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名猪大赏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对猪有一种特别的感情,从金文到楷书的“家”字中,宝盖头的下面均为“豕”。由此,一般意见认为,在中国古代,无猪是不成家的。中国家庭自古有养猪的习惯,猪在中国是压倒性的主要肉食来源,《中国食物》的作者尤金·安德森就这样评价猪肉:“它是富人的日常肉食,穷人的节庆膳食,油和工业产品的来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它是如此常见,以至中国的饲养场拥有世界上绝大部分的猪。”




野猪

野猪又称山猪,分为欧洲野猪和亚洲野猪。野猪在全世界有27个亚种,它们广为分布在世界上,不过由于人类猎杀与生存环境空间急剧减缩等因素,数量已急剧减少,并已经被许多国家列为濒危物种。在中国,野猪是国家保护动物,不可以捕杀的。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野猪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是在中国很多山区,依然存在严重的捕杀野猪的现象。


世界上最强悍的野猪叫做巨林猪,主要分布在东非至西喀麦隆的中非刚果盆地(有3个亚种);昼行,出没于赤道密林地域。巨林猪十分凶猛,可以打败花豹和河马。野猪是杂食性的,只要能吃的东西都吃。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厨影美食。现今人类肉品食物主要来源之一的家猪,也是于8000年前由野猪所驯化而成。野猪不仅与家猪外貌极为不同,成长速度也远比家猪慢得多,体重亦较重。



野猪肉质鲜嫩香醇、野味浓郁、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仅为家猪的50%),营养丰富,含有17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亚油酸含量比家猪高2.5倍。


据民间老中医和《本草纲目》记载:野猪肚对各种胃病有特殊疗效,野猪肚是野猪身上最有药用价值的东西。野猪常年居住深山老林。风餐露宿,体魄强壮,野猪肚对人体有暖脾健胃、养胃作用。野猪肚即猪胃,据《本草纲目》记载,性微温、味甘,有中止胃炎、健胃补虚的功效。毛硬皮厚的野猪食性杂,竹笋草药鸟蛋蘑菇、野兔山鼠毒蛇蜈蚣,只要能吃的东西都要下肚。虽然现在科学家对野猪是否具有毒素免疫力还没有一致的定论,但从野猪没有因为吃有毒食物而立即死亡的情形看,野猪的胃可以说百毒不侵。



 经典菜式:红烧野猪肉


据民间传说,野猪在吞食毒蛇后,毒蛇的毒牙将咬住野猪肚内壁,而在长期各种中草药浸泡下的野猪肚,自有一套疗毒愈合伤口的高招,会在伤口基底生出肉芽组织,进而形成纤维组织和瘢痕组织在胃表面胃粘膜上留下个“疔”,“疔”越多,药用价值就就相对越高。而且现代医学实验也表明野猪肚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助消化,促进新陈代谢,对胃出血、胃溃疡、胃炎、肠溃疡和胃下垂等有显著疗效。据说野猪肚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疗胃病的药膳。野猪肚对胃出血、胃炎等有特殊疗效,如果加上红枣、西洋参、桂圆、杞子等配料用文火炖烂,治胃病相当灵验。这一道菜就是典型的药膳,以野猪肚为主料,辅以枸杞和山药,炖出的汤汁呈乳白色。




金华两头乌

香糯、细滑,色泽均匀,肉质酥烂,入口即化,并且,丝毫感觉不到油腻。咬在嘴里,口齿生香……这就是金华两头乌猪肉。金华猪又称 金华两头乌和义乌两头乌,是我国著名的优良猪种之一。金华猪尾巴较长,比较直,头部和尾部的毛发一般是黑色,体部为白色。 因其头颈部和臀尾部毛为黑色,其余各处为白色,故又称'两头乌'。中国“四大名猪”之一,有“中华熊猫猪”的美誉,被农业部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对资深吃货而言,两头乌猪肉富含大量的肌肉脂肪,肌肉鲜红色,细嫩多汁,口感佳。因此,历史上金华两头乌猪曾走上辉煌的巅峰。


据金华县古方出土的西晋(公元265-316年)陶猪和陶猪圈考证,早在1600年前这一带的养猪业已相当发达。作为地方猪种,两头乌因其后腿皮薄骨细、肉质鲜嫩,既适合红烧,又宜于腌制,是制作金华火腿的最佳原料。相传在古代就有“家乡肉”的腌制品,尔后演变成火腿。唐开元年间(713-742)陈藏器撰写的《本草拾遗》载:“火腿,产金华者佳”。相传,宋代义乌籍抗金名将宗泽,曾把家乡“腌腿”献给朝廷,康王赵构见其肉色鲜红似火,赞不绝口,赐名“火腿”,故又称“贡腿”。随着火腿远销,金华猪也随之扬名。


