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茂公遗言:若后代出高人,一定要杀,不然必造反,后应验
如果你哪天想跟父辈们增进一下感情,那就找个舒服的椅子,准备好茶水零食,问一问徐茂公是谁,保证他们能不眠不休的给你讲上个三天三夜,还不一定能讲完。
每逢乱世,必然英雄辈出,成就丰功伟业。
徐茂公就是乱世中崛起的英雄。
他历经三朝,荣宠不衰,却在临终留下叮嘱,如果后人,有高人出现,定要杀了他,不然他会造反。
后来一语成箴,竟然应验了。
今天,我们就来探一探究竟。


茂公心怀天下 初定目标定

公元594年,隋文帝统治着隋朝的天下,杨广还在夹着尾巴做人,百姓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
徐茂公就是在这一年出生的,徐盖为他取名徐世绩,后来,又赐字懋功。
后人因为这个谐音,直接称他为徐茂公。
徐茂公从小聪明有主见,熟读历史,以及各种兵书谋略,还喜欢研究武功,这为他传奇的一生打下基础。


徐家很富裕,奴仆众多,徐盖为人乐善好施,只要是有困难的,救助到他这里,他都会伸出援手,不管对方与他是否相识。
徐茂公在父亲的影响之下,心怀仁慈,与人为善。
公元604年,杨广忍耐不住,弑君上位,称隋炀帝。
隋炀帝喜欢骄奢淫逸的生活,十分热衷享受。
他喜好乘船游赏,为此征用数十万百姓,修运河,造龙舟、楼船,并且所到之处,必须要修建离宫别苑。


他频繁发动战争,增加赋税,让百姓的生活变得食不饱腹,衣不遮体。
隋炀帝末年,百姓忍受不了生活的巨大转变,揭竿而起。
这时,徐茂公初长成人,文韬武略,学有所成,看不得百姓被盗匪侵扰,组织本地的青壮年保卫家乡。
渐渐地,他明白这不是长久之计,想要还百姓安稳的生活,就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种乱局。
于是,带领大家投奔了距离他们最近的瓦岗(今河南滑县东南)军,开始他一生的传奇。
瓦岗军由翟让统领,聚集在瓦岗寨。


徐茂公刚加入的时候,翟让军队人数并不多,粮饷都发不起,打算带人去附近抢劫。
见状,徐茂公给他出主意:“附近是您与我的家乡,不能盯着他们,离这不远的宋、郑两州在运河附近,往来商旅众多,如果我们操作得当,就能解决当下困境。”
翟让听了他的话,觉得可行,就带人前往运河劫掠财宝,果然轻而易举的就抢到了大量财物。
有钱之后,事情就好办了,瓦岗军很快扩大成为一万余人的正规军队。
民间四处都是起义军队,隋炀帝坐不住了,派兵讨伐各处起义军。
派遣到瓦岗寨的是名将张须陀。


翟让听到这个名字,就直接怂了,想要溜之大吉,徐茂公赶忙告诉他自己有办法应对。
徐茂公率领瓦岗军,在两军对阵中采取诱敌深入、伏兵袭击的战术,杀了张须陀,取得了胜利。
慢慢的,徐茂公就看出翟让野心并不大,也没有匡扶社稷的能力。
匡扶天下正义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是徐茂公此生的目标,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可以当谋士,可以冲锋陷阵,就是做不了领头人。
他给自己的定位很清楚,辅佐贤能之主,来实现这个目标。


公元613年,蒲山公李密参与杨玄感反叛,兵败被捕,在押送途中逃脱,隐匿民间。
徐茂公知道李密的出身,觉得他是个合适的领导人。
于是他劝翟让:“李密是天下闻名的英雄豪杰,如果我们奉他为主,就会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前来投奔,扩大瓦岗军的影响力。”
在这时,徐茂公谋略、才智都让众人十分佩服,已经成为瓦岗军的主心骨,他的话,翟让非常听信。
于是,翟让把一把手的位置转交给李密,自己做二把手。


公元617年,河南、山东发生了特大水灾,隋朝赈灾不及时,导致灾民遍地,每天饿死的人达数万之多。
徐茂公听到消息之后,觉得他得做些什么,于是向李密进言:“眼下水灾泛滥,百姓流离失所。如果我们能攻下黎阳国仓,把粮食发放给他们,既能拯救百姓于危难,又能得到兵源的扩充。我们图谋的大事,能成!”
李密觉得此计可行,就派徐茂公带5000人渡过黄河,掩袭黎阳仓隋朝守军。
隋朝守军不堪一击,徐茂公当天就打下了黎阳仓,他马上命令士兵开仓放粮,让民众随便领去,仅仅用了十天时间,就招募到20多万兵士。


