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0萬

1949年1月27日,農歷臘月二十八。自上海黃埔港起航的太平輪,搭載了近千名乘客,以及數百噸物資,駛向臺灣基隆港。滿船的乘客,帶著離亂的苦痛,開始了這一段艱難的航程。晚23時45分,當太平輪行駛到舟山群島附近時,突然與迎面駛來的建元輪相撞,半小時后,太平輪沉沒在冰冷的海水中,全船生還者僅36人。

在波濤洶涌的大時代浪潮中,很少有人會留意這小小一船人的命運。失去民心和根基的國民黨已無從立足,在1949年兩百萬人潰退到臺灣的過程中,太平輪的悲劇只是其中一個小插曲,在青島,在煙臺,在上海,在廣州,在中國沿海的每一個重要的港口,類似太平輪這樣的生死離別在日復一日地上演——成千上萬的家庭就這樣在歷史的轉折口分別,一松手就是一輩子。

這是一場歷史上罕見的大遷徙,無論是那些曾經叱咤風云的將軍,還是命若螻蟻的兵士,都在自愿與不自愿當中,來到一個陌生的彈丸之地。而更多的則是操著各地方言的普通民眾,被這股潮流所裹挾,以1949年為分界點,開始了人生的下半場。

“1949年,國民黨被共產黨擊敗,國民政府帶領二百萬殘兵、難民來到臺灣。”著名的中國史專家費正清在史書上冷峻地記載道。這200萬人,不管是否情愿,都被刻上了失敗者的烙印。敗軍之將,何敢言勇?隱忍與傷痛,屈辱和自省,種種的情緒都在這一刻埋下了種子,任由歷史的風雨澆灌,歲月催長。

來自不同地域的兩百萬人,無論原籍何處,共同的遭遇,同樣的情緒,將他們組成了一個命運的共同體,一起去承載離鄉的愁苦。在這個小島之上,他們有了一個統一的名字——“外省人”,以區分于六百萬“原住民”。

小島上的故事,就以這兩百萬人和六百萬人為主題,有了一個全新的開始。60年后,當1949年的老一代“外省人”日漸凋零,他們的第二代、第三代,則擁有了一種全然不同于父輩、祖輩的視角。他們在這個小島上成長,與這個小島的命運休戚與共,他們既是外來者,也是原住者,他們遺傳了父輩祖輩的鄉愁,更誕生了自我歸屬的臺灣意識。60年后,他鄉儼然變成了故鄉。

理解現在的臺灣,不得不從1949年講起,這里面包含有太多的歷史基因,它是臺灣之所以是現在,臺灣之所以是臺灣的關節點。只有這些“敗軍之將”的命運,不被看做是無關緊要的過去,而是一個關乎將來的現實,他們才不會成為孤獨的歷史棄兒,而是同為中國人,一個民族在大轉折時期的分離體。只有正視這群人的命運,歷史形成的傷口才能漸次愈合,傷痛的分離才能再次聚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自退伍老兵圈:十 言 (精 辟)第一言...
读《论衡》之碎语杂言(4)——气寿篇
東方鐵達尼號 「黃金船」太平輪沉沒60年悲劇多 |历史天空 - 雅虎论坛
这位退伍老兵的写意花鸟,让人沉醉!
美国退伍老兵竟如此悲惨:每年8000人自杀
当兵人都有的经历……退伍老兵必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