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弘时硕博教育:名画鉴赏

弘时硕博教育:名画鉴赏—中国美术史—范宽 —《溪山行旅图》

美术术术术儿 2021-04-01 23:59

10世纪中叶后,宋结束了五代分裂割据的局面,统一了全国。在新政权的统治下,经济、农业等方面逐渐恢复,为当时的绘画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宋代出现了反映现实的风俗画、记录古代事迹的历史画、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山水画以及富丽堂皇的花鸟画。宋代的绘画史中国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是我国古代时期绘画的高峰。

山水画发展到宋代,出现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出现了多样的表现形式与表现方法,在题材内容方面,也愈来愈丰富。所画山水不仅是对山川自然的探索,更与行旅、游乐、山居等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宋代山水画家之所以能够深刻的表现出山川的自然特性,得益于他们师法造化,把人的感受与自然山川结合起来,有的是表达爱国的思想情感,有的是借物抒情,通过山水画来表示自己的政治观点与审美情操,还有的是表达自己归隐山林的生活向往。宋代的山水画,北宋与南宋各有其特点,北宋的山水大多是大山大水的全景式构图范宽是北宋时期山水画大家之一,他所画的《溪山行旅图》便是典型的北宋全景式山水。

弘时硕博教育:名画鉴赏—中国美术史—范宽 —《溪山行旅图》

北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

范宽,名中正,字仲立,陕西华原人。他师法荆浩,后又学李成画法,与李成齐名,世称“李、范”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说范宽的山水画“峰峦浑厚,势壮雄强,抢笔俱匀,人屋皆质”。《溪山行旅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有董其昌书“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图”十字,树叶间有“范宽”二字题款,被认为是范宽真迹。

该画作给观众的第一感觉就是气势雄强,画面的大半部分是一座浑厚纵立的巨峰,山顶作繁密树林,还有一瀑布从山间直流而下,两峰之间飞流直下的瀑布如一根细线一般,为这静穆的山间增添了一分动意。 近景处的山脚下,是横卧的山石,有横有纵的构图布局显示出山体的错综复杂。近景处的平坦路上点缀一支商旅队伍,路边是流淌的溪水,点出了该画溪山行旅的主题。《溪山行旅图》描绘的是典型的北国风光,重峦叠嶂,雄厚苍茫,表现得是范宽家乡耀州得太行山余脉景色,采用全景式高远构图,是他创作特色的具体体现。他注重写生,师法自然。他的画,山顶好作密林,水际作突兀大石,山体浑厚雄强,成功地刻画出北方关陕地区“山峦浑厚,势状雄强”的特色,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范宽画山石坚韧,重骨法,用墨深厚,这一点在他的《雪山萧寺图》重无论是勾山描树,都显示出他的风骨神韵。

范宽发展了荆浩的北方山水画派,元代汤垕《画鉴认为“宋世山水超越唐世者,李成、董源、范宽三人而已”,又谓董源得山之神气,李成得山之体貌,范宽得山之骨法,故三家照耀古今,为百代师法”,都对范宽的艺术作出很高的评价。后人画山水有不少都深受范宽的影响,如画家黄怀玉、刘翼、李元崇等人,南宋的李唐好学范宽,其后又有马远夏圭等人学习李唐,整个南宋时期的山水画几乎都出自范宽一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年前的百大人物之范宽享誉世界,山水画峰密浑厚,势壮雄强
传世名画 百家佳作 :范宽《溪山行旅图》
【国画研究】历史名画《溪山行旅图》赏析
北宋山水画大咖 郭熙《雪山行旅图》
中国传世名画——范宽名作
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典:范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