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州大学书法学院2020级4班行楷临创节课展

行楷结课

xing kai 

行楷,也称

“汉字行楷手写体字形”

是偏重于楷书的书写法

则,比楷书行笔自由又

比行草规正的行书字体

Instructor

教师简介

张宏伟

张宏伟,河南柘城人,男,汉族,郑州大学书法学院教授、教授委员会副主任、草书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协会员、河南省书协理事、草书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青年书协副主席。曾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第六、七、八、九届 全国展,第六、七、八届中青展及新人展、青年展、兰亭奖作品展、 百家精品展、小品展、扇面展、大字展、正书展、行草展、隶书 展、篆书展、书坛名家系统工程千 人展、五百 人展等数十次,并 获第七届中青展提名奖、第八届全国展全国奖、首届篆书展三等 奖等。1999年被中国文联授予'全国百名优秀青年文艺家'称号,2006年获《书法》杂志全国书坛中青年百强榜'十佳'。书法作 品及文章散见于专业报刊,出版有《张宏伟书法作品集》五种。研究方向:王铎研究、禅意书画。

class time

课堂实况

WINTER

2020.

12.24

Works show

作业展示

曹梦彩

行楷是行书在楷书笔画横平竖直,刚正不阿的中正基础下提炼,创新,更加注重 “气脉不断”的飘逸整体美。将一些笔画化繁为简,以连笔代之,不仅提高了书写速度且增加了汉字应有的艺术性,主要突出体现字与字,行于行之间的呼应,照顾,左右顾盼,集字成篇,以一整幅为一体的书写法则,在呼吸之间的节奏感下,形成了神气十足的艺术感受。正是如此行书既有著楷书的中正之气,四平八稳,又不会过分恣肆,有著顾全大局的整体美感。在这几周的行楷学习中,在张宏伟老师的带领下,我临摹了《文赋》,此帖流畅秀美,字字之间连贯通透,我也从中有了创作的感触,受益良多。

陆柬之|文赋 

常恒心

有幸得张老师指点,不胜感激!

陈欣宇

之前对行书的了解并不多,这学期有幸跟随张宏伟老师学习行楷临摹这一课程,过程中我领略到 了行书字形结构的巧妙与其丰富的变化。行书的章法布局需要把握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字与字之间需要相互呼应,顾盼,流动,并在变化中寻求平衡。在创作中,我感觉到自己的水平确实有待提高,需要潜心临帖,勤于创作,博览群书,才能写出一手好行书。

杜孟徽 

感谢张老师数周的谆谆教诲,本次行楷课程我选择以王羲之行书手札为主要学习目标。右军书法精妙绝伦。梁武帝赞之为“龙跃天门,虎卧凤阙”,唐太宗赞之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藏锋与露锋完美结合,势态变化万千。人们常用《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来赞誉其美。朴素如姨母,清俊如奉橘,痛并乐齐的丧乱,风格变化万千无一点尘土气,无一丝检桔束缚。

因其书法精妙高超,学习的路上不免遇到很多困难,孙过庭《书谱》云:“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王羲之用笔执法点画独断,扭转丰富,玄机无限。点法骨力奇绝,因势而变,用笔技巧上极度精微复杂的,堪称“羲之绝技”。

张老师在教学示范上,教我们如何去观察字法的细节,平正的基础上求险绝,夸张放大精妙之处。帮助我领略到了古人的智慧和书法的深奥。书法应有的温度和感情以及书写时的节奏情绪也需要我去探索更多。最后展示的结课作业尚有许多不足,敬请诸位师友多多批评指正。

江宇晗

古人云:“寓新意于传统,寄妙理于法度。”“神韵为上,形质次之。”行笔而不停,著纸而不刻,轻转重按,如水流云行,无少间断,永存乎生意也。行书学习,需要坚持不懈的练习,才能使用笔纯熟,字的大小安排,笔画的粗细,用墨的干湿,章法的自然摆动,都要在不断的练习中总结归纳。行书学习,不仅提高了我们的技法,更能使我们的审美水平更上一层。

