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冬病夏治:孩子贴三伏贴有用吗?

上期考考你


冬病夏治,适合哪类孩子?


A.    消化不好的孩子

B.    体质虚寒的孩子

C.    过敏性体质的孩子

D.    抵抗力较差的孩子


答案:B、C、D



目前市场有关三伏贴的广告铺天盖地,几乎跟‘冬病夏治’搭个边的产品就能大卖。很多家长望文生义,半懂半猜,就准备给孩子做各种敷贴。在家长动手之前,我还是赶紧给大家说一说有关冬病夏治吧。




改善孩子体质,有三个关键:

1、了解孩子

2、合理喂养

3、把握契机


如何了解孩子,怎样做到合理喂养,这两点是根本,我们天天都在讲。


把握契机,是在前两者基础上的一个跳板,是利用天时,事半功倍的机会。即将到来的长夏,就是一个难得的改善孩子体质的契机。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天的病,病根在阳气不足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不足百病生,孩子比成人更容易生病,就是因为天生阳气稚嫩,不充沛,不健旺。


阳气不足,就没有办法抵抗外邪,就容易生病。所以有慢性病,反反复复生病,比如有过敏性疾病的孩子,肯定都是体虚的,正气不足。冬主阴,一些虚寒性疾病到了冬季就容易发作。虽然发作的季节是在秋冬,但是病因是由于阳气弱,体质差。


温阳补气的契机,在长夏。


1、大自然中的一切阳气都来自太阳散发的热量,随着季节做升、浮、降、沉的循环。春生、夏浮、长夏长、秋收、冬藏,到了长夏,就进入盛极之阳,是一年中大自然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也就是说,这个季节里,天地提供了人体补充阳气最有利的环境。


长夏:中医认为,一年不是有四季,而是有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五行学说有木、火、土、金、水五行,中医学中配之以肝、心、脾、肺、肾五脏,时节中配之以春、夏、长夏、秋、冬五季。《素问》曰:“脾主长夏”、“长夏胜冬”。长夏多指夏季最后一个月,即农历六月。也可以理解为进入伏天开始至立秋。自古至今,说法不一样,但实质略同。


2、此时,万物升阳,阳气蒸腾浮越在天空,人体的阳气也都跑到体表,发散外越,体内的阳气就空虚了。容器空了才能往内注入新的能量,就是说,此时,人体自身也提供了填充阳气的空间。


3、“伏”,即长夏,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时候。这个时候,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在这个阶段,温补填充阳气最为高效。那么,用灸的热力,在相应的穴位上,打开人身穴道的门户,经皮肤贴敷补入阳热之药,充盈阳气,最为事半功倍。三伏灸,提供了填充阳气最好的时机和方法。



总的来说,环境、内因、方法都到位了。在天地阳气最为旺盛,人体阳气最为空虚的时候,打开穴道,温阳补气,就能保证秋天有充足的阳气敛降,冬天有足够的阳气潜藏。人体内有了充足的阳气,实现了阴平阳秘,就会不生病,或使原有的病减轻甚至痊愈。这就是冬病夏治的原理,也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




 三伏天灸 

三伏天灸是冬病夏治最典型的手法。也称“药物发泡”或“敷贴发泡”,是中医里最具特色的专业外治法。多是选用一些辛温祛寒的药物,如白芥子、细辛、姜汁等,贴敷在人体的穴位上,来达到温阳补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伏天灸适合哪些孩子:

有慢性病的孩子如过敏性疾病、明显体质虚寒、抵抗力差的孩子。如:儿童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反复感冒生病的易感儿,体质虚寒消瘦的孩子。更重要的是,家长要先学好过敏性疾病、体质差孩子的调养方法,日常方法对,才能抓住契机。


三伏天灸不适合哪些孩子:

1、2岁以下的孩子;

2、正在生病或明显积食的孩子;

3、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对药物过敏、有皮损的孩子。


可以自己在家给孩子贴敷吗?

在医生指导下,可以在家给孩子贴,以避开医院大排长龙:


1、 提前带孩子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由医生做出判断并对取穴、用药、操作方法和时间进行指导。


2、在正规的医院买已经配好的天灸粉,或者磁贴。不要在网络或者普通药店购买材料。


3、一般贴药的时间控制在1-2小时。如果敏感,贴药的时间就相应缩短,以免起水泡。


4、孩子不舒服,特别哭闹,就要马上停止。起水泡是正常的,但是孩子不一定能够忍受,也容易被抓破引起感染。


最好还是当天到医院由医生操作。


2018年三伏天灸时间:

