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 | 这里有一份国展入展书家的面试秘笈,请查收→
近日,经过展览评审委员会评审、面试考核,中国书法家协会布了“全国第九届楹联书法作品展”“全国第九届篆刻作品展”入展名单。其中国展面试环节在书法界引发了不小的轰动,成为书家们的热议话题。与以往的面试相比,中国书法家协会打破常规,由“小比例抽查”改为“准全员面试”,面试淘汰人数也创下新高,仅国第九楹联作品展就淘汰16人。我们特邀通过面试的书法篆刻作者“现身说法”,谈谈他们的国展面试经历、学书心得等,希望对书法创作者有所帮助。
做好前期准备 大胆创新简帛

◆田华璞

我这次入选“全国第九届楹联书法作品展”的作品取法秦汉简帛书。在创作之前,查阅了一下往年历届楹联展的作品集,学习参考,取长补短。综合考虑后,决定尝试把简帛书放大书写。

开始创作的时候才发现之前书写小字的方法都不适用了。思索之后,开始从结体和线条表现上去尝试新的结合,从篆籀、汉隶、明清隶书中反复体会,以达到自然书写,无意于佳乃佳的效果。创作书写用纸决定用生宣,因为最近两年我的投稿作品大部分选择了生宣。我喜欢宣纸上的那种笔墨渲染效果和书写过程中发出的摩擦声。这些工作都确定好以后,就开始选择书写内容,是写多字联还是少字联,字数越少意味着字径越大,尤其是简帛书,字径越大书写时的难度系数越大,因为简帛书真迹原大基本上都是毫厘之间。

经过一段时间对文字的筛选和对字型大小的练习,最终我选择了一副七言楹联。字径大小约30厘米左右,正文之外落四条长款,落款字体用章草。以上基本就是我这次作品创作的前期准备工作,接下来就是放平心态,安心创作。 

历时一年左右,看到中国书协发布的入展作者名单公示,有幸忝列其中。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楹联展投稿量之大为历届之最。据统计,本次展览共收到来稿18692件,就投稿数量前五名排序是:山东省1750件,河南省1730件,江苏省1398件,广东省1339件,浙江省1072件,经过评委会严格评审,共265件作品入展。就数量而言,本届楹联展是近年来投稿量最多、竞争最激烈的一次单项展。由此可见书法之于当下受众之广,近年在校书法专业的大学生亦是各项大展的主要力量,这是可喜的。这样可增加更多的专业人才,科班系统的学习会更加注重传统文化,更好继承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毕业后也可以影响带动身边的一大批社会群体去了解书法、认识书法、喜欢书法、热爱书法,提高大众审美素质和文化自信。

由上所述,我辈生活在了一个好的时代,接触到了很多前人没有发现和研究的学习资料。这方面简帛书最为突出,学习简帛书是最为明显的取法乎上,一入手便站在历史文化巨人的肩上,又借助于当前发现的丰富资料,又是一种新的书体,所以对于学习者来说可创作发挥的空间更大。关于简帛书的学习不仅限于文字,更多地是在学习其书法艺术的同时,能够多方面的了解历史和当时几个朝代的经济、文化、生活、军事及经典文学作品。对于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有很大帮助,这也是我对简帛情有独钟的原因。我于简帛书学习比较多的是《里耶秦简》《战国纵横家书》、《老子》甲乙本、《法经》《黄帝书》等。在篆隶、古隶、汉隶中汲取营养,同时上溯金文、甲骨。

我这次入展作品就是这几个经典帛书的书法特征,加以对字形重新布置,融入了篆书和汉碑及至明清时期隶书的一些线条特质,在求证所书作品字法无误的情况下,进行了一次大字简帛书法的尝试,然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请诸君多批评指正。

田华璞 《淮南子集·修务训》


真实不虚 自然面对

◆彭国亮

我一共经历过两次书法面试。第一次是2022年8月在山东临沂举行的“篆书、隶书、篆刻2021年度展”51进40的面试。这次说面试,不如说是考试。既考创作(指定内容),验证作者的书法创作真实水平,也考专业知识,检查作者书法文化(中国书法史论)的掌握程度。结果很现实,51进40,淘汰了11人。什么人会淘汰?据我现场观察与亲身体验,可能的原因有二:

一是心理不强大。在严肃的场景下、严格的评委监督下,心里紧张,久久难以平静。在文化测试中,平时知道的知识也忘了。在创作环节,心里紧张更无法自拔,手抖、眼黑,查工具书也会慢几拍。我观察到,当我交卷时,还有人字都没查完,创作还没开始。还有的人,一写就错,失误大,带去的纸不够用。这样的心理状态,是无法应对面试的。