李对对 

沿真书之气,悟行书之感。

行书在楷书笔画横平竖直,刚正不阿的中正基础下提炼,创新,更加注重 “气脉不断”的飘逸整体美。将一些笔画化繁为简,以连笔代之,不仅提高了书写速度且增加了汉字应有的艺术性。行书主要突出体现字与字,行于行之间的呼应,照顾,左右顾盼,集字成篇,以一整幅为一体的书写法则,在呼吸之间的节奏感下,形成了神气十足的艺术感受。正是如此行书既有著楷书的中正之气,四平八稳,又不会过分恣肆,有着顾全大局的整体美感。

李璐希

宋濂云:“赵魏公留心字学甚勤,羲献帖凡临数百过,所以盛名光塞四海……”。赵孟頫的作品儒雅遒劲、妍丽精绝、清和洒落通过对前赤壁赋的临摹总结出此篇为行书长卷,其用笔的娴熟、精湛一览无余。赵字在笔法上直承右军,以流丽挺健为主,线条温润凝练,外秀内刚。在为期五周的行楷临创课程中,在张老师的指导下,使我对赵体行楷又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我今后的临习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李默涵

行楷,也称“汉字行楷手写体字形”,是偏重于楷书书写笔法(法则),比楷书行笔自由,又比行草规正的行书字体。在行楷练习期间,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我临习了王羲之《圣教序》。全名《大唐三藏圣教序》,由唐太宗撰写。最早由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称为《雁塔圣教序》,后由沙门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或《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因碑首横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圣教序》。

李幸妍

以前在高考的压力下,我临摹行书总是拘泥于一点一划的形态,写出来的作品总是刻意不自然。行书本就是能够畅快地表达性情和心境一种字体,随着这三周行楷课程的深入,心境也有所变化,我试着寻找方法去改正这个问题。在课堂上,我用李白的《行路难》这首诗作为小品创作内容的时候,老师指点到:“好好理解'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体会诗中意境,写出节奏和变化来。”

明代丰坊在《书诀》中对行书运笔有一种形象的描述:“行笔而不停,著纸而不刻,轻转重按,如水流云行,无少间断,永存乎生意也。”写出节奏和变化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这是我今后努力突破的一个方向。

刘海若

行楷是令人最舒心的章节课程,也许是因为前十年接触的最多的缘故。

一开始钟情于米芾和二王,早些时候跟着家里人胡乱练着,多多少少带了江湖味,太过肆意张扬,完全不考虑章法。经过老师指点,才收敛性子,从基础临摹慢慢练。

苕溪诗,圣教序,兰亭这些经典帖子临习了几遍,控笔能力明显加强。影响最大的还是赵孟頫的小行楷,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其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彼引呼应十分紧密。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行楷有了明显提升,但水平还在中低阶段,勉勉强强算入了门,今后会强加练习,争取有所进步。

刘泽宇 

学习行楷我选择了集王圣教序,集王圣教序是学书人不可跨越的一本字帖。但是因为圣教序是碑刻,缺少章法与笔法,于是我又多次临习了二王尺牍,寻找笔法。圣教序体现了王羲之书风的“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也如《书谱》上说“不激不厉而风归自远”。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努力把握墨色变化,粗细大小对比,扣细节,这样才能更上一层楼。

毛雅琳 

在张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为期五周的行楷临摹课程,行楷是偏重于楷书书写笔法,比楷书行笔自由,又比行草规正的行书字体。“初学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历代书法大家都是如此成长起来的,所谓“池水尽墨”即是写照。所以说,临摹是学习书法,下笔有由,成为书家不可替代的特殊规律。赵孟頫书法的笔法线条飘逸潇洒,用笔刚柔相济,温婉柔美含蓄,点画精致,线条匀称自然。他认为:“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今后会继续加强练习行书临摹。

蒲烨

最后五个星期,我们开始学习行书,这几个星期的学习,使我对行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一段时间的临帖和练习,我对行书的用笔和章法也有了领悟,我这次我临习的是陆柬之的文赋,因为在之前就喜欢这本帖,所以这次临习了这本帖,从中确实看到了我很多的不足,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体会到,临帖一定要写的和原帖字体一样大小,力求做到酷似逼肖,这样不仅锻炼了自己的眼力,更锻炼了自己的手上功夫,使得自己可以用笔端表达出自己心中所想,这样才能达到用书法抒发自己情怀的目的。最后创作字体选择了以前的创作书体王铎,虽然最后出来的效果还行,但相比高考前的创作,线条还是不够硬挺,今后我会继续努力,加强练习,认真打好学习基础!

