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英軍:校园霸凌何时休?

校园霸凌何时休

文:王英軍

今天相关媒体报道在西安城南一所中专学校发生了一起恶性校园暴力事件,三名施暴者均为女学生,受害者婷婷(化名)因无意间说错了话,竟被她昔日的同室闺蜜骗至宾馆,先后以殴打、谩骂,喝烟头水等卑劣手段,进行肆意凌辱。在警方介入调查后,这三名女生态度蛮横,并无认罪悔改之意,且其中一位试图以喝农药的极端方式自绝于世。目前,此事虽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但反映出来的问题,无不令人震惊,愤怒,需要我们整个家庭、学校、社会进行深入反思,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家庭教育缺失

导致一些学生心灵扭曲

我们都知道,近年来校园霸凌事件愈演愈烈,大有蔓延的趋势,但追根溯源,这与家庭教育缺失不无关系。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健康的家庭,往往是和父母的言传身教分不开的。我们可以推测,那三名施暴的女生,之所以选择用霸凌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其背后必然是和她们的家庭教育不到位相关联的。如果她们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长阶段,能够宽严相济,正确加以引导,而不是娇生惯养,放任自流,那么她们又何至于变得如此冷漠和无情呢?她们之所以能走到犯罪的地步,之所以对同学实行如此残忍的侮辱手段,就充分说明:一旦家庭教育有缺失,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中就必然出现心灵扭曲。

通过这件事,广大家长当引以为戒,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应严格管理,科学引导。发现孩子有问题,就要及时予以化解,有时候适当的惩戒也是必不可少的。小问题是大问题的根源,教育孩子要从小事抓起,须臾不可怠慢。尤其在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千万不能麻痹大意。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在面对孩子之间的矛盾时,切不可以袒护的方式去随意处之,而是要向孩子讲清道理,分出是非曲直,促使其幡然悔悟。对于错误苗头,要第一时间予以警醒,方式应以教育为主,批评为辅。当然,广大家长身体力行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如果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自己都做不到,有时候往往适得其反。

二、学校管理缺失

助长一些学生无法无天

学校教育在一个孩子的人生成长中,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近年来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那就是很多学校对教师教育孩子的要求越来越多,其中一条就是:教师不能惩罚学生。诚然,尊重学生固然重要,但是学生毕竟是学生,各方面都处在形成阶段,他们既需要尊重和引导,也需要适当的、必要的惩戒。

婷婷所在的中专学校,很显然在这方面是缺失的。学校的任务不仅仅是体现在教书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在狠抓育人层面上。在一段时期里,有些学校就是由于没有很好处理教书与育人二者之间的关系,才使得学校教育逐渐趋于畸形状态。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婷婷所在的学校能在育人方面稍作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的话,那么这起校园霸凌事件也许就能避免,比如经常开展关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主题教育活动,或者建立专职教师经常交流机制等等,这些措施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很遗憾,她学校并没有防止此类霸凌事件的发生。这说明当务之急,是学校教育要与时俱进,结合学生实际,尽快出台一系列育人的机制。

三、社会监管缺失

促使一些学生走向犯罪

我们说,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往往是和他的社会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良好的社会外部环境,是孩子成才的有力保障;相反,如果社会环境某些环节出了问题,那么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则可想而知。

我们从此事件施暴的几个学生的残忍手段来看,就不难发现,他们直接就把某些影视片段中搬来使用。这说明什么?至少说明我们社会的监督机制还有待完善。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大量鱼龙混杂的境外影视剧、电影、游戏涌入中国市场,严重影响了很大一部分学生的身心,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自私自利的价值观不断蔓延泛滥。尽管我们国家出台了很多措施予以整顿,但是问题依然严重。

所以,我们全社会是不是也需要深刻反思呢?这不是多余,而是敢于面对的正确态度。这起校园霸凌事件再一次警示我们:必须严格审查一切与青少年身心相关的影视作品、网络游戏,彻底从源头铲除负能量的流毒;对于境内外一切渲染黄赌毒等暴力影片,坚决实行零容忍。只有如此,才能为广大青年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激发出他们奋发向上的正能量。

心灵扭曲——无法无天——走向犯罪,这是一条多么可怕的不归路啊!相信没有一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误入歧途,从而伤害别人,毁掉人生。我在此郑重向广大青年学生说一句:人生,要懂得爱,不但要真爱自己,更要关爱他人。一个人,只要心中充满爱,你的心胸就自然变得宽广起来了,就能包容人世间的一切。

您看此文用  

·
 
秒,转发只需1秒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你不可缺失“尊重”!
学校感恩教育之我见[黟县作家协会]
国外教室设计美到爆,国内差在哪?
从校园到家庭的“手机争夺战”愈演愈烈,靠“砸手机”来管是教育,还是暴力?
砸手机这种“毁人教育”错在哪了?
​校园里的无奈:有些孩子永远唤不醒,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很难弥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