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告诉孩子失败也是可以的!

所有父母都愿意看见自己的孩子成功,但是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失败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失败是可以被重新解读的,我们可以将它解读为尝试、练习和努力,这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毕竟,一直成功是不现实的。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失败是必然的,成功却是偶然的。但是儿童在经历失败后,极度容易产生焦虑、沮丧和不安,并有可能产生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避免失败。

案例一:小希是一名活泼开朗的女孩,非常受到老师和班级同学的欢迎。一天,心本课上,教师进行专注力训练的竞赛,看看那位幼儿能够抗干扰,集中注意力直到最后。但是小希由于不专注,被别的同学干扰了,输掉了比赛,被要求回到座位上等待。此时,小希非常不高兴,坐在椅子上一直嘟嘟囔囔地说都怪他,不然我肯定会赢的。尽管老师做了相应的教育,但是小希还是不乐意承认。课后与班主任沟通,发现小希一直争强好胜,一定要赢,不接受输,输了之后会有一段很长时间的闷闷不乐,并未失败找借口。与家长沟通后,发现家长的教育理念就是鼓励孩子争取胜利,每项都要争取第一,认为好胜并不是什么坏事。

喜欢胜利是人的本性,接受失败也并非坏事。当孩子只接受成功拒绝失败时,他们将承担着大量的压力。此时,家长让孩子知道在现今社会里,失败是经常发生的,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事实上,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就是等于鼓励孩子接受失败,因为尝新的过程最容易出现失败。

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现今大量的儿童在生活和学业上,获取家长们的大量帮助,导致儿童经常会因为一些微小的失败而心烦意乱。家长要清楚地知道真正的自信是来源于自身的优势,特别是通过努力而获得的优势。保护孩子免受失败,只能成就脆弱的自我价值观。所以教会孩子笑对失败是如此重要。

谨记

从失败中恢复的能力是享受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

具有抗挫折的能力并不意味着鼓励孩子一直失败,而是,让孩子习得重新振作的勇气和能量,使自己一步步往前走。然而,这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将思想、行为和行动结合在一起,共同形成抗挫折的心理弹性。

毕园长小建议

1

当你看到孩子因失败而沮丧时,同理你的孩子。

当你看到你的孩子正在经历一个比较痛苦的时期,例如失败、沮丧、悲伤等,请同理他。切记,不要否定他的情感。尝试用语言说出来,如“我知道你现在真的很失望、很沮丧,因为你想做得更好。”发掘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孩子对待失败的情绪,有些人会认为孩子就是输不起,但是我们更愿意认为孩子是因为想要做得更好。

2

告诉孩子你与他有同样的经历。

跟孩子解释,每个人都会失败,并将自己失败的经历说给孩子听。你可以树立一个如何处理失望和沮丧的榜样。谨记,儿童经常通过观察和模仿,从父母亲中获得暗示而习得某些行为。

3

失败的随机教育。

把失败当成抗挫折的随机教育。跟孩子讨论这次哪里出现了失误,如何提前做好计划解决这个问题,以免重蹈覆辙。

4

鼓励失败后再尝试。

如果刚开始就失败了,没关系,我们可以再一次尝试。提醒你的孩子,他们可以再试一遍,把失败当成学习的经验。在这过程中,孩子会有情绪,会阻抗,不愿意再试,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去做,而是树立榜样和示范作用,帮助孩子踏出对抗失败的第一步。

5

创造失败的机会。

最后,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可能是后退一步,让孩子尝试失败。父母爱孩子之心,人皆有之,但我们必须清晰一点,让孩子尝试失败,比扫平问题更为重要。故意制造失败,让父母陪同孩子去体验,并让失败教授孩子一些生存必要的技能,如心理弹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文字编辑:邓玉琴

审稿人:毕丽容

关注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挫折教育六岁前慎用
图说:孩子犯错后的教育┃家长尝试先问孩子问题
心理学: 要如何教孩子面对挫折? 家长应该明白这一点
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100个好习惯》系列24
父母过度关心,只会培养出3种没出息的孩子,希望你没中招
挫折教育还要因人而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