时日,并最终实现你的愿望。尽管仍有许多哲学家认为这是俗不可耐的谋生之道,但不得不说这一方法在相当一部分人当中还是很受用。只有饱经世故的人才会认可或理解这一道理。而对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却是嗤之以鼻,非要撞个头破血流不可,以显示坚定的毅力。这两种方法,或许每个人都试过,其实只是对做事的态度不同,没有对错之分。就像在大学中,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却在清晨的睡梦中遭遇了大地震,并为之心惊胆战,茶饭不思,日夜不寐。所有人聚集在室外避难。而在此时,对于一个饱经风霜的卖红薯的老人来说却不是这样。平日经营困难,挨饿受冻。而这时的红薯销量突然供不应求,多数人认为的灾难在他看来反而是一件好事。

     挫折亦是生活万象中的一种,只有面对,无法逃避。这是一个既定的事实。而一些所谓的“成功学”总是在告诫人们忽略掉这些,用纯粹的、感性的热情去冲击这些苦难,精神固然可嘉,但不可能永远这样无休止地冲击下去。总会适时停下揉揉磕破的头皮,给震荡后的大脑做做按摩。

     当然,逆来顺受与无条件妥协并不是塞内加的本意。若是人类都对挫折过于顺从的话,那怎么会有社会的进步与伟大的发明呢?探索追求与无尽贪婪并不是划等号的。你需要分清哪些改变是有价值的,哪些是改变是无意义的。面对不可更改的事实时,你是否有充足地把握去改变它。改变事物的同时也改变着你的意志,可以让你的心保持充沛的热情。而当你无力改变时,你的心依旧可以保持那份热度,只是比前者多了一个保温罩。

 

 

[读经典www.682605.com]  

 

Ⅳ.对缺陷的慰藉

      蒙田在他的《随笔集》中常常会提到自然万物的美好,并认为人们时时刻刻都应向大自然学习。尽管人类历史上诞生了无数伟大的思想,但却依然没能让人类学会如何认真地思考。而任何一种思想都有其不足的一面。而不尊重的批评态度只是这些思想在人的头脑中造成混乱。于是,思维开始打架,争斗,由此产生了所谓的真理与谬误,也让世间万事万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陷。在你看来理所应当、毫无挑剔的事物中。却在另一人眼中是充满缺陷的。

      人们在童年或许都曾目睹过这样的经历:一群孩子讥讽着某个身体有缺陷或是体征异样的孩童,穷尽挖苦本领,肆意地嘲笑。而到了少年时,又会对某人怪异的行为处事大加嘲弄,而到了青年时,嘲笑的范围与目标变的更为广泛,在无数双目光的注视下,缺陷似乎尤为明显。并且这种缺陷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越来越奇特,由“多对一”变成了“一对多”。

   人们对缺陷的看法无非是拿来与所谓的正常做比较。于是渐渐地:“奇葩”一词开始广为流传。无论是身体,文化,还是智力等各个方面,奇葩无处不在。于是,反讽成为了我们时代最流行的事。而人们碍于面子与身份,为了避免这一令人尴尬的称谓。纷纷回归到他人眼中的“正常”范围,恶意地抹去那本无关紧要的个性。然后和他人一起嘲笑另一个“奇葩”,并以此为乐。似乎自己这样才算是被贴上了合格的标签,就此心安理得地过着虚伪的,并不如己所愿的生活。

     偏见是不可避免的,但尊重是可以相通的。每个人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行为准则。每个人都有权利对他人评头论足。若是看到与自己的所见所想不合,或是有悖于所谓的常理。我们便会惊呼这世界的神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而且还都一直存在着?于是,这一小撮被视为异类,需要改变或是清除。。就这样,美洲的土著人种就成了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牺牲品。因为他们的相貌不像欧洲人,所以有缺陷。因为他们没有先进的知识与技能,所以被认定为有缺陷。成为牺牲品的不只是土著人,还有被誉为精英阶层的知识分子,因为他们只懂知识,不会劳作。所以被认定在意识上他们有极大的缺陷,他们就这样“被高兴”地去接受改造。可见缺陷从来都是外界强加的。与偏见略有不同的是,偏见只是就事论事,不必上升到大动干戈的地步。而把……视为有缺陷,则是将矛盾直指这个人或事物的全部,说到底这是意识形态的争斗。“一个社会人为奇怪的事物可能在另一个社会受到欢迎,认为合理而正常。”此话固然有道理,但却不能成为一个人逃避自己所处环境的理由。如果你仅仅是看不惯周遭的一切,而不对自己的内心仔细拣择。那么你去往更多的地方也是徒劳,还不如自己漂流在荒岛上另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度。如果事实证明你的确在他人眼中特立独行,并且你扪心自问,表明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与健康良好的生活并行不悖。那么请继续做你自己,过属于你的方式的生活。就像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的那段话一样:“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Ⅴ.对伤心的慰藉