金华火腿是由两头乌制作而成.像琵琶一样的外形,剖开后像火一样红润的色泽,还有那扑鼻而来的浓郁香气。两头乌猪肌肉脂肪含量高,肌肉纤维细,味道香,口感好,是最适合加工火腿的。但是这种猪有个特点,就是生长速度慢。一般普通的猪六个月就能出栏,两头乌猪却需要10个月才能出栏,所以当地老百姓养殖的积极性并不高,并且由于养殖方法不规范,导致猪肉品质下降,市场上真正的两头乌猪越来越少。


香糯、细滑,色泽均匀,肉质酥烂,入口即化,并且,丝毫感觉不到油腻。咬在嘴里,口齿生香……这就是金华两头乌猪肉。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厨影美食。其后腿是腌制火腿的最佳原料。意大利的パルマハム,与西班牙西班牙新鲜火腿齐名,是世界三大火腿之一数钱烟火腿(金华火腿)。这种火腿即是采用脂肪少,瘦肉多,肉质鲜甜的金华猪后腿制作。


令人可笑的是,金华火腿产自中国,但是作为普通的中国人,要想在国内买到一只正宗的金华火腿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情。而只有在国外(比如在日本)才可以买到真正的金华火腿。


在金华,传统的火腿制作一般是从立冬开始的。一整套金华火腿在长达9至10个月的时间里精工细作。用盐的间隔时间和数量,需要视温度、湿度和风速而定,一般分6次用盐。火腿经过一个月时间的腌制,然后风干9个月便能生熟。


经典菜式:红焖金华两头乌




太湖猪

太湖猪属于江海型猪种,产于江浙地区太湖流域,是世界上产仔数最多的猪种,享有“国宝”之誉。太湖猪的特质即为繁殖性能高、分布范围广、数量多,肉色鲜红,肌内脂肪较多,肉质好。




龙游乌猪

龙游乌猪主要产于衢州市东部的龙游、樟树潭等地。据《龙游县农业志》记载,龙游乌猪为浙江省4大地方良种之一,已编入中国和浙江畜禽品种志。1939年浙江省建设工作讨论会上对龙游乌猪就有较好的评价:“近年,龙游所产猪尤有名,毛色纯黑,饲养易肥,味鲜美。”


龙游乌猪属肉脂兼用型,体型中等,全身披毛黑色,毛疏而细短、鬃不发达,皮厚薄中等,肤色分全黑、灰黑带微红两种。一头品质优良的龙游乌猪,在近一年的养殖期内只吃有米糠、青草、玉米等混合杂粮饲料,因此龙游乌猪肉吃起来口感很嫩,因为它的皮下脂肪含量高,一般猪的脂肪厚度是一公分左右,它有三四公分。皮下是脂肪,脂肪下是瘦肉,有瘦有肥,做出来就嫩,而且它的肥肉肥而不腻。再说骨头,因为“龙游乌”长一年才出栏,所以骨头就非常硬,熬出来的汤不仅香浓,口感也很好。但由于龙游乌猪生长慢、瘦肉率低,曾经一度被市场淘汰,缩减到濒临绝迹的地步,其珍稀程度简直堪比大熊猫。




碧湖猪

碧湖猪是浙江丽水的地方优良品种。碧湖平原历来就是莲都区的粮仓,这里地域广阔、盛产粮食,碧湖农民长期以来素有养猪的习惯。碧湖猪具有皮薄、肉嫩、风味好、产仔率高、耐粗饲、适应性强的特性。 碧湖猪的环境适应性好,肉质好,但是据《浙江省畜禽品种志》记载,1979年丽水市存栏碧湖猪5万头左右,到了2006年底碧湖猪仅存栏70头,因此加强碧湖猪的品种保护和繁育非常重要。




浦东白猪

浦东白猪主产于上海浦东新区的川沙镇和祝桥镇、六灶镇等地,其毛色全白、繁殖力高、耐粗饲、适应性强、肉质风味较佳。据《川沙县志》记载:“浦东白猪皮厚而松,有养至200余斤者。”经过长期选育,白色猪群体日益扩大,逐步形成了现在的浦东白猪。 浦东白猪是上海本地四大特有土猪品种之一,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入选国家农业部列为地方保护品种序列,还于2010年摘获国内农产品评比金奖。与普通白猪不同,浦东白猪体型肥硕,肥肉和瘦肉比例适当。




姜曲海猪

姜曲海猪主产于江苏省海安、泰州市姜堰区一带,而以姜埝、曲塘、海安镇为主要集散地,因而得名。虽然出栏时间长近1年,但肥肉多、肉质佳、口感好,是闻名全国的地方优良猪种。




藏香猪

藏香猪,又名“人参猪”,生长在海拔3000米至4000米的地区,是川西高原、云南、西藏、甘肃甘南和岷县特有的一种古老畜种资源,其全身乌黑,鬃毛倒竖,成年猪平均体重不足50公斤。


