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博雅读老子之四:冲气以为和——老子《道德经》第四章

下面博雅通过《易经》来讲述一下个人对“道”的理解。《易经》中最重要的概念是“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系辞)。浩瀚宇宙以阴阳二气造化天地及一切事物,事物在天地变化中以表里包含阴阳,既相互对立冲突又相互依存,阴阳是构成宇宙万物最基本的元素。阴就是阳,阳就是阴,阴可以变阳,阳可以变阴。阴阳是变化的,变化后面那个不变的原则,就是自然规律。这就是老子所说的“道,冲而用之”了,可见,这和老子“道” 的思想是一致的。

《易经》中第十一卦和第十二卦也能说明问题,大家请看:第十一卦是泰卦,第十二卦是否卦。先看否卦,上面是天(三阳卦),下面是地(三阴卦)这表示什么?就是天与地即阴与阳不交融了,天往上走,地往下走,为“阴阳不交”,这样就产生了“天地否”为阴阳离绝卦,是一个“闭塞不通”的卦。再来看第十一卦泰卦,上面是地(三阴卦),下面是天(三阳卦),这表明了天地的阴阳交合,才为有万物的生养畅通,这就是泰,是一个“天地通泰”的卦了。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这也就是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具体表现。

第四章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道”是无限性的,很难描述它的状态,也就是“渊兮、湛兮”的状态,是自本自生存在的。“或不盈也”,就是大道“冲”的作用是不会盈满停止的,是不可穷尽的,是我们常人所想象不到的。大道渊深莫测,就好象世间万物的祖宗。这个可以和老子的第二十五章联系起来看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这个“寂兮寥兮的物”就是“道”,“道”是无所不在的,它的作用是遍及万物的。它可以成为天下的母亲,但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为它取个名字叫做道。所以“道”既是万物的祖宗,又内在于万物而无所不在。

老子又说“湛兮!似或存;”就是这个“道”好象存在着,老子当然知道“道”是存在着的,但是我们能看见吗?我们眼前所见的“道”真的就是老子所说的“道”吗?未必!读老子最难的一点就是:“道”外无人,“道”外无物,“道”外无心。但是,离了“人”、“物”、“心”,又找不见“道”。这就象博雅设计的网站一样,你在电脑屏幕上看到的漂亮的网页,只是我在程序中的一条条代码,代码生成了漂亮的网页,故而你看的只不过是“幻”,追根溯源所有电脑的运作只不过是数字“0”和“1”的组合罢了。所以无所谓“在”与“不在”,“有”与“没有”的。但是“道”对于我们来说也不是虚无缥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它是能够感知,能够了解,能够传授的,它是可以掌握、运用的,只是看我们自己的修行罢了。

西方人的信仰最终是到“上帝”为止,而老子境界明显要比西方的宗教更高,叫做“道”,“吾不知谁之子也,象帝之先”。说明“道”是在上帝之先的,没有“上帝”的时候,“道”就存在了。也就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天地万物都是从这个“物”演化出来的。老子打破了上帝创生万物的理论,这也是老子最伟大的地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道阴阳和实生物——宇宙和合论
学易经,懂规律
品《易经》之妙悟养生之道(上篇)
古太极图说/揭开“太极图”神秘面纱
张远山《老庄之道》书摘3:《老子》“负阴抱阳”之谜
《易经》和《道德经》的时空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