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上海戏院/仙乐斯舞厅

南京西路444号,曾是远东第一流的“仙乐舞宫”。时光回溯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这里可是名满海上的“仙乐斯舞厅”,与百乐门、大都会和丽都并称上海滩“四大舞厅”。

“四大舞厅”中,唯独对于“仙乐斯”的由来,确实老上海津津乐道的话题。上世纪30年代后,随着百乐门、大都会舞厅的兴起,热水汀、冷气、灯光、音响,还有那些妖娆的红舞女,简直让舞客们心旌荡漾。

之后,“看电影”这已被归为“市民生活”, “跳舞”被推崇为“摩登生活”,甚至当时还有“不能跳舞,即不是上海人”的论调。

1935年的一天,上海滩其时的大亨维克多.沙逊当年前往百乐门跳舞,因其是个瘸子,而招致舞女们的冷遇,这让他产生了要造一家同等规模的舞厅,与百乐门一决高下的决心。他依照美国纽约“仙乐斯舞宫”的全部样式,同比例地安置在了上海静安寺(南京西)路444号。仙乐斯舞厅建筑占地4亩多,还装了中央空调,号称是“上海500人的避暑胜地”——1936年,全上海仅有汇丰银行、大光明电影院和仙乐斯装了中央空调。

1936年年底,沙逊已经将“仙乐斯”用作招待宾客,那一刻,当他尊贵的客人一一走进“仙乐斯”,他是否冲着百乐门方向轻蔑地一笑,但那一刻的不满、愤懑和狂妄得到了彻底的宣泄!

仙乐斯的辉煌一直到1948年。

1950年以后,仙乐斯兼营书场,“文革”期间,更名为风雷剧场,多演儿童木偶戏专场。

自1950年6月起,仙乐斯兼营书场以维持开支,到1953年8月,舞厅宣告停业,改为“仙乐书场”。经过改造,设有座位612个。1960年改为木偶戏专用剧场时扩大了评弹演唱舞台,装上高3米、宽6米的活动台口供演出木偶戏用。剧场虽归属木偶剧团,仍兼供评弹演出。剧场虽归属木偶剧团,仍兼供评弹演出。1962年优秀传统书目在此公演,受到听众欢迎。1964年上海市人民评弹团新编中篇评弹《芦苇青青》连续客满达半年之久。

1964年,曾经的静安寺路444号,“仙乐斯宫”的所在地改头换面,这里成为老少皆知的看杂技表演的固定场所。1979年,杂技场重新翻建成圆形的上海杂技场,1995年这里建筑全部拆去,建仙乐斯广场(高层建筑)。

而后的仙乐斯广场以前生之旧名维持着仙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影剧院历史(一)
南京路那座上海杂技场
那些年,上海的电影院(三)
位于上海静安区,原为百乐门舞厅。(当时有百乐门、仙乐斯、新仙林、丽都四大舞厅)杨锡缪设计、陆根记营造...
揭上海旧时十里洋场之称由来 显现上层社会格局
马尚龙:“十里洋场”更加确切的由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