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近代书法大家吴玉如

吴玉如(1898年—1982年8月8日),字家琭,后以字行。生于南京,原籍安徽泾县茂林村,故早年号茂林居士,晚年自署迂叟。中国现当代学者、书法家。

吴先生曾在天津南开中学就读,与周恩来同班,因娴熟古文,受校长张伯苓赏识。抗战胜利后,吴玉如曾在志达中学、达仁学院、工商学院等校任教,工商学院改为津沽大学后,任中文系主任,直迄天津解放。“文化大革命”以前,始终在北京以教书、鬻字、注释古籍、编撰《辞源》、《辞海》条目为生。建国后,曾任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天津市文联委员、天津市文史馆馆员。

吴玉如的书法取法二王、模其形、近其神,又有自家风韵。

在书法史上敢把小楷放大写的人凤毛麟角,吴先生则敢于探索,他融小楷于自己的楷书、行草书。

吴先生做书极喜五备:

生宣,薄纸,淡墨,长锋,悬肘。

这是吴老书法的独家秘籍,至于他的弟子: 欧阳中石、韩嘉祥,似乎并未学到吴先生的精粹。

吴老做书必站立悬肘,长笔软毫,控制起来难度非常大。

书法贵在精微,同样的字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吴老喜长峰羊毫在生宣上做书,生宣洇墨极快,没有深厚的笔墨功夫是写不出“万岁枯藤浓淡相宜”的好字的。

吴老的行草书线条老辣,得益于他常年对篆籀的书法研习,常年研习篆书和金文,必定对行草书的线条和用墨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是当今书家容易忽略的一个方面。所谓触类旁通,欲寻求行草书的真谛,光在行草书上下功夫是远远不够的。

吴老的书法还有一个重要的取法对象,就是魏碑。吴老于魏碑的学习也是日夜精勤,他吸收魏碑的营养滋润着自己的书法,无论结体、气势,吴老都学到了魏碑的精髓。

可以这样说,吴老是二十世纪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他独创的小楷拓大写并非简单的笔画拉长,而是在: 形、韵、味上面,他的行草书达到了会古通今的很高境界。

有很多评论家指出吴老的字,有个别地方不够精细和严谨,像历史上唐朝的张旭、怀素时时有超出法度的笔法和结构,这并不影响他们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吴老的最大贡献是以文入书,他的字给人的感觉就是“文气”满满,你第一眼见吴老的字会惊讶,慢慢品味则有陈年酒香之甘醇。所以,真正的好书法是久看不厌,而不是惊艳一时。

吴老的两个儿子: 吴小如、吴同宾也是极有成就的书法家,他们各擅长历史研究、戏剧等,他们在各自领域做出了非常突出的成绩,这无不来自于吴老对他们的影响。

吴老自号“迂叟”以示自己谦卑、好学的执着精神。他不认为自己是书法家,而只是一个学者,又不敢妄言自己懂书法,可见吴老的虚怀若谷、大智若愚。这样优秀的文人风骨值得我们后人终身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洪厚甜乐山讲座:正确的学书理念是什么?(中)
吴玉如小楷秀润典雅,不愿称书法家,启功赞他“300年来大手笔”
楷书的书写原理与基本要素
马治权:书法史上的卡夫卡——关于王雪樵的传说
楮墨间——我对书法的认识和感悟
欧阳中石、沈鹏书法漫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