藏香猪以天然野生可食性植物及果实为主食,被称为是“喝泉水、吃山珍”长大的。正宗的藏香猪常年被放养在山林之中,甚至以野生的虫草、松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为食,因此不仅肉质鲜美,经常食用,甚至会对身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关于藏香猪,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当年文成公主到西藏的时候,在西藏林芝地区太沼(公布江达县太沼古城)留驻,享用藏猪后感觉味道十分鲜美,大为赞赏。


藏香猪在品质上有“六个最”,即肉品中氨基酸含量最高,微量元素最高,脂肪含量最低,猪肠最长,猪皮最薄,鬃毛最长。


藏香猪体小皮薄,脂肪少,瘦肉多,肉质细嫩,口感爽滑,味道鲜美,并对人体机能有一定的养护功效。尤其是猪皮,口味Q弹爽嫩,远胜于一般生猪,素有“高原之珍”的美名。早在明朝何宇度所著《益部谈资》中就将其赞为“香猪”,深受食客喜爱。




八眉猪

八眉猪的中心产区为陕西泾河流域、甘肃陇东和宁夏的固原地区,在新疆、内蒙古等邻近地区也有分布。八眉猪头较狭长,耳大下垂,额有纵行“八”字皱纹,故名八眉。这种猪满脸褶子,鬃毛和头都较长,耳大下垂,毛呈黑色,当地人又称“大耳朵猪”。按体型外貌和生产特点,分为大八眉、二八眉和小伙猪三种类型。该品种体表毛厚,御寒能力强,并且耐粗饲能力强,比较好喂养。不过,由于其生长周期比较长,出肉率低,且饲料成本比较高,因此许多人都不太愿意养。


“吃了八眉肉,健康又长寿”,八眉猪皮薄肉嫩、色美味香、含水率低、肉质好,瘦肉率达58%以上,当地老百姓尤其喜爱,蒸灌肠、烤猪排是农家乐的当家菜,除了煮制、烤制之外,还有闷、腌等做法,工序复杂,风味独特。一般而言,八眉猪50公斤毛重的话也就宰个25公斤的毛重猪肉,和普通猪肉相比,显然存在劣势,但是作为一个比较稀缺的产品,八眉猪价格更高,市场更大。




槐猪

槐猪是福建省闽西南山区的一个分布较广的地方猪种。全身黑色,头短而宽,额部有横行皱纹,体躯短,胸宽而深,背宽而凹,俗称“双脊”,腹大下垂,臀部丰满,大腿肥厚,成年猪多为卧系,属小型早熟、脂肪型猪种,体格较小,可分为大骨和细骨两个类群。该猪通体乌黑,单体重150斤左右,具有“狮子脸、黑熊脚、麒尾巴、美女的腰”的外形特征。由于槐猪肉嫩味美,老百姓称它为好猪,在当地方言中好与槐读音相近,因此逐渐得名槐猪。


槐猪采取传统饲养方法,饲养时间长,其肉质具有氨基酸含量高、含钙高、胶质含量丰富、肌纤维细、胆固醇含量低、营养丰富、口感细嫩、香甜鲜美等优点。据了解,历史上槐猪不仅好养,而且其肉质鲜美、细腻,一直是当地人招待贵宾的上等菜肴。槐猪已成为闽西的“新三宝”之一。




莆田黑猪

莆田猪又称“莆田黑猪”,因原产于福建省莆田市而得名。莆田黑猪主要产于福建省莆田、仙游和福清市的西北部,是由福州引入的“大耳猪”与闽南引入的“小耳猪”杂交,经长期自繁选育,逐渐形成的种群。莆田黑猪是国内最珍稀的猪种之一,肉质的优良特点主要体现在:肌肉颜色鲜红,无PSE肉,大理石纹适中,肌脂含量高,口感滑嫩不腻,口味醇香,肉嫩多汁,色、香、味俱佳。




陆川猪

陆川猪因产于广西陆川县而得名,陆川猪的形成历史悠久,早在明万历已卯 (1579年)编纂的《陆川县志》中就已有关于陆川猪的记载,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陆川猪是当地的县宝,所以当地人也把它叫着“陆川一枝花”。


陆川猪属脂肪型猪种,其体型特点是“矮、短、肥、宽、圆”。皮肤毛色呈一致性的黑白花;头、耳、背、腰、臀及尾为黑色,其余为白色,黑色与白色之间有一条灰白色的“晕”。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厨影美食。陆川猪是全国八大地方优良品种之一,其肉皮薄、肉嫩、香脆十足、肥而不腻,在当地人的眼中,陆川猪不仅仅是一头猪,而是陆川极富代表性的地域品牌:其畜产品可加工脆皮乳猪、香肠、无皮五花腊肉等,炸猪排、白切猪脚、脆皮扣等在宾宴上不可缺少的菜肴。




