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献之的书法,为何能与父亲并驾齐驱?为你披露千年真相!

历史上父子同时被赋予“圣”字号的,也只有王羲之父子俩!因此,有关他们父子的话题,充满了许多传奇!

人们普遍认为,王羲之要比王献之厉害得多!其实呀,父子间,还真难分出伯仲!一定程度上,王献之还超过了他的父亲!

王献之,字子敬,是王羲之最小的一个儿子。他在兄弟七人中,排行老幺。一般的,小儿子容易娇生惯养,甚至任性!而王献之,在王羲之看来,则是最省心,且最聪慧的一个孩子。

王献之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学习书法。身处书法世家,兄弟七人,就出现了两三位书法家,这在中国书法史上,绝无仅有!而王羲之,则是兄弟中的佼佼者。

王献之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名气终于与父亲齐名,用“并驾齐驱”来形容,在恰当不过!

王献之能赶上父亲,甚至超过其父,博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美誉,原来有这几方面的品质——

一 、发誓写完十八缸水

在中国的众多碑刻中,有一座著名的碑刻,名曰“太字碑”,关于这个碑刻的来历,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相传王羲之练习非常勤奋,父母对打也倾注了极大的精力。有一次,王献之把他的字交给父亲检阅,期待父亲的赞许。父亲看了一会,微微地摇起了头。于是接过儿子手中的笔,在王献之自以为很满意的“大”字的里面,沉着痛快的写上了一点。

王献之把父子二人共同创作的“太”字,给母亲过目。母亲说:“吾儿写尽三缸水,唯有此点像父亲。等你写完了十八缸水,就可以和你父亲相比了!”。聪明的王羲之,明白了母亲的话,深知自己与父亲的差距太大!于是越加发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写完了十八缸水,从此,王献之书名大振!

二 、飞白书体赢盛名

自汉代蔡邕创造“飞白体”以后,飞白书便广泛流行,然而,蔡邕对于飞白体,还只是初创,需要后世的不断完善。

王献之有一次经过一座寺庙前,发现粉刷工人正在刷墙,于是,也得到了与蔡邕创造飞白体一样的启发,拿起一把扫把,蘸上石灰,在墙上挥洒起来,写下了几行大字,迎来了众人的围观与喝彩。

恰巧他的父亲王羲之也经过这里,看到了儿子的飞白书,高兴的夸奖道:“子敬飞白,深得意趣!”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继续发挥的余地!王献之随意挥洒的飞白书,其实是发展、丰富了蔡邕飞白体的内涵,并把飞白的神韵发挥到极致!

王献之的飞白书,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的开拓与创新!这为他后来在书法上的的腾飞,奠定了基石。

三 、劝父“改体”走新路

王羲之能成为书圣,首先归功于她的启蒙老师卫夫人,然后,王献之对其加持,也是不可低估的。

王羲之一度热衷对章草的学习。

有一次,王羲之写完章草后,乐不可支!王献之走到父亲的旁边说:“照孩儿看,父亲只是一位模仿古人的字,缺少新意,没有自己的字体,未免太死板。孩儿对章草深入研究了一番,推出了一种介于章草和行书的字体,父亲也可以改一改自己的字体。”王羲之闻听此言,欣然默许。

后来,王羲之仿佛琢磨新字体,以至睡觉时,在夫人的身上“画字”。夫人随口说:“人各有体,干嘛不在自己身上写呢?”夫人的话,对他的启发又进了一步,从此更坚定了他创新书法的决心!

王献之在书法上的毅力与决心、继承与创新、知变与善变,使他成为书坛“小圣”,最终与父亲齐名!

更难能可贵的是,王献之没有依仗父亲的名气给自己贴金,为世人所敬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书法史》:王献之的艺术成就
王羲之
《中秋帖》牵出的话题
书法审美演义(十二)——二王孰优?
飞白书法 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 飞白体
魏晋风韵的最后一家——关于王献之及其书艺的考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