瓦岗军从此以后,声势越来越浩大,成为一股不可忽略的势力。
随着瓦岗军发展越来越壮大,翟让逐渐被边缘化,他心有不满,瓦岗寨新旧势力矛盾日渐尖锐。
本来就多疑的李密更想要除掉这些人,于是设宴要杀了他们。
宴席开始,翟让神经粗大,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领了盒饭,徐茂公也被乱兵砍成重伤,差点丢了性命。
徐茂公心灰意冷之下,养好伤后,退守后方,不跟在李密身边。


瓦岗军也逐渐人心涣散,打仗输多赢少。
公元618年十月,李密被王世充击败,率领小股人马逃走之后也失去了再次起复的雄心,投奔唐朝李渊账下。
昔日辉煌的瓦岗军,就此不复存在,令人唏嘘。


茂公重情重义 得人心

徐茂公早就听闻,大唐秦王李世民是个贤明之主,礼贤下士,每次打仗都身先士卒。
收到李密投靠唐朝之后,也动了归顺的心思,但他并不打算拿旧主的东西做自己投诚的筹码,于是把自己所守之地的土地、人口以及军队统计造册,交给李密,让他献给大唐。
唐高祖李渊知道徐茂公的做法之后,特别高兴,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徐茂公还能保持清醒,把不占据旧主的功劳,是个值得信赖的忠臣良将。
于是对徐茂公封官加爵,册封他为黎阳总管、莱国公,并且赏赐李姓,作为对他的荣宠,还册封他的父亲李盖为舒国公,徐世绩自此改名李世绩。


被赐皇姓的殊荣,不是谁都有的,徐茂公非常感谢李渊的知遇之恩,征战就越发用心。
李密虽然打消了争夺天下的雄心壮志,但是他归唐以后,见李渊只封给他了一个光禄卿的散官,十分不满。
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高官厚禄,跟几个心腹密谋反唐,消息不慎走漏,被唐军设伏兵击杀。
徐茂公听说李密被杀之后,想起了昔日的瓦岗军以及他们从前相处融洽的时光,非常悲痛,上表请奏李渊,想收葬故主,并且以君臣之礼为李密下葬。
李渊感动于许徐茂公的重情义,于是准许了他的请求。


徐茂公就为李密穿上孝服,和李密的昔日将士把他安葬在黎山的南边,以君臣之礼隆重的举办丧事,并且等到到丧期完全过去才散去。
朝野上下,听闻这件事的人都赞叹徐茂公为人忠义,连敌军将领也对他十分钦佩。
徐茂公的重情重义,不仅得了人心,还救了他自己的父亲。
武德二年(619年)九月,河北军阀窦建德的军队大败了宇文化及,又乘胜追击,攻陷黎阳,李盖被俘。
徐茂公率领数百骑兵渡河撤离,父亲被俘,他只能返回投降。


窦建德知道徐茂公的才能,不舍得杀他,只压李盖为人质,仍然让他镇守黎阳。
在徐茂公心中,李渊对他是有知遇之恩的,因此这降投得并不真心实意。
他想先取得窦建德的信任,再设计杀了他。不成想消息走漏,徐茂公只好只身逃回洛阳城。
窦建德手下的人见徐茂公如此不识好歹,就建议杀掉李盖。
窦建德感慨地说:“徐茂公是一个忠臣。既然逃走了,杀了李盖也没什么意义。”
于是就放了李盖,并派人遣送他归唐。
他对君主忠诚,对朋友更是义薄云天。


昔日瓦岗寨将领单雄信,和徐茂功感情很好,瓦岗寨解散后,二人各自投奔新的领导,单雄信跟了王世充。
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后,俘虏了单雄信,要杀了这些俘虏,以儆效尤。
徐茂公前去说情但没有说动,于是在单雄信行刑前将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下来喂给他吃,说:“我们都还有亲人需要照顾,兄弟就不能陪你去了,这块肉就当是代我全了我们的兄弟情谊。”
单雄信死后,徐茂公收养了他的子女。


茂公跟随明主 立下赫赫战功

徐茂公归唐以后,特别是跟随秦王李世民四处征讨,李世民的礼贤下士,知人善用让他如沐春风,就放心大胆地施展才华。
先是跟随李世民击败宋金刚、灭了窦建德、平定王世充、大破刘黑闼及徐圆朗等人。
又跟李孝恭、李靖等一同擒获辅公祏、平定了江南。
徐茂公一生,征战无数,得到的赏赐,金银珠宝大都分给手下的将士,功劳也经常推给别人,深受士兵爱戴。