巴马香猪

巴马香猪产自广西河池市巴马县,属于当地的特产。广西巴马特产丰富,有巴马火麻、巴马白泥、巴马地磁、巴马香米等等,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巴马香猪了。


巴马香猪与其他猪相比,具有蛋白质、氨基酸、钙、磷含量高,脂肪含量及热量低等诸多优良品质。巴马香猪猪肉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热量、谷氨酸、胆固醇等营养成分总体优于普通家猪。


腊香猪是传统的高档美食食品。由于巴马位处广西瑶族自治区,区内的瑶族人食用香猪不便储存,因此采用民族独特传统制作工艺腊制香猪肉。目前,巴马香猪的加工产品几乎全是腊制品。而今人们结合现代科学配方和传统民族手工技艺秘制,别具民族风味。


品尝巴马香猪,也许会勾起人们对过往猪肉的渴求。在以往生活物质条件欠缺的年代,小小的一块猪肉已经能让人垂涎三尺,人们少有机会能够尝到真正的美味。因此,人们对于当时猪肉的记忆就会停留主观的认识上,尽管那些肉并不是真正的美味,但由于鲜沾荤腥,那份关于猪肉味道的回忆就会潜藏心中,以致现在难以找到能跟“记忆中”的猪肉味道“匹敌”的肉香。


巴马腊猪肉却其以色泽鲜亮,肉质柔嫩,香醇爽口,荤而不腻,不腥不腻,不滑不膻,鲜嫩芳香的独特风格,勾起人们对过去美味的回忆,也因此深受美食者喜爱。





环江香猪

环江香猪属中国珍稀猪种,产于桂西北部九万大山区域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内的明伦、东兴、龙岩等乡镇高寒山区,地处崇山峻岭、青山绿水之中,无工业污染,无其它猪种杂入,农寨自然放养,该猪主食山藤野菜,薯杂豆类,从而保持正宗香猪的原汁原味。


环江香猪除了生活存于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享受用独有的饲料外,还由于“世代相袭”的闭锁繁殖手段,杜绝外血统的导入,从而造就了“黑珍珠”、“肥冬瓜”的特异体貌:一是矮小,一般二月龄体高19厘米,体长40厘米;二是体黑,从头到脚一身黑,就连坚硬的蹄子和细细的毛尖,也都油黑光亮;三是皮薄,乳猪为0.05厘米,成年猪为0.16厘米;四是骨细,仅占体重的7.9%;五是轻型,双月断奶重4-8公斤,成年体重60公斤左右;六是耐劳,调运乘车两天两夜,经受千里饥渴,很少昏亡。


早在宋代,环江香猪就开始被作为岭南珍品进贡朝廷,民间应用更为广泛,当地风俗凡款待贵宾、馈赠嘉宾均以香猪为最珍贵的佳肴和礼品,素有“一家煮肉四邻香,里之遥闻其味”之美称。环江香猪一般6公斤左右宰杀最为理想。烫去毛后,用糯米稻草烧燎至皮呈金黄色,皮薄滑细,肉质细嫩鲜美,不腥不腻,不滑不膻,可烤、可腊、可白切,烧制的清脆可口,香气四溢;白切的鲜嫩可口,清香飘逸。不管怎么吃均无腥味,多吃不腻。但佐料不可缺,白切香猪食用时必须制作一碗配有醋精、马蹄香、生姜、辣椒、香蓼、葱白、蒜泥、豆腐乳、饼干粉末、香油等佐料的盐蘸,使其味更美。年节宴会,助你食欲大进,酒兴陡增,若不自我克制,将是“家家扶得醉人归”。




五指山猪

五指山猪,又称老鼠猪,主产于海南省五指山区,是中国著名的小型猪种之一。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多情猪”,据说这种猪是五指山农民放养的家猪与野猪偷情产生的后代。


五指山人对本地原种猪称“五脚猪”,亦名香猪。我们常见的猪有四只脚,可是五指山区的猪为什么叫“五脚猪”呢?据说是这种猪的脚非常短小,个体不大,重量轻,养一年也只有百来斤,嘴尖且长,平时用嘴拱土觅食,嘴不离土,黎家人就认为它的嘴也是一只脚,故称““五脚猪””。


真正的五脚猪是四脚短小,嘴巴尖长,而且走起路来嘴巴贴着地,尾巴跟耳朵都是偏小呢,并且尾巴很短哦,不是人为的剪短的,这个大家要注意区分呢。再者就是真正的五脚猪是攻击性极强的,平时你都没办法靠近它的呢,见到你就跑,你要是抓住它了,那要小心了,一个不留神,可能会被它咬呢,所以海南厨房的工作人员在抓五脚猪的时候,都会把抓到的五脚猪嘴巴绑住。


五指山猪虽是家养,但一般黎家人在饲养过程中并不加以圈禁,而是任其在外自由活动觅食。因而它皮厚油少,瘦肉率高,肉质结实,鲜嫩爽口,味道芳香,多吃不腻。不管是白切、烧烤或火锅都味道具佳,风味独特。