三伏贴基本要求是贴初伏、中伏和末伏三贴,伏前和伏后为加强贴,共五贴。三年为一疗程。

伏前灸:2018年7月07日

初伏灸:2018年7月17日

中伏灸:2018年7月27日

末伏灸:2018年8月16日

伏后灸:2018年8月26日




 不做天灸,孩子如何把握这个契机 

孩子多为虚寒体质,每年的长夏,是孩子温阳补气的好时机。冬病夏治,并不单指三伏天这几天,整个长夏,都是很好的时机;也不单指贴三伏贴,其它温阳补气的方法,有的更适合


食疗用“姜”。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姜是非常好的“夏季补药”,也是三伏灸的主要用料之一。从现在开始,就可以适当给孩子吃些姜,炒菜煲汤放些姜,都可以很好的补阳、温阳,还能通阳。推荐食疗方--红糖姜茶饮


泡脚用“艾”。

艾是纯阳,最适合补阳气。艾有一个特点,能自动寻找阴寒病所,专业医生在三伏天用艾灸来打开穴道,家长在家可以给孩子用艾泡脚。推荐沐足方--纯艾温阳方


婴儿用“推”。

特别是1岁以内的小宝宝,用小儿推拿最佳。3岁内的孩子效果都不错。用好穴位功效如同用相应的药材食补,这些我们在小儿推拿的课程里会一一讲解。



 三伏天之前,家长应该做什么 

三伏天要温阳补气,孩子必须无病、无积,否则会适得其反,引发病痛。距离三伏天还有十来天时间,要让孩子无病无积,家长要做好以下两点:


1、时刻关注消化。夏天孩子最容易积食。这个阶段,不要让孩子吃太多荤腥,不要吃太多西瓜、冬瓜等过于寒凉的食物。孩子不想吃,就不要理TA,让脾胃休息。对证食疗方:三星汤+素食。


2、重视利水燥湿。长夏最湿,脾阳最为喜燥恶湿。每天检查孩子的舌苔,如果厚腻,有齿痕,或者大便粘便池,那就要尽快给孩子祛湿,以免脾弱,引发积食生病。对证食疗方:健脾祛湿方。



小结


入伏之前,家长帮孩子做好两个事:助消化和祛湿。消化不好用三星汤,祛湿用健脾祛湿方。


入伏之后是孩子温阳补气,冬病夏治的好时机。

大点的孩子,有慢性病的孩子,可贴三伏贴,建议到医院贴敷。

又安全又有效的方法,可以用食疗、泡脚来温阳补气,用好姜和艾。

小宝宝(1岁以下),最好的方式是小儿推拿。

随着三伏天的到来,我们会继续做相应的科普和操作指导。


  食疗方  


三星汤


原料:

1岁以上:谷芽10克,麦芽10克,山楂5克

1岁以内:谷芽10克,麦芽10克,山楂3克

半岁以内:谷芽8克,麦芽8克,山楂2克


用量:

2碗水煎煮成小半碗,给孩子喝。可以适当放一点黄糖调味。


用法:

消化不好:三星汤+素食喝2-3天。

日常保健:三星汤+素食一周1次。


注意:不能天天喝!

健脾祛湿方


组成:

芡实15克、太子参10克、陈皮2克、炒扁豆15克、乌鸡250克、生姜5克。


用法:

清水800毫升煲汤、加入精盐少许调味。分次温服。每周1–2次。


功效:

健脾祛湿 (消化不好的孩子不吃,1岁以下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红糖姜茶饮


组成:

生姜5克,红糖5克,


用法:

开水泡10分钟,放温,分次服用。一周1次


功效:

驱寒温阳、开胃健脾,温补气血。


注意:

生病的孩子不喝;有喉咙痛、浑身酸痛、感冒发烧的孩子不喝;消化状态不好的时候不喝。3岁内孩子不喝。


  沐足方  


纯艾温阳方


准备:

艾叶50克,38℃的温水


方法:

温水没过脚踝为准。浸泡10分钟,不要超过15分钟。一周1—2次。


注意:

1.一周1次,不要超过2次。

2.水温不宜过热,孩子的脚不敢放进去,就不要强迫,以免烫伤。

3.感冒发烧的时候,如果判断不好是热证还是寒证,就改为温水泡脚出汗退烧。不用艾叶。


小儿推拿


每天1次,5天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休息2天,可继续第2个疗程。


1

补脾经300下


2

揉掐肾顶50下


3

揉外劳宫200下



许医生考考你丨第122期


下面哪些药材有发汗的功效?


A.    瓜蒌仁

B.    生麻黄

C.    陈皮

D.    荆芥穗


我们将在下期公布答案,欢迎家长在留言区留言,分享你育儿的苦恼或小秘笈。


过敏系列卡:5节课=4.5折

过敏性体质的孩子,

家长不可错过三伏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近孩子最易出现3种“虚”,补得不及时,小心感冒咳嗽找上门!
今日芒种 | 全年最佳调养期来了!用好3碗汤,孩子全年少生病
一张表辨清楚阴虚阳虚!7个症状2个方,家长要记牢
1碗长高汤,5月用效果最好!今天一定要给孩子试试!清爽好喝
肺炎、流感后期,身体易出现这4种“虚”,补虚补对了,体质上个台阶
夏季调理第一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