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3-广东刘广文临碑习作
userphoto

2023.05.31 内蒙古

关注

节临《王建之墓志》

东晋《王建之墓志》咸安二年(372),南京北郊象山六朝时期东晋王氏家族古墓一九九九年出土,是六朝墓志书法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此志书体介于隶楷之间,横画虽有波挑,但波挑收敛,体势明显具有一定楷书的特点。

-

节临《高崧墓志》

东晋《高崧墓志》,长方形青灰大砖,单面双刀阴刻,志长50.5厘米、宽25.2厘米、厚6厘米。墓主高崧, 字茂琰,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为东晋名臣,曾任侍中等显职,职权颇重。《晋书》及《世说新语》 皆有传载。此志刻工精湛,书法俊秀,不少字体楷意浓厚,为重新认识晋人书法提供了极重要例证。此方墓志书法为“楷变书”,刻工精湛,堪称罕见的东晋铭刻类书法佳作。

-

节临《元瑛墓志》一

节临《元瑛墓志》二

北魏《元瑛墓志》,又名《长乐公主元瑛墓志》、《高猛妻元瑛墓志》,北魏孝昌二年(526)刊刻。一九八四年同其夫高猛墓志同时出土出洛北邙山,现藏洛阳古代艺术馆。为洛阳出土的世俗墓志,书法较之洛阳龙门摩墓书法工整细腻,秀润严谨,略带隶意,大体属于从隶到楷过渡性的'魏碑体'书体。

-

节临《郑长猷造像题记》

北魏《郑长猷造像题记》是龙门二十品之一,造像龛位于古阳洞口上方南侧,共六龛,均为圆券形浅龛。景明二年九月三日(501)完成。造像记位于佛龛右侧,高50厘米、宽35厘米,碑文书法有上承汉隶、下启唐楷的重要意义。

-

节临  云峰山刻石《论经书诗》

北魏云峰山刻石《论经书诗》 正书摩崖刻石群。永平中郑道昭尝登云峰山、天柱山、大基山等名山大川游览唱酬,足迹所至,辄书碑题诗于崖石上,其书闲雅简淡,浑穆而有篆隶遗韵,为北魏著名碑刻。然因椎拓不易,流传较少。

-

节临《司马昞墓志》

北魏《司马景和墓志铭》又称《司马昞墓志》,全称为《魏故持节尤将军平州刺史宜阳子司马史君墓志铭》,清乾隆二十年河南孟县八里葛村出土。为北魏墓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

节临《杨淮表记》

《杨淮表记》为汉代摩崖隶书,碑文7行,行25、26字不等,共计173字。该碑书法奇逸古雅,与《石门颂》相近。淮、杨弼兄弟是《石门颂》中司隶校尉杨孟文(杨涣)之孙。

-

节临《郑文公碑》

《郑文公碑》,即《魏兖州刺史郑羲碑》,北魏摩崖刻石,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511),郑道昭为了纪念其父所刻。书写者是郑羲的儿子郑道昭。当时郑道昭是兖州刺史,刚开始刻在天柱山巅,后来发现掖县南方云峰山的石质较佳,又再重刻。第一次刻的就称为上碑,字比较小,因为石质较差,字多模糊;第二次刻的便称为下碑,字稍大,且也精晰,共有51行,每行29字,但并没有署名,直至阮元亲临摹拓,且考订为郑道昭的作品后才受至重视。

-

节临《苏孝慈墓志》

《苏孝慈墓志》为隋碑,此碑楷法成熟而工整,方中带圆,字体又小,兼有南帖之绵丽和北碑之峻整,集秀丽与雄劲于一身,由此可见,唐代的楷书在隋时已定下根基,风格和欧体相近,章法整齐,结体平正。书法结字谨严,用笔劲利,神采飞动,是隋代书法的代表作,是唐代欧阳询一派楷法的先驱。由于墓志出土较晚,还以字迹清晰完好而著称,成为学习书法最佳范本,历来为人们所重。

-

节临《巩宾墓志》

隋《巩宾墓志》,全称《周骠骑将军右光禄大夫云阳县开国男巩君墓志铭》。隋开皇十五年(595),撰书不祥。此墓志盖篆书《周骠骑将军巩君墓志》书法精整遒美、郁穆高爽,属隋志中整饬平稳一类。用笔方圆互参,结体端方谨严而不失灵动。近世金石收藏家段嘉谟评曰:'字体高古,有钟、羊法,篆盖亦得汉魏遗意,后人不能及也。'《金石一隅录》朱士端则识破其对后世的影响,谓:'书法方整跌宕,已开唐初诸贤法门。'《宜禄堂收藏金石记》。