又香又脆的五脚猪,真的是非常好吃。



红烧五脚猪肉


孜然香烤五脚猪




藻花香猪

藻花香猪为海南五指山猪、海南野山猪与英国名猪“巴克夏”结合改良而成的珍稀小型肉猪品种,以螺旋藻、构树叶、茉莉花、昆虫等高营养价值的饲料喂养,生长周期超过12个月,并采取果林放养的方式让生猪每天运动、听音乐,实现“快乐生长”。饲料中的螺旋藻可激活畜禽的免疫机能,构树叶具有高植物蛋白,昆虫含高动物蛋白,茉莉花能在提高猪体抗病能力的同时还把香气渗透到肉质细胞,因此肉质比通常的猪肉嫩滑鲜美,口感也非常的细腻,并且散发清香。2012年7月在北京、海南等地上市,因售价高而被称之为“天价猪肉”,当时顶级部位“梅肉”(上肩肉)的价格就已高达每斤398元,最便宜的部位也要50多元一斤。




可乐猪

可乐猪产于黔西北夜郎古都赫章县可乐乡,是贵州有名的名优猪品种。由于该猪种资源珍贵,地处乌蒙山区金沙江畔,因此又称乌金猪。


贵州省威宁、赫章县是可乐猪的中心产区,此外还分布于七星关、水城、纳雍、盘县等地区。可乐猪属放牧型猪种,适应高寒气候和粗放饲养,饲料多以玉米、马铃薯、野生牧草为主。当地人戏称:“这可乐猪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长的是健美肉。”这一度成为了对毕节可乐猪绿色无公害、肉质鲜美的高度评价。


放养长大的可乐猪体质结实,后腿发达,肉质优良,味道鲜美,口感细嫩,既适合鲜用,又是制成腊肉、火腿的优质材料。闻名全国的云南宣威火腿就是以可乐猪为主要加工原料制作而成,故民间亦素有“宣威火腿可乐猪”之说。





从江香猪

从江香猪,是我国珍贵的微型地方猪种,仅产于从江县月亮山区。具有体型矮小,肉质细嫩,基因纯合,纯净无污染等特点,被国家列为二级珍稀保护畜种。小香猪是在特定自然环境和农牧业水平较低的环境中,经过长期近亲交配繁殖选育而成的,外观特点是短、圆、肥。头长额平,额部皱纹纵横,耳朵较小、薄且向两侧平伸,耳根硬,背腰微凹,腹大而圆,四肢细短,尾巴细长似鼠尾。小香猪是微型猪种,具有瘦肉厚、纤维细、脂肪颗粒小、香味浓郁、早熟易繁,且极少体重超过30公斤等特点,全世界唯我国独有。


从江香猪有'体型矮小、肉质香嫩、基因纯合、纯净无污染'等特点。显著特点是不同的生长时期都可以宰杀食用,哺乳仔猪及断奶仔猪食用均无奶腥味或其它异味,煮沸后肉汤无浑浊,透明清澄,清甜,皮薄肉嫩,肉香鲜美,口感惬意性好,多汁有糯性,味醇香,无渣质感,肉味香浓,回味深长,食而不腻,素有“一家煮肉四邻香”,“颊齿余香三日长”之美称,这是从江香猪食用和其它猪种相比最显著的特征。


因从江香猪的体型矮小早熟,是烧炙的佳品,经常是整猪烧炙。民间烤香猪制作方法主要是,把猪宰杀后剖腹取净内脏,整猪沫上食盐、烧烤汁、料酒等佐料,让其浸入猪肉体内,然后用专制的铁钩钩住放在特制的烘烤厢内文火烘烤至熟。烤好的香猪、皮色金黄,肉香四溢,切一块入口松脆无渣,满口醇香。




剑白香猪

世界上著名的微型猪,是国家二级稀有保护动物,主要产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的丛林山寨中。剑白香猪为当地少数民族世代养育了上千年的本地纯正基因猪种,当地人又俗称之为“萝卜猪”,主食为野生植物,以其猪肉特有香味、嫩度、纯天然、无污染而广受欢迎。


剑白香猪的饲养多以放牧或半放牧为主,一般早晚饲喂一次,生猪平常都到村寨周边深山密林觅食野果、草根,所以久仰香猪奔跑能力较强,瘦肉多。其肉质脆嫩、肥而不腻、味道鲜美,清煮、煎、烧等各种吃法都好吃。清煮则肉质白嫩,肥而不腻,原汁原味,鲜嫩可口;炒之,则色泽澄黄晶亮,清香扑鼻,尝则细腻润喉,余香在唇。