二是水平确实不高。这部分作者,作品明显临摹过导师或他人的,平时只写这一幅作品。在千百件临作中,好的被入选了。平时缺少临古与融合,拿到新内容是无法下手的,特别是在面试这种场合,怯场是必然的,这样的作者很难过得了关,淘汰也是正常。

第二次是今年7月30日在武汉举行的“全国第九届楹联书法作品展”面试。此次面试抽查的都是入展一次或两次国展的新人。我参加这次面试的心情很轻松,因为我知道只要发挥真实水平就行。真实,就不会心虚。

从接到面试通知,我还是认真准备了几天。又认真看了中国书法史,背了一遍历代书论代表作名称等,还认真复习了简、繁字使用常识。心里更踏实,更有底气了,面对考场及考官就没有什么紧张的了。

我入选的楹联是小隶书龙门对,共400多字。这次面试我也就准备了龙门对的格子纸,在家里先拼贴好,拿到现场盖好章。首先是临摹自己入选作品的一部分,我共写了不到200字。创作时,内容是白居易的一篇文章,我就选择了与临作差不多的字数、完整的内容进行书写。虽不是对联内容,但采用了对联形式,从而保证了临、创在形式上的一致性。交卷时,提前了一个多小时(考试时间3小时)。

亲身经历过的都是经验。我的经验是:不要怕,只要是真实的、自己写的,面试就是一次游学,要坦然面对。为了顺利通过面试,不要写自己不拿手的字体。最后,面试出发时,工具务必要带齐全,现场很难借到。

淘汰的未必都是虚假书家,但虚假书家一定会被淘汰。只要中国书协有决心打假,大面积抽查面试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彭国亮 《节文诗诏溪山秋霁图跋》


保持从容不迫的良好心态

◆商国一

7月25日下午,我接到了楹联展的面试通知,立即打电话确认并仔细阅读了面试要求,做好了充分准备。到第二天下午又接到了篆刻展的面试通知,欣喜之余又倍感压力。

这次面试有两个地点可供选择,由于家离武汉较近,就选择了武汉作为面试考点。考试时间为8月1日,遂提前一天到达,由于需要考两场,便携带了很多东西,第二天一大早就去了考场。进考场后考务人员吩咐先考书法,再考篆刻。书法考试的要求是把原来作品包括小字落款尽可能地书写完整,我带了相同的纸张,先是把原有作品复制下来,一气呵成。但是面对创作部分,就有一些无从下手了,创作给的内容并不是对联形式,而是古诗,让从中选取一段即可,我开始选择了第一首古诗,在整理篆字的时候发现很多篆字的造型和我书写的风格不太协调。思索一番后决定放弃,选择了“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个内容我很喜欢,接着就是反复斟酌,调整字形,以免出现差错。主题内容很快就书写完了,接着就是小字部分,我用小行楷尽可能表现自然书写,把全文及其创作心得书写下来,最后交卷。当我把书法考试的作品创作完成后,发现周围已走近半。

篆刻考试则相对比较轻松,虽是“验明真身”,但仍需要把每一步都做到细致。首先复制印屏上的一方原印,我刻的这种黟山印风属工稳型,相对较慢,我选择了字数较少的朱文印“和为贵”。大约半小时后,考务人员提醒加快速度,这时,整个考场还剩下3人,我不由得紧张起来。创作我考虑用白文印,选择了“道法自然”内容,白文相对来说快一些,全部完毕后就是刻边款、拓印、题签等后续工作。

总结这次考试,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面对考试,不慌不忙、从容不迫最重要。学艺之路任重而道远,今后定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商国一 《鱼跃福地》


充分准备 顺利过关

——我的两次面试感受

◆寇现军

7月30日,“全国第九届楹联书法作品展”和“全国第九届篆刻作品展”面试在武汉、石家庄两地举行,到武汉参加面试的作者约有187人。次日,中国书协发布了第九届楹联展入展名单,有16名作者未通过面试。据统计,本次面试淘汰人数为近几年来之最。由此可见,中国书协面试抽查面之大,要求之严。

 “全国第三届手卷书法作品展”和“2023中国书法·年展”即将截稿,“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征稿启事也即将出台,这些展览都会设有面试环节。我认为要想顺利通过面试,不仅需要了解以前的面试情况,而且要做好充分准备。