孙伟业

通过行楷临摹,我从赵孟頫的胆巴碑中寻到楷书的法度,又从陆柬之的文赋中看到了乐趣,两者结合便足以驱使我学习下去。从张宏伟的敦敦教诲中,我学到了很多。我一定会在接下来的时间中在楷书的道路中前进不止。

余鹏

行楷,也称“汉字行楷手写体字形”,是偏重于楷书书写笔法(法则),比楷书行笔自由,又比行草规正的行书字体。或曰:是汉字在楷书基础上简约书写笔画、增强书写映带、表现书写意趣以适当加快书写速度的,少量改变书写笔顺,且具较强易识、易学特征的实用性手写体字体。本次行楷课,我选择了临习王铎,他虽宗二王,又自出新意,造就了独特的艺术风貌。他的书行楷书是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在书写时,有一定的连笔和一定的牵丝,而且是画画到位。与行草不一样但有着内在的联系。本次临习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日子里还需不断的练习,感谢张老师的指导。

袁睿洋

由那支笔写就的墨线

婉若游龙

在浮云上飘荡悠游

便得后世书家

穷尽一生痴痴仰望

只为沿着墨水溯游而上

从远处窥见那天的兰亭盛况

就连君王也不例外

一字一集 满眼迷恋

权柄天下吗

可是批阅成山的奏折

怎抵的过一纸便笺

天下是李家的天下

天下风流却尽归王氏

                                    -- 临集王圣教序杂感

张怡萱

行楷,也称“汉字行楷手写体字形”,是偏重于楷书书写笔法(法则),比楷书行笔自由,又比行草规正的行书字体。学习行楷不仅需要注意字形结构更要注意笔画之间的关系,表现笔意。短短几周,通过对行楷的临习,加深了我对笔意的体会,使我渐渐懂得了这门书体的独到之处,也使我更加明白各个书体的不同。

张亦弛  

行楷,也称“汉字行楷手写体字形”,是偏重于楷书书写笔法(法则),比楷书行笔自由,又比行草规正的行书字体。学习行楷不仅需要注意字形结构更要注意笔画之间的关系,表现笔意。短短几周,通过对行楷的临习,加深了我对笔意的体会,使我渐渐懂得了这门书体的独到之处,也使我更加明白各个书体的不同。

张译丹

据张怀瓘《书断》说:“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由是说而知:“行书”是“正书”转变而成的字体。由张宏伟老师教授的五周行楷课让我对行楷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我选择的是对苏轼字帖的临摹和学习,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通过五周的学习,我认识到苏轼书法的独具风格,用墨丰腴,结字扁平,横轻竖重,笔画舒展,轻重错落,大小悬殊,妩媚天真。在接下来的书法生涯中,我会坚持对苏轼书法的感悟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对书法水平和素养。

行书是我在四体当中接触的最少的书体,记得最初在集训期间学习的是米芾一路,初学乍练,我在行书方面是十分欠缺的。而后经历了集训的短暂学习,才勉强有了一些临摹和创作的能力。

现如今十分有幸能够进入郑大书法学院跟随张宏伟老师学习行书。改学苏东坡一路也是因爱其点画线条的变化。多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爱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

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中,我还需多加练习,努力培养自己的临摹和创作能力,从而更深入的领悟行书的真谛。

院团委青年传媒中心

指导老师 | 张宏伟

图片 文案 | 2020级4班

排版 | 陈欣宇

校对 | 2020级4班

审稿 | 张珂老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书技法讲析《集王圣教序》神采部分中
临帖行书找不到捷径?你知道这几个技巧吗?
书法国培基础知识何谓“行书三系”?行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练字先练楷书,楷书先练基本笔画,这样练有3大好处
有人不练楷书直接练行书,能练好吗
书法中的行书字体可以分为“行楷”和“行草”,他们是如何分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