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祸起萧墙”典出何处?

“祸起萧墙”典出何处?

“萧墙”这一典故出于《论语季氏》。

面对国君宫门的小墙。一名塞门”,又称。臣至此屏,便会肃然起敬。萧通。比喻内部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祸起萧墙

古代宫室内作为屏障的矮墙。《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而在萧墙之内也。何晏集郑玄曰: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

 后来,人们用这一典故表示内部祸乱之意,《后汉书》中就引用了这一典故:此皆衅发萧墙,而祸延四海也。

  萧墙,是古代国君宫室大门内(有人说是大门外)面对大门的门屏,又称塞门,和后代民居大门的照壁有点相似。

  萧墙的作用,在于遮挡外人的视线,防止外人向大门内窥视,臣子要到宫室里晋见君王,进宫室首先要经过萧墙。所以萧墙之内指的就是宫内。《论语季氏》中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季孙氏是鲁国最有权势的贵族,把持国政,专横一时,他当时准备去攻打小国颛臾,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孔子得知这一消息后,认为季孙之忧不在外部,而在国内。萧墙之内指的就是鲁国国君的宫内,也就是指的鲁国国群鲁哀公。孔子认为鲁哀公不会坐视季孙的专横跋扈,会寻机惩治季孙氏。后人根据这个典故,把内部祸乱称作萧墙之祸,或称为祸起萧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季氏第十六①-3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季氏将伐颛臾
季孙之忧
「100个必知成语」“祸起萧墙”中,“萧墙”是什么墙呢?
说文解字:祸起萧墙的“萧墙”究竟是什么墙?
乱谈风水(30)萧墙和照壁有何区别?来源和作用大有学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