-

节临   李邕《端州石室记》

《端州石室记》唐代正书碑刻,李北海(李邕)书。开元十五年(727)刻于端州七星岩。石刻整体高l07厘米,宽79厘米,正文连同标题、落款共18行,满行23字,共386字,落款日期是“开元十五年正月廿五日”。由于石刻中央偏左有一马蹄形印记,所以又称马蹄碑。马蹄形印记始见于宋初,至清朝末年,该石刻可见文字319字,如今清晰可见文字273字,连模糊但尚可辨认的31字在内,实存304字。书法疏朗峻拔,为著名唐楷之一。 

-

节临  褚遂良《孟法师碑》

孟法师碑》全称《京师至德观主孟法师碑》。唐代正书碑刻。褚遂良书,贞观十六年戊午(初四日)立于京兆,岑文本撰,万文昭刻。文见《全唐文》卷150。著录见于《集古录跋尾》。原碑久佚,仅有清代李宗瀚藏唐拓本传世。

-

节临  颜真卿《罗婉顺墓志》

唐《罗婉顺墓志》李琎撰,颜真卿正书。全称《大唐故朝议郎行绛州龙门县令上护军元府君夫人罗氏墓志铭(并序)》,篆盖“唐故龙门令元府君夫人罗氏墓志之铭”4行16字。志石二O二O年夏日出土于陕西咸阳,十一月中旬由考古队正式对外公布。

-

节临  颜真卿《东方朔画赞》

东方朔画赞》全称《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碑》。自署天宝十三载(754)十二月立。晋 夏侯湛文,颜真卿楷书,碑阳额为其篆书。碑阴记为颜真卿撰文并楷书,额为其隶 书。340厘米×151.6厘米。四面刻。碑阳、碑阴各15行,碑侧各3行,行30字。碑在山东陵县,拓本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

节临  颜真卿《谒金天王庙题记》

《谒金天王庙题记》(758年作),此为颜真卿自蒲州刺史贬为饶州刺史时游华岳庙之题名。字迹奇伟遒劲,运笔圆而劲,由方趋圆,硬弩欲张,雄姿挺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

-

节临  颜真卿《多宝塔碑》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天宝十一年(752)四月廿日建,岑勋撰文,颜真卿书丹,徐浩题额,史华刻字,碑高260.3厘米,宽104厘米,碑文34行,满行66字,现藏西安碑林。碑文写的是西京龙兴寺和尚楚今静夜涌读《法华经》时,仿佛时时有多宝佛塔呈现眼前,他决心把幻觉中的多宝佛塔变为现实,天宝元年选中千福寺兴工,四年始成。在千福寺中每年为皇帝和苍生书写《法华经》、《菩萨戒经》,这在佛教史上,有特殊的意义。此碑是颜真卿四十四岁所书,是早期成名之作,书写恭谨诚恳,直接二王、欧、虞、褚余风,而又有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说明颜真卿在向前辈书法家学习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从民间的书法艺术吸取营养。

-

节临  颜真卿《谒金天王庙题记》与《元次山碑》

《元次山碑》,又名《容州都督元结碑》、《元结碑》,全称《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并序》。为青石雕刻而成,碑额缺失。碑身为长方体,高19厘米,宽95厘米,厚28厘米,右下角残缺。碑文四面环刻,也称四面碑,正背两面各17行,两侧4行,行字数33—35不等,全文1383字。目前碑文大部分完好,缺203字。系颜真卿于大历七年(772)63岁时撰写并书丹。碑原在河南鲁山县城北青岭元结墓前,现位于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内,外有明代修建之碑亭为其遮挡风雨。此碑的书法特点、字体结构为横细竖粗,多用圆笔,转笔不折而转,字多用弧形,左右的竖画,粗重外弓,向内回抱,上密下粗,蚕头燕尾,独具风格的颜体已经形成,向来被视为临习颜书之范本。《谒金天王庙题记》略。

-

节临  徐浩《陈尚仙墓志》

《陈尚仙墓志》,唐朝议郎行尚书司门员外郎张鼎撰,右拾遗徐浩书。墓志高72厘米,宽70厘米,文25行,满行25字,楷书,有界格。二OO三年春出土于河南洛阳红山乡。墓志书于开元廿四年(736)二月,徐浩时仅33岁。此墓志为迄今发现的徐浩最早书法作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徐浩取法王羲之以及虞世南、褚遂良的笔意,字里行间气韵生动、婉美华丽。

-

节临  徐浩《李岘墓志》

《李岘墓志》为唐永泰三年(767)刻,楷书,徐浩撰文并书。李岘字延鉴,为李唐宗室,唐太宗李世民四世孙,曾二度拜相,参与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新、旧《唐书》均有传。徐浩所书此墓志,历代文献未著录。此墓志为徐浩51岁时刻,刻工精良、字口清晰,对研究徐浩书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