因此,每次行军作战,他所有指令都能被认真执行。
加上他自己临敌应变,领兵筹划,都做得十分妥当,又能听取别人的计谋,所以基本每战必胜。
625年,东突顾颜利可汗不断派兵驿扰大唐的并州(太原)地区,徐茂公奉唐高祖之命以并州行军总管的头衔前往并州抗击东突。
两军对垒,徐茂公成功退敌。


唐太宗登基以后,封徐茂公为并州都督,把李唐政权的起源地给他管辖。
此后,开始开始治理这一北方军事重镇,执法办事雷厉风行,四周的部落小国受到震慢,从不敢轻举妄动。
徐茂公戎马一生,为唐王朝的稳定立下了赫赫战功。


茂公因自知 成官场不倒弥勒佛

一个王朝稳定之后,往往那些开国功臣,能继续保持清醒的不多。
自古以来都讲究一代君王一代臣,徐茂公能历经三朝而不倒,靠的就是他的自知。
唐初的开国功臣要过的第一个险关就是,中武政变。
李渊罔顾大唐江山,全是李世民打下来的事实,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


对于捡到太子之位的李建成来说,天上掉下来的这块馅饼固然十分美味,但制作这馅饼的人就十分碍眼,于是和李元吉结成一派,拉拢后宫嫔妃跟朝臣来对付李世民。
李世民怎么会坐以待毙,他自成一派,拉笼昔日一起并肩作战的众人,发动玄武门政变,射杀李建民二任,逼李渊退位让贤。
在这个危险时期,一旦站错位置,就会万劫不复。
徐茂公觉得自己已经富贵到顶点了,没必要再挣这个从龙之功,于是,选择装傻,谁拉拢他,都闭口不应。
徐茂公的谨慎和自知让他逃过一劫。


李世民即位后,徐茂公先是为了避讳,改名李绩,又以南征北战的战功获得唐太宗的看重。
唐太宗晚年有托孤之意,徐世茂是他的首选,但是,又担心出将入相、功高盖主的徐世茂将来不服李治的管理。
就对李治说:“徐茂公是个不可多得人才,但你对他无恩,将来恐怕他不服你。现在,我将他连降两级,把他贬到叠州当都督。如果他立即上任,等我死后你就重用他,他会为你效命;如果他排回观望,你就把他杀了。”
徐茂公一下就猜透了唐太宗的用心,因此一接到任命,连家都没回,直接就骑马上任去了。这样,唐太宗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


高宗李治即位后,将徐茂公提拔为尚书左仆射。
公元655年,李治想废王皇后,立昭仪武氏(武则天)为皇后,让大臣表态,徐茂公是三朝元老,他的态度非常重要。
徐茂公知道凡是涉及到皇家的事,没有一件是简单的,并且高宗明显想要立新后,就表示这是皇上的家事,自己身为臣子不应过多干涉。
李治和武则天觉得他不反对,就是支持。


武则天当上皇后以后,因为徐茂公的这份自知,十分欣赏看重他。
669年12月,徐茂公病逝,享年七十六岁。
李治听到消息之后悲痛不已,为表达对徐茂公的哀悼,下令辍朝七日,追封徐茂公为太尉、扬州大都督,赐谥号“贞武”。又赐棺木,并让他陪葬在昭陵。
下葬当日,李治还亲自到未央宫故城,登上宫楼为他送葬,并下令,徐茂公的坟冢,要仿照霍去病、卫青的来建,表彰他击败突厥、薛延陀的功劳。


茂公为家族 临终留言

徐茂公希望他一生征战换来的荣誉和富贵,尽可能多的惠及到子孙后辈。
因此,十分注重后辈的培养,然而他的几个儿子都资质平庸,只能从孙子辈中挑选。
孙辈的几个孩子中,李敬业,入了他的眼。
李敬业从小聪慧,胆色过人,尤其喜欢用弹丸射物。
徐茂公一生历经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李治)三朝,深得朝廷重用,朝廷倚之为长城,看人的眼光十分毒辣。


他慢慢的就看出徐敬业骨子里的不安分,以及这种不安分可能会给家族带来的灾难。
但这毕竟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啊!
在李敬业十几岁时,徐茂公终于下定决心除掉他。
在一次打猎中,他叫李敬业到林子里去驱赶野兽,然后乘着风势放火,能不能活下来就看天意了。
大火起来以后,李敬业自知已无处藏身,就杀了自已骑的马,藏在马腹里。
大火烧过之后,他从马腹中出来,全身都是马血。
徐茂公看到他完好无损的站在自己面前,惊叹孙子急智的同时,又松了一口气。


