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咳喘治疗

咳喘治疗(文 阮劲平 潘竹立)

(2010-08-04 09:14:06)

咳喘为临床最为常见的病症。肺为娇脏,主宣发和肃降,外合皮毛,最易感受外邪侵袭,而宣降失职,引发咳喘。非独肺脏本身,其他脏器的病变也可累及肺脏而失其宣肃之功,引发咳喘,如脾为生痰之源,肺胃贮痰之器,脾虚生痰可致咳喘;肾主水,肾虚则水泛为痰,痰湿上泛则必生咳喘;肾主纳气,肾虚则上升下虚而喘;肝气郁滞,肺气失肃而咳,心肝火旺,木火刑金而咳,等等,故《内经·咳论》言:“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临床上,咳嗽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常见于感冒、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呼吸系统的多种疾病。喘证的发病以肺、脾、肾三脏有密切关系,而其形成则以痰为主。喘证多为慢性疾患,临床可分为虚、实两大类,有邪者为实,无邪者为虚。常见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等疾患。

    

孔老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兹就孔老临床常用常用几个立法论述如下:孔老认为一般外感引起的咳喘多为痰热实证,故治疗多以清肃肺胃为主,有少部分患者属肺燥及寒饮者,治当凉润与温散,慢性咳喘则见于气阴两虚、痰湿内蕴或脾肾不足者,分别处以益气养阴、化痰降浊、健脾、益肾等法。常以以下几方加减合方出入:桑菊饮、银翘散、白虎汤、泻白散、三子养亲汤、二陈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沙参麦冬汤、千金苇茎汤、生脉饮、温胆汤、济生肾气丸、麦味地黄丸。

 

孔老肺系疾病一般用药规律:

 

孔老认为外感咳嗽以风温为多,多为急性支气管炎,初起症见发热,咳嗽,咽痛,舌边尖红,脉浮数。常以桑菊饮加减:霜桑叶10g,杭菊花10g,杏仁泥10g,忍冬花15g藤30g,青连翘10g,薄荷5g,蝉衣10g,大青叶15g。

痰盛者加紫苏子10g,莱菔子10g,橘子络皮各10g,法半夏10g;

若痰热较盛咳吐黄痰者者,加条黄芩10g,桑白皮10g,全瓜蒌30g,甜葶苈10g;或加浙贝母10g、枇杷叶10g;

阳明热盛,高热口干者加生石膏30g,生知母10g;

肺气郁闭喘促者加嫩麻黄1~2g以开肺气平喘,加全蝉衣10g,净蛇蜕10g解痉脱敏平喘;

下焦湿热用炒知柏各10g、川牛膝15g、滑石块15g;

痰不易出用黛蛤粉30g、苦桔梗5g;

秋燥伤肺者,干咳,舌红少津,加鲜石斛30g、天花粉15g、肥玉竹12g、北沙参15g、麦冬10g等;

对于痰热蕴肺,肺失宣肃者常以桑菊、银翘、泻白、二陈、三子合方加减,热盛者合麻杏石甘汤,常用处方如:

霜桑叶10g杭菊花10g 杏仁泥10g 薄荷叶5g

桑白皮10g 地骨皮10g 条黄芩10g 全瓜蒌30g

橘子络15g皮10g 法半夏10g 紫苏子10g

莱菔子10g  鲜茅苇根各10g  青连翘10g 

 

孔老认为风寒外袭致咳者较为少见,若确属风寒者,也往往有化热之势,若症见咳而恶寒,可与杏苏散或三拗汤加减,若欲化热者,可在桑菊饮的基础上酌加紫苏叶5g,炙麻黄1~2g以辛凉辛温合用。

外感风寒,寒饮内停者,其症见咳喘,畏寒,咳痰清稀,舌苔滑白,脉弦紧。小青龙汤加减,效果甚佳。

嫩麻黄1g  杏仁泥10g  嫩桂枝3g  杭白芍10g

炮姜炭2g  北细辛3g  五味子3g  法半夏10g

但是临床常见寒饮有化热之证,发热、唇红,脉数,可于小青龙方中加酌加生石膏、泻白散、条黄芩之属。

 

若证见高热咳喘、胸痛,痰多黄稠,甚则咳铁锈色痰,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洪数,证属“肺痈”,方以麻杏石甘汤、千金苇茎汤、泻白散、桑菊饮合方,其中千金苇茎汤为治疗肺痈的专方,麻黄、杏仁、桑叶、菊花宣肃肺气;石膏、知母、泻白散清泻肺热诸药合用,清肃化痰,治疗肺痈效果良好。

生石膏30g嫩麻黄1g  杏仁泥10g  生知柏各10g

霜桑叶10g杭菊花10g冬瓜仁30g    生薏苡仁30g 

鲜茅苇根各30g桑白皮10g  地骨皮10g 滑石块15g

条黄芩10g全瓜蒌30g  青连翘10g 桔梗5g

热毒壅盛者可加炒丹皮5g、赤小豆30g、蒲公英30g、紫地丁10g、赤芍10g;

 

若见慢性咳喘、胸闷心悸,痰盛,舌质红,脉象细数者,证属心肺气阴不足,常见于肺心病者,常以生脉饮合温胆汤加减:

南北沙参各15g  麦门冬10g  五味子3g  干百合30g

炙甘草3g  法半夏10g  云茯苓30g 冬瓜仁30g

鲜茅苇根各30g  生薏苡仁30g 桑白皮10g 滑石块15g

地骨皮10g 紫苏子10g 青连翘10g 黛蛤粉30g(布包)

条黄芩10g

此方一方面以生脉饮、干百合、温胆汤益气养阴,强心化痰;同时以千金苇茎合二陈、泻白、黛蛤、苏子清肃化痰,可有效控制症状。若急性期发热者加桑菊、银翘以清解退热。此方治疗心肺同病者常有良效。

 

 

久病咳喘,痰湿壅盛,痰多色白易咯,纳差乏力,证属肺脾两虚,六君子汤加减:党参10g,白术10g,云30g茯苓,橘子皮络各10g,法半夏10g,炙甘草3g;

气虚自汗易感冒者加生黄芪20g,炒白术10g,口防风10g。

阴血不足者加阿胶珠10g、女贞子15g、山萸肉10g、当归10g;

阴虚肝热加生牡蛎15g、生石决明30g、生赭石12g、旋复花12g;

久喘在肾,肾阴虚者麦味地黄汤加减,肾阳虚者济生肾气丸加减。

 

另外,肺结核中医称为肺痨,病常有低热不退,日晡潮热,盗汗,咳嗽不止、甚则咳血,口干喜饮、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常为气阴不足又有痰热蕴肺。见此症状者,孔老常以桑菊、千金苇茎、泻白以清肃化痰;以青蒿鳖甲汤合增液汤及花粉、玉竹、石斛、白薇以滋阴透热;夏枯草、浙贝母以软坚散结;生地榆、鲜茅根以凉血。随证加减,治疗肺结核有效。

霜桑叶10g  杭菊花10g杏仁泥10g  炒知柏各10g

生鳖甲15g  嫩青蒿10g  地骨皮10g桑白皮10g

鲜茅苇根各30g 冬瓜仁30g  生薏苡仁30g 滑石块15g

鲜生地30g  鲜石斛30g  麦门冬10g  黑玄参12g

浙贝母10g  夏枯草10g 生地榆15g  东白薇10g

天花粉15g  肥玉竹12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桑白皮汤通窍汤治热哮鼻炎
干咳临床诊治
肺心病
吴雄志教授论哮喘
《中医内科学》常见病的辨证论治
程门雪医案(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