江口萝卜猪

江口萝卜猪是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的特产,该品种是江口县人民在长期的放牧饲养过程中,通过人工选育选配和自然选择形成的特有品种。具有体型矮小、耐粗饲、抗逆性强等特点。“江口萝卜猪”的发展历经数百年,所产萝卜猪皮薄、肉嫩、味美而远近闻名,因其形状像萝卜,长不大,体型与白萝卜十分相似而得名。


江口萝卜猪是无污染、无公害的优质品种,胆固醇含量低,含有17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绿色、营养、健康、保健四大特点。一直以来,萝卜猪肉价格比其它猪肉价格每公斤要高出10—15元。每到年底,周边遵义、凯里等地的消费者都专程赶到江口县购买萝卜猪作“年猪”。




白洗猪

白洗猪又名苗寨猪,是贵州有名的优质地方猪种,毛黑、体短、耐粗饲、肉嫩、味鲜,中心产区分布在施秉县的白洗和黄平县的谷陇、翁坪等地。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厨影美食。白洗猪毛黑、体短、耐粗饲、肉嫩、味鲜,以耐粗饲、产仔率高、生长发育快、适应性强而著称。据悉,白洗猪为珍稀品种,近年来已濒临灭绝。 




成华猪

俗话说“家家都有黑毛猪”,这种黑毛猪便是成华猪。以前,成华猪是成都猪肉市场的主力品种,也是回锅肉的“最好搭档”。成华猪全身黑毛、四肢短小、体型膘肥,具有早熟易肥、屠宰率高、皮薄肉嫩等特点。




荣昌猪

荣昌猪是世界八大优良种猪之一,在中国属于比较著名的猪,尤其是在重庆地区,更是家喻户晓。荣昌猪全身圆滚滚的,全身除眼部周围有一圈黑毛外都是白色,与大熊猫颇有几分相似,因此它还有一个昵称叫“熊猫猪”。



荣昌猪之所以出名,最主要的当然是因为好吃了。据当地老百姓说,荣昌猪是最适合做回锅肉的猪种之一。以荣昌猪制作的菜肴,肉质细嫩、纤维细致、鲜香多汁、肉味浓醇,口感风味绝佳,因此声名远播。




大蒲莲猪

大蒲莲猪也叫沿河大猪,又名“五花头”、“大褶皮”、“莲花头”,分为“莲花头”和“黄瓜嘴”两个类型。“莲花头”型,体型大,身上有皱褶,嘴微翘,大耳下垂与嘴齐。“黄瓜嘴”型,体型略小,嘴长直,约三十厘米,故称之为“黄瓜嘴”。大蒲莲猪在山东、四川、云南、广西、湖南等地都能适宜养殖,属肉脂兼用猪种,与其他猪种相比,大蒲莲猪肉色泽鲜红、细嫩多汁,富含钾、钠、镁、铁、锌、硒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元素和不饱和脂肪酸,是食中珍品。




里岔黑猪

里岔黑猪是山东省优良地方猪种。里岔黑猪以其产地和毛色而得名,是我国优良地方猪种之一,素有“南太湖,北里岔”之说。里岔黑猪肉质良好,肉嫩、味鲜和芳香浓郁。其生长周期顺其自然,而肌纤维则较细,所以肉质细嫩。猪肉切面有特殊芳香气味,具有明显的大理石纹,口感酥嫩,鲜美多汁,胆固醇含量低,富含氨基酸,堪称顶级生态健康食品。




莱芜猪

莱芜猪是华北型猪在山东境内有代表性的保种最纯和品种特征最完整的一个猪种。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力高、肉质优良、配合力好等特性。莱芜猪的背毛为黑色,鬃毛比较突出,肚腹比较大,外表与野猪相似。莱芜猪是山东省著名的地方猪种,并于2007年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德宏小耳朵猪

德宏小耳朵猪又名滇南小耳猪,是当地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根据当地自然特点繁殖饲养形成的。在自然条件的影响,长期的风土驯化和人为的选择下,形成了“生长快、早熟、易肥”的地方品种—德宏小耳朵猪。小耳猪体型短小,“冬瓜身,骡子屁股,麂子蹄”,所以有些地方也称之为“冬瓜猪”。其瘦肉肌纤维细腻、鲜嫩,色泽润红、油亮,肥肉厚实、白净,皮薄骨细,肉质鲜嫩,口感香糯,是做火烧猪的最佳原料。




滇撒猪

在云南楚雄,有80%的农家,都饲养着一种名叫滇撒猪的猪,给它们喂一半青草、一半饲料就能正常生长。当地人用“长肉像洋猪,吃草像土猪”的顺口溜,来形容这种猪的优良性能。


滇撒猪是云南省地方优良品种资源,形成历史悠久,品种特征突出,具有抗病力强、耐粗饲、繁殖率高、肉质好等特点,被列入国家级畜禽资源保护名录,是楚雄州及周边五个州(市)生猪生产杂交改良的当家母本。