我参加过两次面试,一次是在临沂举行的2021“中国书法·年展”面试,另一次是在武汉举行的“全国第九届楹联书法作品展”面试。2021“中国书法·年展”面试内容为:文化知识测试和现场命题创作。第九届楹联展的面试内容为:复写自己的投稿作品和现场命题创作。下面我对两次面试的各部分内容进行简单介绍。

2021“中国书法·年展”面试文化知识测试部分。一是书法术语解释,如永字八法、籀文、摩崖等;二是论述题,如简述汉碑的各种风格类型及代表作,简述颜真卿楷书、行书的代表作在唐代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等。主要考查面试作者对书法知识、理论的掌握和理解。

第九届楹联展面试复写投稿作品部分,要求作品形式、风格、字体大小都要与投稿作品一致,正文、落款、题签、题跋等部分出现的所有字体,都要出现。这个测试相对简单,只要注意要求就行了。写多字的书友不用担心时间不够用,评委不要求你写完,只写一部分即可。

现场命题创作部分,两次面试要求大致一样。也是要求作品形式、风格、字体大小与投稿作品一致。试题给的有古诗和古文,参试作者从给出的内容中选择创作。我两次投稿作品均为对联,而给出的内容没有对联,请示评委,评委让从古诗中或古文中选取。

如何顺利通过面试?我觉得应做如下几点准备和训练: 

一是文化知识学习。平时不能只顾书法本体技法训练,还要加强文化知识学习,尤其是书法知识、书法理论的学习。如果平时不注意积累,面试前临时抱佛脚,恐怕准备不及。有些面试即使没有文化知识测试,但命题创作中暗含的也有文化测试,那就是简繁体转换,如果平时不注意这方面的学习,创作时一不小心就会写错别字。

二是现场命题创作训练。投稿作品一般都是在书斋多次书写,反复打磨出来的作品。现场命题创作是在有限时间内一两遍写成的,有的作者擅长现场发挥,有的作者不擅长现场发挥。不擅长现场发挥的作者就需要平时进行一些现场命题创作训练。

三是准备好面试用的工具材料。面试作者需携带身份证、毛笔、签字笔、铅笔、墨、纸(书法作者准备6张以上宣纸),这些都要做好相应的准备。笔者主要想强调一下面试用纸一定要在去面试之前,把纸张根据你投稿作品的大小规格裁好,如果作品做有形式,还要拼贴好。避免面试现场因裁纸、拼贴浪费考试时间。第九届楹联展面试时,有几位作者只带了6尺纸,结果在看到临摹与命题创作需要用8尺纸,这几位作者就非常着急,不过还好,中国书协准备有8尺纸。不过在面试现场座位空间有限,把8尺整张的大纸裁开,既不方便,还浪费时间。另外,纸张要多准备一些(工作人员盖章时只盖6幅作品的用纸),可以用没有盖章的纸练练手,避免万一发挥不理想,盖章的纸不够用。中国书协准备的有红星墨液,如果用墨有特殊要求的作者,就需要自备了。

四是面试时要调整好心理状态。这两次面试时间,对于绝大部分作者来说足够用,所以不用慌,但有个别作者因为第一次参加面试,缺少临场经验,再加上心里紧张,导致发挥失常,所写作品与投稿作品差别较大而被淘汰。所以,心理素质不太好的作者,也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

寇现军 《慎交笃根联》


篆刻展面试心得

◆王希文

7月25日我收到了“全国第九届篆刻展”的面试消息,此时距面试只有5天的时间,此次面试设置了石家庄和武汉两个地点,因对石家庄较为熟悉,我便赶忙订好了往石家庄的车票和酒店,着手准备面试要用的工具,为迎接面试做准备。

据说此次面试是历年来抽查范围最广、最为严格的一次面试。考查内容为原印复刻、现场创作、复写题签、制作印屏四个部分。原印复刻是任选入展印屏中一方带有边款的印作对印面和边款进行复刻,考场会提供作者入展印屏的A3复制照片;现场创作是根据所提供的命题内容创作一方印作,命题内容有四字至八字若干,创作的风格要和入展印作的风格保持一致,我选择了四字内容“海纳百川”进行创作。复刻和创作完成后还要钤盖印蜕,拓制边款,复写题签并制作印屏,复试时间为3个小时,时间较为紧张。当然如果选择的复刻印作的印文和边款字数较多也可以选取部分内容进行复刻。另外,所有篆刻要用到的工具,如印石、刻刀、毛笔、墨汁、印床、题签纸、印屏纸等都需要自备,考场只提供毛毡和墨碟,所用的印石和印屏纸上都加盖有专用印章,刻制的印章不能带出考场。

