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路遥批评作协压制张敏

陕西省作家协会小说讨论会

路遥直言:作协这边压制张敏!

时间:1987年11月21日至23日;地点:西安丈八沟宾馆。出席者:胡采、王邳祥、杜鹏程、李小巴、刘成章、董得理、任士增、李若冰等七十余人。

主持人李小巴(省作协秘书长):今天我们约请了作协以外的七十多位小说作家,也有近十位同志请假。这个会准备开三天时间,21日上午开幕,由老同志讲话。再由党的十三大代表陈忠实讲一下会议情况。下午小说讨论,介绍概况。后天下午《延河》编辑部同志座谈。

陈忠实:各省市共有八个作家参加了十三大,加上中直机关的,共有十二三个代表,票没白投,邓立群落选,他少了333票……

11月21日下午

李小巴:(先宣读各位与会者的名字)我来介绍一下陕西这两年小说创作的概况。长篇小说有10部出版,去年是6部,今年发表中篇小说有80部,短篇小说150部,集子7部,从数量上看很可观。山东去年到今年出版长篇小说70多部,作家人数多,队伍壮观,其中有一定水平的达40至50人,在全国有影响的作者20至30人,在全国大型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的作者年龄大多30至40岁,人多势大。高建群的《遥远的白房子》引起了文学界的注意,今天约他来谈谈创作心得他没来。

接着有王愚、李若冰、肖云儒发言。

11月22日上午,大会发言的有刘成章、王愚、蒋金彥、路遥。

路遥说:我们要珍视这次对话,要把陕西办成文学大省,要做到名副其实。文学创作上要在全国有地位,要依靠在座的这些人。当然在座的都有一把辛酸泪,因为也是在淘汰中生存下来的。自然界生存的群落有许多,各种的,什么都有。就说西影,吴天明造成的环境出了不少作品,这里有创作气氛的作用。有吴天明这批人做基础,艺术气氛又很好,又都处在临界状态,相信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艺术大家。

我们学习西影,找出产生优秀作品的原因是什么?不要一个路子要求,这样一般讲是不行的,应该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我们在手法多样化上还太少,要鼓励大家八仙过海,否则要落后。张敏的小说最早就是要寻找自己的那条路,但当时不理解,作协这边是压制的态度,如果当时就支持,恐怕陕西的文学状态会更好。

在寻找自我方面,平凹比我们走的都早,这方面邹志安的变化很惊人。我们都在摸索,不应该嫌弃。当然,总体上说,我们还是受重视的。我这个人有沙文主义情绪,陕西好,陕西有条件出好作品。大家创作准备的条件都很充分,现在要创造气氛,作家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像圆桌会议不分贵贱上下。

吴天明是强化工作方式,包括艺术气氛的强化。我想弄几十个人到一个地方去,每人写一部中篇小说,搞文学集中营,出几部好作品,造成良好的循环。西影导演严学恕,把《人生》看了十多遍,他搞《野山》在商洛待了一年,很辛苦。吴天明这个团队,他自己工资挣58元,吴玉芳是38元,拼的是精神。

电影《红高粱》出来,吴天明看了说《红高粱》比《老井》好。把作品搞上去,办法很多,现在西北大学又办了作家班;作家出作品,出版社要配合,最好给没出过书的作者每人出一本。多方鼓励、增加信心,文学工作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十三大”是对改革的强化,对作家也是机遇,我们不强化创作会在全国失去地位,要有危机感。我们开作品讨论会,特别是地区的、地域性的创作会、研讨会,作协要支持。陕南、关中,都可以搞。《延河》还是要立足陕西,出自己的人才,陕西没人,你发王蒙的也不顶事。我们要对全国发出陕西的声音,我们在评论上力量不弱,也做了不少工作。

陈忠实:我谈谈突破与提高的问题。说突破,不仅是某人某作品个人的突破,而且在一个时期划开了一个时代,陕西要有这样的效应,象1978年的《班主任》,《百年孤独》在拉美的突破;另一种纯粹是作家个人创作的突破,从一个阶段跃入另一个阶段。读高建群《遥远的白房子》,很震惊,杨争光的作品跟我的不是一码事,他以非常冷峻的眼光看待关中生活。邹志安有强烈的突破意识,1981年在太白会议上,他说我就是我,要挣脱群体意识。创作上要各人须寻各自门。摸到门了,还要有连珠炮式的影响,否则也容易被遮盖。

1987年11月22日上午,省宾馆一楼会议室,分组讨论。

主持:王戈、叶广芩

郑定宇通知:今晚观看样片《红高粱》。

刘成章:对陕西作家而言,多看看缺点有好处,要有危机感。王愚有个名言:陕西是死人伟大,伟大的是死人。陕西的经济、农民人均收入,全国倒数第一,国民生产总值全国第19位,省上要前进,文化上还不错,教育上每千人大中学程度,仅次于北京上海排第三位。

1987年11月23日下午,《延河》编辑部茶话会。

白描:《延河》1988年第三期是“纪实文学专号”,第五期是“走向大西北小说专号”,我们约请了西北的梢子作家描写西北的生活;计划中还有“陕西农村题材小说专号”;《延河》第七期是“北方舒情诗专号”,第九期是“大学生专号”;我们还再搞两个增刊,一本96码,定价9毛6分钱。《延河》我们想了许多办法,想在经济上翻身。

董得理:把编辑部建设好是办好刊物的关键,还要不时讨论形势。我那时候,主要是发现作者,我跑遍了陕西各县组织队伍寻找创作人才。办好一份刊物,要克服内外困难,要体现刊物自己的面貌。编辑部工作上,要尽量排除非文学因素,要强化工作纪律。这一次会比前几次都开得好,给人印象强烈,我的感觉是咱们可能要出大作品啦,要咥大活啦!
徐子心:我感觉到了骚动意识,都足着劲儿,好局面要出现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艳茜:《延河》往事
长安文人轶闻录
近看陈忠实
档案:八十年代西安文学院追记/南生桥
王蓬|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
《大家》观点 | 白 描:不要再为我们的文学批评护短 ——也谈路遥研究“被夸大的悲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