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脑科学家解开恐惧记忆“密码”

原标题:上海脑科学家解开恐惧记忆“密码”

晨报记者 陈里予

近日,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宣布,他们发现了消退恐惧记忆的新策略。今天,这项研究成果以《不成熟抑制神经元移植促进恐惧记忆的消除》 为题在线发表在《神经元》(Neuron)杂志上。

没有恐惧,人和动物在进化中都不能生存下来。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禹永春指出,恐惧属于高级的心理情绪,是面对危险时的挣扎与受到惊吓后的惴惴不安。遇到危险而产生的恐惧情绪,对动物具有保护作用,可以激发潜能、增强生存能力。

然而,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具有两面性。遭遇沉重打击后产生的恐惧情绪,潜伏于脑中,在大脑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创伤性记忆,一旦受到刺激还可以引发强烈精神性疾病,会出现强烈焦虑和抑郁,同时还会伴有慢性疼痛、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与药物滥用(如毒品、烟草和酒精依赖)等症状。

禹永春课题组通过三年的实验发现,将胚胎脑内抑制性神经前体细胞移植到成年动物的杏仁核中,可以抑制恐惧记忆的“再生长”,能够解决恐惧情绪造成的“连锁反应”。

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员证实移植的年轻神经元可将成年杏仁核突触可塑性水平由成年状态转变为年轻的状态,从而让消退的负性恐惧记忆不容易被重新唤起,克制恐惧的“反弹”。

昨天下午,记者在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看到,研究人员通过声音结合足底电刺激的方法,让小老鼠获得强烈恐惧记忆。渐渐地,每当老鼠听到这个声音就会产生恐惧反应——长时间的“僵直不动”。禹永春介绍,老鼠僵直不动的时候,说明老鼠恐惧了。

随后,研究人员将一只老鼠胚胎时期中间基底神经节隆起来源的抑制性神经元移植到成年小鼠双侧杏仁核区域,给予小鼠恐惧消除训练以抑制恐惧记忆。

研究结果表明,移植抑制性神经元后进行恐惧消除训练可以持久地压抑恐惧记忆的自发性恢复和恐惧记忆重新唤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学家用光在老鼠脑中创建并删除恐惧的记忆 证实记忆形成和存储原理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新发现:干扰脑内杏仁核活动可促进消除恐惧记忆
复旦课题组:让大脑能选择性地“删除”恐惧记忆
大脑是如何识别出危险的:新发现
科学家给老鼠植入虚假记忆 盗梦空间成现实
科学发现在大脑中如何植入虚假记忆,可是带来了很多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