保山猪

保山猪曾用名保山大耳猪,因该猪主产于云南省保山市而得名。保山猪适应性较强,在海拔500~3800m的山区、坝区、高寒山区及湿热地区皆能正常生长繁殖,具有较强的觅食能力。其产仔多、母性好、耐粗饲、采食能力强,肉质细嫩、香味浓郁,能大量利用青粗饲料,适应放牧条件下觅食各种青草、野菜等。当地多采取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饲养方式。保山猪有较强的抗逆性,只要饲养管理得当,很少发生疾病。




明光小耳猪

明光小耳猪产于云南省腾冲县北部乡镇,以明光乡为集中产区而得名,是一种适合在冷凉山区放牧的高原小型猪种。1980年列入《云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1986年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属腌肉型品种。明光小耳朵猪以放养为主,生长缓慢。


明光小耳猪肉味鲜美,当地农户常用猪后腿及五花肉腌制腊肉,还有将猪血、肥肉、瘦肉及内脏混匀,熟制成当地民间的一种美食“雾猪肉”的。现小耳猪多作为民间祭祀或被特色餐馆订购,作为餐馆的当家菜系推出,鲜肉在肉食品市场上少见。由于其个体小、生长慢,幼龄仔猪只在产区农户邻居、亲友间进行易物交换或买卖,很少进入牲畜交易市场。




东北民猪

对于民猪,中国东北的居民们有着特殊的记忆:以往农村若是谁家杀了头民猪都会叫上附近的人,美美地吃上一顿杀猪菜,白切肉、酸菜……特有的香气让东北味显得地道、浓厚。



东北民猪是华北猪种,在世界地方猪品种排行第四,它优势属肉质坚实,大理石纹分布均匀,肉色鲜红,口感细腻多汁,色香味俱全。




湖川山地猪

湖川山地猪,因产于湖北省、四川省、湖南省、重庆市交界处,四川盆地东边所属的大巴山、巫山、大娄山、武当山、荆山及乌蒙山一带而得名。近年来,湖川山地猪的饲养量有所减少。原有的类群之间也较少发生猪种交流,某些类群的猪只有在交通较闭塞的山村中才能找到,数量也已不多。


产区多为山地,地势较高,山峦起伏,溪谷深切,海拔多在800m以上。年平均气温15~18℃,农副产品数量多,红三叶、各种野菜、野草和树叶来源广,饲料资源丰富。山区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大,多靠养猪积肥。湖川山地猪饲养头数多,分布面广,适应山区条件,屠宰率较高,皮较薄,脂肪沉积能力强,肉质好,其肉品质达国际优良肉质标准。宜加工制作火腿和熏肉,缺点是生长速度较慢,后躯欠丰满。




阳新猪

阳新猪是湖北省阳新、黄梅一带的地方良种猪,体格中等,皮毛黑色或有少量白斑,鬓毛粗长,耳大下垂,皮多皱纹,四肢粗壮,背腰稍凹,蹄质坚硬,腹部很大但不拖地。“阳新猪”外形很好认,头像狮子头,也有的像象鼻头。其额部有一小撮似梅花状白毛,故群众称“梅花星猪”。阳新猪肉质鲜嫩、口感佳、肉香浓,是湖北四大地方良种猪之一。




清平猪

清平猪,又名育溪猪,产于当阳市清平河沿岸,是湖北优良猪种之一。 清平猪属江海型,脂肉兼用,具有妊娠期短、产仔多、早熟易肥、肉味鲜美等特点,作为杂交改良优良母本之一,远销华中、西南诸省市。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地方品种资源。




宁乡猪

宁乡猪产于湖南长沙宁乡县流沙河、草冲一带,又称草冲猪、流沙河猪,是湖南省四大名猪种之一。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它具有繁殖率高、早熟易肥、肉质松疏等特点,且在饲养过程中性情温顺,适应性强。在漫长的选育中,形成了特有的性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被称为国家重要的家畜基因库。上世纪70年代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推荐品种。




桃源黑猪

桃源黑猪是湖南桃源人民经过数百年精心选育的优质地方良种猪。原产于桃源县车湖垸乡延泉村,俗称“延泉黑猪”。正是由于有了这一宝贵的地方品种资源,桃源养猪业一直长盛不衰。早在明隆庆年间(1567年-1592年),在常德地区一带就流传着“金丹洲(丹洲即原常德县丹洲坪,是时盛产柑桔),银木塘(木塘即今县内木塘垸乡,是时盛产棉花),比不上延泉(今县内车湖垸乡)养猪娘”的民谚,那时,桃源黑猪就已闻名遐迩。桃源黑猪具有性成熟早、繁殖率高、耐粗饲、适应性强、肉质细嫩、肉味鲜美等优良特性,深受消费者青睐,符合世界肉类消费潮流,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大围子猪

