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管 | 《指数型组织》: 打造独角兽公司的11个最强属性

喜马讲书“七日打卡”赠书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详情请进入本节目【圈子】,点击置顶帖【有奖活动】作进一步了解。



如何让企业实现指数级增长,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听书笔记 


《指数型组织: 打造独角兽公司的11个最强属性》(Exponential Organizations: Why new organizations are ten times better, faster, and cheaper than yours)的作者萨利姆·伊斯梅尔,是享誉硅谷的创业家和奇点大学的核心演讲人,曾先后担任纽约商业论坛首席运营官、雅虎副总裁及新产品开发部负责人。他和迈克尔·马隆、尤里·范吉斯特合作出版的这本《指数型组织》,在2014年被全球企业增长咨询公司——沙利文公司评为最佳商业书籍。

第一,指数型组织都有哪些属性。

指数型组织的共同特点包括1个关键属性,5个外部属性和5个内部属性。

一个关键属性是宏大变革目标(Massive Transformative Purpose, MTP)。几乎每个指数型组织都有着崇高而热切的目标。比如,谷歌的目标是管理全世界的信息;Quirky的目标是让发明触手可及。

对内,强大的MTP能够激发强烈的价值认同,吸引高端人才加入阵营;对外,鼓舞人心的MTP会围绕指数型组织建立起一个社群,形成一种自发的生态系统,构造出独立的客户圈子,从而衍生出营销和支持服务。MTP是公司实现指数型增长的关键,更是一种独特的竞争优势。

指数型组织的外部属性总共有5个,分别是随需随聘的员工、社群和大众、算法、杠杆资产以及参与。

第一个外部属性是随需随聘的员工,这能够让指数型组织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保持必要的灵活性和创新速度。公司发展的关键是要保持具有最新技能的人才,而不是留住人才。因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几乎没有人能够及时更新自己的技能。庞大的员工团队不但成本高昂,而且随时都面临技能落后的危险。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维护规模很小的核心员工,从外部寻找临时劳动力,也就是寻找随需随聘的员工。

第二个外部属性是社群与大众,主要是指借助外在力量,来解决创意、设计、推广和销售等原本由公司内部来处理的问题。你要告诉随需随聘的员工应该做什么,但不能把指令强加给社群和大众,因为社群和大众是基于兴趣而聚拢在一起的。你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开放的想法、投资的机会或者诱人的奖金,来引导他们奉献才智或者金钱。

第三个外部属性是算法,算法是指用系统的方法,通过深挖数据资源,为科学决策提供精准的商业洞察。人类的主观判断是不可靠的,公司领导者也可能出现认知上的偏差,算法则能够弥补人类在认知上的偏差,给出客观的评价。将来几乎所有的商业洞察和决策,都将是由数据驱动的。

第四种外部属性是杠杆资产,也就是常说的租赁或外包。在传统公司里,几乎所有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支持,都需要自行购买。但是对指数型组织来说,完全不需要。除了涉及稀缺资源和资产的公司外,拥有未来的关键就在于不再拥有。在商业世界里,租赁和外包已经成为减少资产开销的常用手段。

第五种外部属性是参与,通过采用奖金、风投、培训或者游戏等方式,吸引社群和大众参与到产品反馈中来,激发他们参与解决问题的热情和动力,从而对指数型组织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点与第二种外部属性社群与大众非常相似,但参与更注重于让更多的人参与协作,共同解决难题。

内部属性同样也有五个,分别是用户界面、仪表盘、实验、自治和社交技术。

第一种内部属性是用户界面。这是一种连接和管理五种外部属性的独特方式,对通过外部属性获得的数据进行过滤、评价、排序和打分,提高系统或流程的效率。比如Uber公司,它的用户界面就是一种选择窗口,对外表现为允许用户寻找和选择司机,对内,其中的运行机制则是利用算法,将最近的司机与用户所在的位置匹配起来。由此可见,用户界面属性能够将组织从大量的、具体的任务中解脱出来。

第二种内部属性是仪表盘。就是将公司发展的关键数据,通过量化指标的方式显示出来,让每个人都能及时了解组织的发展动态。对于高速发展的指数型组织来说,通过仪表盘可以实时地集成归纳个人和团队的评估结果,从而避免微小的失误迅速演变成严重的后果。比如,在员工考评上,许多指数型组织采取了OKR方法,就是目标与关键成果法。

第三种内部属性是实验,也就是产品试错开发。对于传统公司来说,新产品开发是一个将思考和行动一分为二的漫长过程,消费者只能在产品开发完成以后给出体验反馈。这就要求产品开发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如此一来,你就只能做出一点安全的、微小的改进,无法实现颠覆性的创新。而指数型组织则不同,它把实验作为一种核心价值,鼓励尝试、鼓励失败。

第四种内部属性是自治。许多指数型组织采取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管理系统,不再带有许多内部管理层次。这个系统给每个人提供一个表达想法或创意的渠道,同时降低领导者的压力,使他们不必为每一项决策拍板。这种分布式管理模式的另外一个优点在于,能够产生一支多样化的团队,相比较层级管理模式带来的同质化团队,多样化团队更擅长解决复杂的问题。

第五种内部属性是社交技术。这是一种注重于组织内部交流的属性,主要目的是提高组织的亲密度,降低决策时间,提升组织整体知识水平。社交的对象不但包括员工,还包括物品、想法、库存、会议室等等活动流。社交技术属性的目的在于提高组织的透明度和连通性,降低组织的信息延迟,做到快速决策、实时反馈,从而催生巨大的投资回报率。

第二,怎样才能创建指数型组织。

首先要选择一个MTP,也就是宏大的变革目标。要问问自己:我想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找到问题的领域,才能构思出一个对应的MTP。MTP不仅仅能够让自己保持兴奋,还要能够吸引那些和你志趣相投、愿意为目标拼搏的人。

第二步是创建一支合作得天衣无缝的核心团队。初创团队的创建,可以选择具有独立思想和互补技术的人员,其中包括用户体验设计师、程序设计员、商业拓展者等等。在核心团队之外,可以招聘随需随配的员工来满足人力需求。

团队组建完成之后,需要进行的第一次跨越,就是寻找突破性创意。有效的做法是,本着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的热情去寻找创意,鼓励实验、不断尝试。

有了突破性创意,想要实现10倍的增长,需要建立全新的商业模式蓝图。商业模式蓝图设定之后,就要输出最小可靠产品,也就是具备基本功能的简化产品,来确定产品能否闯入市场,以及能够获得怎样的用户反馈,同时也有助于在下一轮开发中寻找到新的投资者。在这一阶段,学习、测试、调整方向和迭代是关键要素。

一旦产品得到了目标市场的使用,那么就需要建立客户获取渠道,来促使新的访问者发现这个产品,并将他们转变为用户和付费客户,发展起产品的社群属性。

当公司开始正式运作,也要定期回顾,看看公司是否将指数型组织的关键属性运用到实践中,比如,公司的目标是什么?解决方案用了算法属性么?如何扩大客户群体,如何激励客户的参与?通过定期回顾这些关键问题,能够让公司一步步接近目标,进入指数级增长的轨道。




解读 | 天是

新生代经管达人。

播音 | 贾逢韬

策划编辑 | 陈艳

音频编辑 | 陈子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货|这里是独角兽公司的11条成长秘笈,你千万不要错过!
独角兽公司的11个特点(纯干货整理)
独角兽企业指数型增长基因的5个方面
《指数型组织》读书笔记
《指数型组织》作者:萨利姆·伊斯梅尔等读后小结
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