李敬业从这件事感受到祖父对他的杀意,开始变得更加乖巧懂事,徐茂公就更不愿意对孙子动手。
徐茂公把李敬业带在身边,带他征战沙场,教他为官之道,教导他要做事要三思后行,要为家族考虑。
徐茂公的话在李敬业耳朵里就像一阵风,吹过之后了无痕迹。
唐高宗时,有贼寇聚集生事,朝廷出兵讨伐屡次没有成效,就派李敬业为刺史,剿灭贼寇。
李敬业来到郡县之后,打发走了所有将士,独自一人前往贼营,让知道的人都为他捏一把汗。
然后李敬业在贼营十分自如,还对他们进行了思想教育:“朝廷知道你们是被贪官所害,并不是本意。我只惩罚匪首,其他的人,都回家去吧。”


说完之后,就把首领找过来,打了数十板之后,也放他回去了。
这些人见朝廷果真没有继续追究,于是都放下心,耕地种田,境内平稳起来。
李敬业不费一兵一卒解决了匪患,得到高宗的奖赏,却没有得到爷爷徐世茂认同。
甚至勾起了徐茂公对他的杀心。
徐茂公觉得这个孙子太胆大包天了,自己死后,这个家估计要败在李敬业手里。


于是他在临终之前,把兄弟李粥叫到床前交代自己的身后事:“我自己估量着,恐怕是要不行了,你不要哭,听我说,我死后,不用随葬金银珠宝,棺中装殓用我平常穿的衣服就行。”
“丧事办完,你就搬进我家居住,替我抚恤小儿弱女。帮我看住这些不肖子孙。他们如果有人凭借一点才气,就不安分的,一定要杀了他。不能让他祸害全族,让别人看我笑话。”徐茂公意有所指。
李粥点头回应着,徐茂公以为弟弟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放心的闭上双眼。


茂公遗言应验

然而李粥并没明白徐茂公话里指的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人会是徐敬业,虽然徐茂公生前说过几次李敬业面相不好,会危及全族,但是没有人当真。
总章二年(669),徐茂公病逝,李敬业袭爵英国公。
弘道元年(683),唐高宗李治离世,李显即位。
武则天以太后之尊临朝听政,毕竟李治在世的时候,政事也是她在处理。


李显不满意自己只做个皇帝傀儡,武则天知道后就废了他,另外一个儿子李旦为帝。
李敬业和唐之奇、骆宾王等人都因事获罪,被贬到地方去做官。然而从俭入奢易,从奢入简难。从繁华的京城到荒僻的郡县,其中的落差可想而知。
一次,几人在扬州聚会,各自因失去官职心怀不满,开始阴谋作乱,在扬州起兵。
李敬业自称大将军,以勤王救国、支持唐中宗李显复位为名,请骆宾王撰写《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号召天下。
武后得知李敬业叛乱之后十分生气,剥夺李敬业赐姓和爵位,并且还掘了徐茂公的坟墓。


李敬业这个起兵时间还挑得挺好,地方早已不满武则天玩弄权术,随意杀害李氏宗族之人,都纷纷响应,有十万之众。
但是李敬业没有把握好战机,很快就败北逃亡,带着家人逃向润州方向,途中被部下割下首级,用以投降唐军。
徐敬业起兵仅三个月就以失败告终,徐家因为他,几乎全族覆灭。
徐茂公的遗言仅在三代内就应验了。
不得不感叹徐茂公识人之准!
然而,他虽然预料到了,却不忍心亲自动手,就注定了结局。


能自知 方能走远

李敬业跟在祖父身边,兵法谋略只是学到了表层,徐茂公为人处世的精髓更是一点都没学到。
徐茂公能历经三朝,都得到朝廷倚重,除了他自身过人的军事政治能力之外,最重要的是他能自知。
能认清自身能力,才能时刻保持清醒。摆正自己的位置。
任何时候,能自知都是特别重要的。能认清自己,才能时刻保持警惕。
李敬业如果能够认清自己,做事谨慎一些,也不会获罪被贬。


被贬之后,他如果能自省,也就不会心怀怨愤,发动叛变。
叛变之后,如果能对身边的部下多一些了解,最终不会兵败被杀。祸及全族。
可惜没有如果,不能自知,注定了他走不远。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像徐茂公一样,能够自知,对自己多一些了解,选择对了路,才会走得更顺畅,少一些怨怼,生活就会变得更美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任,为何临终前,要将徐茂公流放到外地?
李世民流放功臣徐茂公,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瓦岗英雄临终遗言有何玄机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李勣,怎样辅佐唐朝三代帝王,建立一番伟业
李勣生病时,唐太宗割胡须相救,他临死前对儿子说:此人绝不可留
唐代名将临终预言:后代若出“高人”一定要杀,不然必会造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