面试时不允许带手机等电子通讯设备入场,手机统一上交,甚至去洗手间都有人监督,并且只允许带一本工具书,现场翻阅工具书时还要举手示意监考人员到身边,所以应选收录字数较多且自己较为熟悉的工具书,另外工具书查字花费时间,加之考试时氛围紧张,所以平时的积累在这里也显得十分重要。据说之前有些面试还包含有相关理论的笔试考核,还有作者因理论考核成绩不理想而被淘汰,因此我便阅读了《中国古代印论史》,但此次面试并没有设置理论考试,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

通过这次面试有一些体会和注意事项与大家分享:一是要熟悉自己的作品。有的作者所刻印面过小,边款字数又多,导致复制的印屏照片看不清印面和边款,出现了对边款内容不熟悉的现象,所以在考前要做到熟知自己的作品,特别是边款的内容。二是考前要调整好心态。面试是作者创作水平的自证,不必过多担心,应调整好作息和饮食,保持良好的状态从容应对。三是相关证件和工具要准备齐全。因篆刻所用工具比较多,在出发之前最好做一下模拟演练,查看工具是否齐备,做到有备无患。四是充分了解面试地点的天气和环境,避免误场等意外情况发生。

王希文 《何期小会幽欢》


面试时要自信大胆、谨慎细心

◆杜越华

日前,“全国第九届篆刻作品展”入展名单已经公示,能够名列其中,是我期待已久又喜出望外的,它带给我的是深感荣幸的鼓励与鞭策。它不仅是对我篆刻技艺的认可,也是对我艺术追求的肯定,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在书法篆刻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的决心。

我早先主要以书法学习为主,接触篆刻时间并不长。非常庆幸学印初期就能结识徐舒桐老师,在徐老师的指导下细化了自己的篆刻方向,选定秦印作为自己主要学习的内容。徐老师教导我重点把握秦印疏密的恰当处理,章法险峻得势,字形细而雄劲,刀法犀利而不失笔意的艺术特点。在我的秦印学习与创作过程中,又有吉欣璋老师、王针朋老师亲自看稿,指导秦诏版的临写创作。这些经历让我积累了印学基础,同时具备了一定的秦印创作能力。

2022年8月,“全国第九届篆刻作品展”征稿启事正式发出,我满心期待,认真准备,创作了一批秦印风格作品。但是对于印屏制作来讲,困难很多,我并不知道印签与印蜕如何搭配,也不了解印屏上空间如何排布。这些问题只得借鉴以往展览中优秀作者的印屏模式,现学现用,所幸在截稿之前顺利完成投展印屏。

接到第九届篆刻展的面试通知时,我的内心忐忑不安。现在印风较之前投展作品变化较大,害怕面试因印风差异较大而出局。在这种不安中参加了入展面试,此次面试考核要求“一临一创一写”,可以带一本参考字典。“临”是临自己投展印屏上的一方作品及其边款(长边款可只临摹一半);“创”是选择命题内容之一进行创作;“写”是临写印屏题签,最后拓款制屏。创作给了四个命题,我选了能更好适合秦印表现风格的四字成语“道法自然”进行创作。

如此,匆匆之间我完成了此次面试的全部任务并顺利通过面试。借助此次入展经历,我谨将自己的投展与面试经验予以分享:

一是选择适合自己审美取向,打造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创作方向;二是多花心思,制作篆刻印屏,印屏制作过程中,要善于经营位置,对印花、边款和题签进行整体的构思,整体的布局需要有节奏,起承转合要明显,主要原则是对比统一,力求增加作品阅读性、观赏性;三是审定字法,避免因错字出局;四是面试时要自信大胆、谨慎细心,在完成面试各项内容时大胆操作,谨慎收尾,不出差错,既保证作品质量,又满足面试本身的时间要求。

最后,衷心感谢徐舒桐、吉欣璋、王针朋老师的悉心指导,期待广大篆刻从业者、爱好者能够扎根经典、夯实基础、努力创新。在感知篆刻艺术的同时,创作出更高水平的篆刻作品。

杜越华 《道法自然》

辑:秦鑫歌
统筹:彭彬
审核:左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注·全国第九届篆刻展微访——蒋晖鹏
返虚入浑
登堂赵明篆刻作品集评(上)
方寸万象——童迅书法篆刻作品欣赏
书法篆刻爱好者的福利!4分钟学会篆刻、边款、拓印、作品装裱
静远作品|杨剑篆刻《问牛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