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海钩沉之——欧阳修错评“夜半钟声”与启示录
15分钟前

  因为我十分欢喜文学、藏书、阅读和写作的原因,也曾读到过不少有关于我们国家历史上的各类历史人物和各种历史故事,有大也有小,在其中,就有读到过“六一居士”欧阳修的一则小故事哦。

  今天,我也来说一说“六一居士”欧阳修的这一则小故事。

  “六一居士”欧阳修是我们国家历史上北宋时期的政治家与文学家,在说说欧阳修之前,不得不先要提及唐朝时期的人物张继。

  张继此人:字懿孙,湖北襄州人,是唐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他最最著名的一首诗歌就是要数《枫桥夜泊》这首诗歌了,全文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歌传至今日,依旧是属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一首诗歌。

  据说,这首《枫桥夜泊》是张继进京赶考时创作的一首诗歌,他那次进京赶考时,没有获得一个好名次名落孙山,他在进京赶考途中,途径江苏苏州地区的时候,来了创作灵感,就创作了这首诗歌。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到北宋时期的时候、还当一代文史宗师欧阳修誉满北宋天下的时候,已经是达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此时的欧阳修看到唐朝时期的张继撰写的、《枫桥夜泊》这首诗歌的时候,竟然也会开口说起这样一段话语来,他振振有词的来说道,在述说的时候,还是携带着嘲笑的口吻来说到的哦,曰:“尽管唐朝时期张继的这首诗歌是写的蛮不错的,怎奈何半夜岂能是敲钟的时候!”……

  据史料方面的记载,欧阳修的原文则是这样来说道的,曰:“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病也。如……唐人有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这段文字就是来源于欧阳修撰写的《六一诗话》一书当中,他就等同于是在指责张继只为获得好词好句,而采取“为赋新词强说愁”。在一代文史宗师、政治家与文学家欧阳修的眼睛里,认为张继本人不是在创作什么诗歌,而是在捏造事实,认为寺庙在半夜不会敲钟的。

  和“六一居士”欧阳修有一位同为北宋时期的人物,此公名叫:彭利建彭乘,生于公元985年,卒于公元1049年,在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即公元1012年,考中进士。他虽然没有“六一居士”欧阳修的名气来的响亮与知名哦,不过,他对于欧阳修说的这段话语,采取的是嗤之以鼻与反驳的态度哩,他本人还撰写有《续墨客挥犀》一书,里面就这样来写到,曰:“欧公诗话有讥唐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云'半夜非钟鸣’。时或以谓人之始死者,则必鸣钟。多至数百千下,不复昼夜之拘。俗号'无常钟’,意疑诗人偶闻此耳。”……余后过苏州,宿一院,夜班偶闻钟声,因问寺僧,皆曰:“固有分夜钟,曷足怪乎?!”寻闻他寺皆然。始知半夜钟唯姑苏有之,诗人信不谬也。

  反对“六一居士”欧阳修的人,不止彭利建彭乘一个人哦。譬如说:宋朝时期的学者陈子象陈岩肖著有《庚溪诗话》一书,在书里他就列举唐朝时期“香山居士”白居易撰写的茶诗《宿蓝溪对月》中的“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以及同为唐朝时期的诗人温飞卿温庭筠《盘石寺留别成公》中的“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

  据我查阅到的历史资料显示,“半夜”这个词语并非是由当代国人创造发明出来的,而是古已有之,最最早这个词语是出现在我们国家历史上的秦朝和汉朝时期,它是我们国家古代“分段计时”时的专用名词。在一份出土的、秦朝时期的竹简上,就专门写有关于时间的章节,秦朝把一天分成28个时间段,在其中有关于“接近半夜”的名称就有:“夜三分之一”、“夜未半”、“中夜”、“夜半”、“夜过半”、“夜中”等等……恐怕当代的国人,就未必能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和意思哦!当代国人也是经常爱开口说“三更半夜”这个词语哩,这个词语不但是一个成语词语,它的典故就出自于《宋史·赵昌言传》当中。

  仍旧是依据我查阅到的历史资料以后发现:自从佛教由天竺(古印度)传入到我们国家以后,寺庙一直是沿用敲钟的方式来做佛家的功课的。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则是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年间,即公元502年——公元519年,初名为“妙利普明塔院”,在寒山寺的历史记载中,当它建成以后的第一天起一直到现在,都有在夜半敲钟的习惯。

  从“六一居士”欧阳修的这一则小故事,你和我又会去获得怎样的启示录呢?!我自己则认为是可以获得以下四点的启示录的。

  第一点就是:《枫桥夜泊》既是一首诗歌,也可以说是一件艺术品,艺术品当中的真实和生活当中的真实,彼此之间绝对是不可以去划一个等号的,个人如若是太过于较真、太过于去吹毛求疵的话,就没有办法去欣赏到诗歌当中优美的意境了。与此同时还需牢记,身处任何时期的人,皆不能被古人给玩弄、戏耍,写诗歌的时候,讲究的是借景抒情,只会去追求声律和优美,外加上意象合适适宜就好了,是不会去考虑有没有敲过钟、敲过几下钟,诸如此类的一些问题的。

  第二点就是:既不管是身处在何种社会阶层里面的人;也不管其人的年龄有几何;亦不管其人的脾气秉性到底又是怎样的;更不管其人从事的是何种类型的职业;如若说某人不曾完完全全的去了解某件人事物情的始末,轻易是不能去下任何一个结论、发表意见的。唯有等到自己调查研究清楚以后,还要保证没有发生错误的情况之下,才可以亮剑、亮出自己的观点、建议与意见,才是对的与正确的。

  第三点就是:个人千万不要太过于盲目的去迷信所谓的名人、大家与大师哦,更不要自以为是的去认为,这些人所说的任何话语,是属于“绝对的权威”,必定是对的与正确的,是不会存在什么(任何)错误的。但凡是拥有这种观点的任何一个人,绝对是错误与不对的,所谓的名人、大家与大师也是人哦,是人不免也要去犯错误的。

  第四点就是:不管是怎样的人,哪怕他或她是名人、大家与大师,只要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或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就要勇于指出来,说您有说的不对、做的不好的地方,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如若说,你和我一味地听之任之任由其发展,还如若说,你和我都是采用视而不见的态度的话,错误的地方、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就得不到改正,错误的地方、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就会永久的存在着,时间一长久而久之,一代又一代人,也同样会紧跟着一路错到底、一路走到底!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图一图二和最后两张图片均是作者自己编辑的;③:各种和文章有关系的图片来源于网络;④:感谢原创图片。】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21年10月04日星期一晚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其他文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夜半时分,寺院会撞钟吗?
《唐诗三百首》中最美的作品,却引发了千年的争论
著名的“月落乌啼霜满天”,究竟哪里有问题,为何千年来争论不休
田英章_楷书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张继唯一入全唐诗之作,火了1241年,日本人视若珍宝小孩子都会背
苏州枫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