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帖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你的书写高度

毫无疑问,读帖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你的书写高度。能从帖中学到古人的精髓,才能脱掉自己书写的俗气。



教学过程中,辅导老师在讲评作业的时候经常说:“读帖不深入”,那读帖到底读什么呢?开心小助手帮你分析一下,希望能为你排忧解难。

对于读帖的要求,孙过庭说过:“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黄庭坚则说:“张古人书于壁间朝夕观摩,令之入神......”这些古论对,但是很模糊,如同佛祖拈花微笑,只有迦叶心领神会一样,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明白这些抽象的东西,大多数人是需要知道切实可行的方法,然后指导自己实践的。

在不懂笔法之前,读帖绝对是读不到的。这必须有“明师”引路方可入门。注意,这里的“明师”是明白理法的老师,而不是“有名头”的老师,这差别就大了。这年头到处都是“名人”,其实有真才实学的还真不多。


关于师承的重要性,明代唐志契的《绘事微言》里有这样的论述:凡画入门,必须名家指点,令理路大通,然后乃不妨各成一家,甚而青出于蓝,未可知者。若非名家指点,须不惜重资,大积古今名画,朝夕探求,下笔乃能精妙过人。苟仅师庸流笔法,笔下定是庸俗,终不能超迈矣。

在读帖之前,老师会反复讲解和示范,先把思路正过来。因为先入为主的观念,我们会把五指执笔法或者四指执笔法理解成必然,把唐楷的提按转腕中锋的技术理解成书法通用的技术。各种字体的笔法都有差别,不能僵化。

就行草而言,我们要观察笔尖的位置,用笔的角度,用笔的方向,用笔的铺毫程度,用笔的收拢状态,用笔峰的不同面及笔的倚侧变化,用笔的提按,用笔的停留,速度,厚重,圆润,饱满,干涩,方圆。想象挥运之妙,然后还原动作。

只有反复看老师展示,才能知道大概,在帖中读出来。

历代书论,都把运笔之法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上。以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

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该举其要,尽在方圆。操纵极熟,自有巧妙,方用顿笔,圆用提笔。提笔中含,顿笔外拓。中婉而通,顿笔精而密,圆笔者萧散超逸,方笔者凝重沉著。提则筋劲,顿则血融,圆则用抽,方则用契。圆笔使转用提,而以顿挫出之。方笔使转用顿,而以提契出之。圆笔用绞,方笔用翻,提笔如游丝袅空,顿笔如狮狻蹲地,妙处在方圆并用,不方不圆,亦方亦圆,或体方而用圆,或用方而体圆,或笔方而章法圆,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矣!

    时光流逝,万象更新,唯有“学习”的持久决心不能变!

     学习一次,只是让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想要持续进步你必须持续不断学习。但这往往是最难的,人的惯性属于懒,所以学有所成的人是少数。

     我们鼓励和敬佩每一个为了自己爱好而付出的学员,做一件有价值的事,一直做,然后等待时间的回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横画提笔顿笔收尾法和逆锋起笔法
--《米芾书法技法》(上)
魏碑那些事——魏碑笔法刍探(透过刀锋看笔锋,方笔之最始平公)
杨守敬书法的侧锋用笔
【书法研究】“缀法第二十一”辨析 ■李廷华
关于用笔的书论及注释全在这儿,记住它没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