-

节临  欧阳通《泉男生墓志铭》

《泉男生墓志铭》,唐王德贞撰文,欧阳通书,调露元年刻。一九二一年在河南洛阳城北东岭头村出土。青石质志高92厘米、宽91厘米、厚12厘米,志文正书,有方界格。首题“大唐故特进行右卫大将军兼检校右羽林军仗内供奉上柱国卞国公赠并州大都督泉君墓志铭并序”。文凡46行,满行47字。书法严整峻美,恣肆奇倔。原石现藏河南省图书馆。

-

节临  欧阳通《道因法师碑》

《道因法师碑》,全称《大唐故翻经大德益州多宝寺道因法师碑文并序》。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刻立,螭首龟趺,通高312厘米、宽103厘米、厚27厘米。34行,满行73字,楷书。李俨撰文,欧阳通书,常长寿、范素镌刻。

-

节临  裴休《圭峰禅师碑》

《圭峰禅师碑》全称“唐故圭峰定慧师传法碑并序”,又名《圭峰定慧禅师碑》,简称《圭峰碑》。公元855年立,唐代裴休撰并书,柳公权篆额,碑现存陕西户县草堂寺。碑高208厘米,宽93厘米,楷书,36行,每行65字,额篆书九字。此碑笔笔谨严,清劲潇洒,结构尤为精密,取法于欧、柳,是唐碑珍品。

-

节临  柳公权《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 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为柳公权63岁那年所书,属于晚年的成熟之作。《玄秘塔碑 》立于唐会昌元年 (841)十二月,碑在陕西西安碑林。楷书28行,行54字。刘熙载《艺概》谓:“柳书《玄秘塔》出自颜真卿《郭家庙》”,王世贞云:“柳法遒媚劲健,与颜司徒媲美”。《玄秘塔》是柳公权64岁时所书。王澍《虚舟题跋》说此书是“诚悬极矜练之作”。《玄秘塔》结字的特点主要是内敛外拓,这种结字容易紧密,挺劲;运笔健劲舒展,干净利落,四面周到,有自己独特的面目。

-

节临  沈传师《柳州罗池庙碑》

《柳州罗池庙碑》为唐碑,是沈传师53岁时所书,碑文由大文学家韩愈撰写,纪念颂扬柳宗元被贬任柳州刺史所做的政绩。碑立于罗池庙内,碑石早已不存,至于何年遭毁,现无从查考,今所见拓本乃据清何绍基旧藏宋拓孤本一册影印。此碑书法,气息清劲圆润、骨法神健,结字虽较为瘦削,然挺健秀朗,肉藏于筋,略无枯瘠之垢病。乍一看,近似柳(公权)书,但细察与柳书有着根本的区别,那就是柳书中宫过于内敛,紧缩得让人心中发慌,沈书却无此特征,虽然中宫也稍作内敛,但总体来说,还是属于较宽松的。




刘广文

广东惠东双月湾人,现居广州白云区。中国书协会员、广东省青年书协主席团成员、广州市书协理事、广州市青年书协理事、广州市白云区书协副主席。 

 书法作品获奖主要有: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奖

(中国书协主办)

首届魏碑圣地·全国魏碑书法大赛一等奖

(河南省文联主办)

首届“历代名人咏成都·全国书法大展一等奖

(四川省书协主办)

首届“任可澄”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一等奖

(贵州省文联主办)

第二届“沙孟海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二等奖

(西泠印社主办)

首届“弄潮杯”钱塘江全国书法大赛二等奖

(西泠印社主办)

首届“爱莲杯”全国书法大展二等奖

(广东省书协、北兰亭等主办

第四届中国海丝书法大展赛银奖

(福建省书协主办)

书法作品入展中国书协主办比赛有:
全国第五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
全国第一、二届楷书作品展
全国第三届册页书法作品展
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作品展
首届“西狭颂”全国书法大展
首届全国“铁人杯”书法作品展
首届全国“沈延毅奖”书法篆刻作品展
首届全国“王安石奖”书法作品展
首届生态大连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
首届“长江杯”全国书法作品展
第二届“赵孟頫奖”全国书法作品展
首届金山岭长城杯全国书法展
首届“丝绸之路”全国书法作品展
首届“刘禹锡杯”全国书法作品展
首届“欧阳询杯”全国书法展
第二届中华妈祖文化全国书法篆刻大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起兿军】90后书家
关注 | 清朗俊逸 神追魏晋 ——书法家陆献荣印象
《书法导报》访谈 | 何昊:我写我心
这个临创转换小妙招,你知道吗?
怎样形成自己的楷书风格?这位两届兰亭奖得主告诉你解决方法
#鉴赏##精品#《隋苏慈墓志》,此碑于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