     这恐怕是世界上内涵与意义最为丰富的感情了。时而简单,时而混杂。每个人都曾有过刻骨铭心的伤心经历,甚至在每每回忆时也久久不能释怀,并且是真的能感觉到心在痛。伤心的事多为情感方面,而情感中以爱情居多。为此伤心的人有各种理由,甚至没有理由。但是,伤心若是仅仅作为一种情感存在,那么其价值就显得太微不足道了。“伤心”一词可以衍生出诸多的类似消极或悲观的词汇,进而再引申到文化的方方面面。如:经典的古希腊戏剧中往往是悲剧的成就最高,优美的诗词歌赋“大抵悲叹哀伤之作”。人们在极力渲染悲剧的同时都会不约而同地对快乐与幸福寄予无限的期望,这是人类无时不刻所想要拥有的。然而即使是这样,我们却总是将其束之高阁。是因为我们对其期许太高?还是因为伤心将我们束缚的过于紧绷呢?

  “就悲情而言,可能他是哲学家中感情最细腻的。”这是作者对叔本华的评价。似乎只有悲情才能解读他的哲学,似乎要从这样的悲情中才能让人获得慰藉。

      伤心在使人精神受到打击的同时也在历练着人的心灵。就如同一盆冷水突然泼到身上,于是身体开始打寒噤,不住地哆嗦着。而过了一会儿后,身体又开始了慢慢地回暖。回暖的过程亦是你思考伤心的过程。并不是在思考着如何才能不伤心,也不是伤心的整个过程,而是思考伤心给你带来了什么。比如说:“因为一件伤心的事,你是否做出了一些改变?”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因为伤心而选择了逃避,并会寻找另一种开心的形式来结束这段伤心。可不久后就会发现,一味地逃避伤感只会让你陷入情感的怪圈,再多的开心元素也是欲壑难填。这是因为你无法正视“伤心”的存在,只怕会再度刺激自己的脑神经,让自己再次陷入抓狂的状态。当然,人们的逃避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对伤害的一种本能的反抗与偏见。

      逃避或许可以让人很快地忘记,并能留出足够的空间让积极的元素重新活跃你的脑神经。但是,这种感觉来得快去得也快。当你的大脑重新探测到与之前的伤心相似的信号时,你的神经再次敏感起来,于是你轻易地被伤心再度俘获。而当你再次挣扎着逃跑之后,这种情感却并未远离你,它只是对你欲擒故纵。不知不觉,你脑海中关于伤心的记忆之痕又加深了一道。

       我们想要追求幸福,快乐,自由,把伤心,痛苦,忧愁甩的远远的。我们恨不得想要手动调节神经系统往快乐的方向靠近。对于现实中客观存在的黑暗,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去逃避,总认为眼不见心就可以不烦。可是这些恼人的情感却非要追着你。或许你会认为,你成了这些情感的通缉犯,他们总在恶意地戏弄你,折磨你。殊不知,这些令人厌烦的情感在“追寻”你的路上无一不是带着眼泪的。他们并不指望你能把他们与其他情感一视同仁,而是想拼命地对你诉说他们的苦衷。只要你肯耐心地听,并施与微不足道的同情。他们定会乖乖地离你而去,甚至还会友好地向你挥手告别。或许听到这些情感的诉求后,你的心会稍稍轻松一些,缓解伤心带来的阵痛。并静静地聚集着温暖的能量,等着你遇到真正的幸福时,痛快地释放。