大围子猪是湖南省优良地方猪种之一。它体型中等,全身被毛黑色,仅四肢下端为白色,群众称“四脚踏雪”或“寸子花”。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厨影美食。头较清秀,耳中等大、下垂呈八字形,群众称“蝴蝶耳”。大围子猪具有繁殖力强、母性好,耐粗饲,早熟易肥,肉质细嫩,杂交配合力强等优点。




湘西黑猪

湘西黑猪产于湖南省沅江中下游两岸,主要包括浦市黑猪(又称铁骨猪)、桃源黑猪(又称延泉黑猪)和大合坪黑猪三大类群。从模样而言,该猪种体型较小,鼻嘴较长而直,额面皱纹较浅,鬃毛较粗长,背腰平直,腹不拖地,四肢健壮。从习性而言,多采用白天放牧,晚上舍饲的方式。从肉质而言,具有肉质香嫩、肉鲜味美、香味浓郁、油而不腻等明显特点。




圩猪

圩猪产于安徽芜湖、宣城一带,已有数百年的辉煌,肉质按国际标准不仅得分最高,而且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可近亲繁殖的猪种之一,堪称世界猪种中的“大熊猫”, 有“肉香可绕梁多日”之美誉。




皖浙花猪

皖浙花猪又称兰田花猪,产于黄山以南、天目山以西和新安江上游的广大山区,中心产区为安徽省休宁县。皖浙花猪体型中等偏大。头大,额有皱纹。腰背毛色不一,有全黑,全白或各种形状的黑斑,因此有“两头乌”,“马鞍花”,“乌云盖雪”及大花,碎花,暗花之分。皖浙花猪具有屠宰率高,肉质好的特点,是腌制火腿、腊肉的优质原料,缺点是生长较慢。




乐平猪

乐平市,位于江西省赣东北地区,素有“鱼米之乡” “江南菜乡”的美誉。乐平猪是江西省地方优良种猪之一,头大,额宽、嘴短、颈粗、背厚、腿短,有“狮子头、梅花脚”之称;耳大下垂,嘴筒短、略上翘,颈粗短,肩宽,腹大呈弧形,臀欠丰满,四肢粗壮,蹄壳呈玉色、坚硬。该猪种生殖力和抗病力强,生长快、瘦肉率高,且肉质鲜美。因其自头、背至尾部皆为黑色,额心、尾尖、腹部、四肢为白色,而被称为“花猪”,还有“乌云盖白雪”的雅称。




南阳黑猪

2015年南阳黑猪入选“中国地理标志”,南阳黑猪具有了和南阳黄牛、信阳毛尖、涪陵榨菜等同样的身份。南阳黑猪特点浑身长满黑毛,大大的猪头,满脸褶皱,性格温顺,秕糠、麸皮、剩饭、烂菜等啥都吃,很好养,以肉质紧实,肉味鲜美著称。饲养范围波及整个南阳和商南、湖北等地,是河南省重要的生猪品种。




东海老淮猪

“黑黑的皮衣,黑黑的眼,大大的耳朵赛蒲扇,长长的鼻子爱拱地,千载驯化今犹在,淮猪美名天下传。”东海老淮猪起源于秦代,是我国历史上古老的华北型猪种,与野猪近族。作为放牧型猪种,最初就在古海州为中心的黄淮海地区成群繁衍生长,在中国猪系中为高产品系,是我国新淮猪、沂蒙黑猪等培育猪种的亲本,被列入了《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老淮猪皮厚毛黑,近似野猪,肉含生产蛋白质的安基酸较多,食之口感鲜美,肉质细嫩、风味独特,素有“一家食肉满村香”的美誉。




蓝塘猪

蓝塘猪又称芙蓉猪、铁尾猪,因中心产区在广东省紫金县的蓝塘镇而得名。蓝塘猪饲养历史悠久,具有生长快、性情温驯、抗病力强、耐粗饲和皮薄、肉嫩、味美等特点,是地方优良品种。1978年被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2012年9月,在广东十大最具人气土特产评选活动中获得“最具魅力土特产”美誉。2013年10月,紫金蓝塘猪在广东十件宝评选活动中获旅游土特产类“广东十件宝”的美誉。蓝塘猪具有色艳味美、皮酥肉脆,是港、深等地区茶楼、酒楼席上珍品,畅销省内外各大市场。




麝香猪

麝香猪是台湾产的一种香猪,生长较缓慢,最多能长到200公斤以上,控制好的(食量加运动)能控制在10公斤内。特点是容易饲养,清水泡白米饭和清水泡青菜都是它们的最爱;抗病力强,通人性,活泼可爱。肉质较差,一般不做食用,主要作为宠物来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围观全球十大奢侈品猪肉,你吃过哪种?*
杀年猪,过小年!我国土猪种类你知道多少?
世界上的好火腿都在哪?
香肠讲比例,火腿知时节,他说「唯有美食,不可随便」|小众品牌
徒河黑猪
中国最好吃的十大顶级猪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