      当“悲伤逆流成河”时,快乐其实就站在不远的对岸。可是这条河上没有桥只有锁链。因为害怕,人们总是绕道而行。直直地望着对面的快乐,却看不到被河水冲积在岸边的木板。而只有真正想要过河的人才会发现这些木板,并铺在锁链上,大踏步地走向对面,看着“快乐顺流成江”。

 

 

 

 

Ⅵ.困难中的慰藉

      在19世纪的欧洲,有一位“妄自菲薄”的家伙,他不可一世,他总是说出狂言妄语。可在20世纪初,他的思想却被一位狂人所利用,成为日后德国纳粹思想的一枚棋子。他的这种“妄自菲薄”可不是纯粹的贬义,而是有着一种“超人”般的意志。他对困难的定义与分析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甚至有些过于地极端。他并非热爱、痴迷于苦难,而是认为最困难的事物方能创造出最幸福的时刻。却不曾想在数十年后,他的思想竟被一位战争狂人所利用,酿成了人类史上最大的悲剧。而他把史上最伟大的馈赠命名为——尼采。

      尼采,他有足够的资本向世人展示他的狂妄,而这狂妄并非凭空得来。他若是在生活中没有刻骨铭心的艰难,他甚至连狂妄的资格都没有。而解决困难也并非易事,有时甚至会难上加难。有这么一则关于拿破仑的故事:一个不慎跌入水中的人拼命向岸上的拿破仑求救。而拿破仑却举枪瞄准他逼他自救。那人一看求救不成反多一层困难,本不会游泳的他却有如神助地又上了岸。此人身处困难之中,他所想要的是尽快脱离困难。而拿破仑的意思却是要他从“困难中的困难”脱离。困难的惯性从来都是如何尽快摆脱或解决,而“雪上加霜”式的方法似乎根本行不通,着实让人难以理解。

     尼采开出的慰藉处方似乎并不能让困难中的人们心安理得地服用(他本身就成了个“精神病患者”)。但是你却可以将这些药研碎了一点一点地服用。在尼采看来,困难是在挖掘人们的潜能,是让生命发动机高速运转的原动力。这股原动力的根本含义就是——意志。尼采认为意志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就像奇迹往往会发生在那些坚定不移相信奇迹的人身上。如果我们仅以哲学家本身的生活来看,似乎觉得如此伟大而深邃的思想出在这样的一个人身上,简直是荒谬!一个需要到疯人院治疗的人为什么会有资格来批评我们的生活呢?事实上正是这样的哲学家以其真实的生活体验来告诉我们如何从困难中学习并得到慰藉。而当身处平静生活中的我们看到这些,有时也不免会战栗。与哲学家的困难相比,我们只算是一粒微不足道的灰尘。人人都会通过比较来让自己得到些许的平衡,或是暗自庆幸自己比他们强百倍。但这些并不能称得上是慰藉,那只是暂时奏效的止痛片。而我们却妄图囤积满箱的止痛片而不去品一杯淡而无味的白开水。你在吞咽药片之时,总是要用水来冲服。水虽没有什么药效,但能给你的身心带来些许的湿润。尽管对病情不能立竿见影地奏效,但是作为药片的助手始终未曾离开你的身体。困难带给我们的慰藉不是在比较中获得平衡的满足感,而是从困难中学会对心志的磨练,并获得惬意而畅快的心情。

     或许这并不是一篇标准的书评,我作为一个哲学外行似乎并没有在文中提到哲学带给我们生命与生活的意义,但是,生活无处不慰藉。哲学家把他们的生活体验讲成了一个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故事。与其说是我们从他们的智慧中寻找慰藉,不如说是我们在对自己的生活的了解中得到了慰藉。实际上,哲学的意义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艰涩高深,只是把生活中最普通的事加在一起,组合成了哲学。就像英语中组成“哲学(Philosophy)”这个词的两个拉丁文词根一样:“Philo”,“Sophia”,爱与智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哲学的慰藉》:超越慰藉的智慧
苏格拉底:不容世俗的理性思辨
苏格拉底的个人简介
【限时免费】哲学的慰藉 | 书杰 1201MP3
焦虑的时候来读读这些哲学家的慰藉,助你打通焦虑的墙
如果压力是人生必然,那就学会从容面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