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导语:帮助孩子摆脱苦恼的四个技巧:全神贯注地倾听;用简单的话语回应他们的感受;说出他们的感受;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微课主讲老师:张颖,赵晶

来源:爱无界微课堂

编辑:爱无界身心灵空间

本文为张颖授权爱无界原创稿,转载请与爱无界联系


什么好的方法和孩子沟通,孩子才会听呢?

赵晶:张颖老师你好,我经常收到家长的咨询,就是和孩子没有办法沟通,说不上几句话就火冒三丈了。家长们想请问,究竟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孩子沟通,要怎么说孩子才会听呢?
 
张颖:是的,这几乎是所有父母的困扰。我们先要知道孩子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联系,只有当孩子有了好的感受,他们才会有好的行为。
 
赵晶:那么怎样才让孩子感受好呢?
 
张颖:我来举两个例子。
孩子:妈妈,我累了。
妈妈:你不是刚休息过吗,怎么又累了?
孩子:(大声地说)我就是累了!
妈妈:累什么累,赶快换衣服出门!
孩子:(又哭又闹)我就是累了,就是累了!
 
孩子:妈妈,我好热。
妈妈:一点都不热,不准脱衣服,要着凉的。
孩子:我就是热。
妈妈:我说过了,不准脱掉衣服。
孩子:(生气地说)不要,我很热。
 
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父母常常不认同孩子的感受。当孩子的感受被不断地否定时,会感到困惑和愤怒。这也是在暗示孩子不要去了解自己的感受,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


爸妈妈可以怎么做呢?

赵晶:是的,这样的沟通方式,父母和孩子的对话很容易演变成争吵,并且,我们在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我们的孩子不要相信他们自己的感受,而要依靠我们的判断。很多时候父母都想要改变自己,却不知道该怎样开始。请问张颖老师爸爸妈妈可以怎么做呢?
 
张颖:对我们最有帮助的做法就是: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他们,发自内心地体会孩子的感受。我们需要去开始留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孩子们的话经常会立刻遭到父母的否定。请大家思考一下当你遇到以下这些情形时,会说什么话来否定孩子的感受。

举例:
1、孩子:我不喜欢弟弟(妹妹)
父母会对孩子说,他是你的弟弟啊,你要爱护他,让着他。

2、孩子:这个活动一点都没意思。
我觉得这个活动很好玩啊,你应该和小朋友一起去玩。

3、孩子:我讨厌语文老师,我上课就和同桌说了一句话,她就把我叫起来批评了我一顿。
 
谁让你上课讲话的,老师当然是要批评你啊,以后你上课不讲话就可以了。
 
我们通常都是这样在和孩子互动的,孩子听了这些话,只会更生气,更难过。
  
文静,如果你是孩子,你能去体会一下孩子当时的感受吗?
 
文静:第一个例子,孩子可能是生气,比如弟弟妹妹抢他的玩具。或者是妈妈要陪弟弟妹妹,他觉得难过,因为他想要妈妈只陪他一个人。

第二个例子,孩子可能觉得这个活动不好玩,很无聊。

第三个例子,孩子觉得心里委屈,因为他只说了一句话,然后老师把他当着全班的面叫起来,他觉得羞愧,也很生老师的气。

张颖老师,我分析的对吗?


同孩子内心的感受 

张颖:分析得非常好,这就是我所说的,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们,就是我们的同理心。
 
当孩子在难过或者受到伤害时,他们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建议、大道理、心理分析或者别人的看法,那样只能让他们的感觉更差。

如果有人能真正愿意倾听,认同孩子内心的感受,给他们机会说出他们的困扰,他们就会感觉自己没有那么郁闷和困惑了,也更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面临的问题。

 

听孩子如此重要

赵晶:原来去倾听孩子如此重要,如果我们能做到倾听孩子,与他产生共情,就会帮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但是,我们不是天生就会说产生共情的语言的,因为它不属于我们“母语”的一部分。那该怎么办呢?
 
张颖:是的,我们大部分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有感受被否定的经历。父母也好、学校的老师也好,没有人教过我们“爱的语言”,为了能流利地说出这种接纳孩子的“新语言”,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练习。

这里呢,我教大家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
1. 全神贯注地倾听。
 
2. 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3. 说出他们的感受。简单举例
举例:孩子说:“我真想打他!”
“好像他让你很生气。”
 
4.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简单举例,一句话。


助孩子摆脱苦恼的四个技巧 

赵晶:我们已经了解到了帮助孩子摆脱苦恼的四个技巧:全神贯注地倾听;用简单的话语回应他们的感受;说出他们的感受;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比语言的技巧更关键的是我们的态度。如果我们没有真正和孩子产生共情,无论我们说什么,在孩子眼里都是虚伪的,都是想对他们进行操控。只有我们真正与孩子有共情,才会打动孩子的内心。
 
张颖:在四个技巧当中,最难的恐怕是倾听孩子情绪的宣泄,并说出他们的感受。

当孩子大声地哭,或者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往往很难去接受孩子的这些负面情绪,如果我们能够说出孩子的感受,孩子就能够感觉到他是被理解的,但是父母通常不会这样做,因为我们总是想马上停止孩子的负面情绪。原因就是我们一直认为负面情绪是不好的,孩子是不可以哭,不可以发脾气的。

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就是孩子的情绪触发了我们内在小孩的伤痛,我们的自我保护机制自动启动,而我们的保护层就是愤怒的情绪,这就是为什么当孩子大哭、发脾气时我们无法保持平静的原因。

所以,压抑孩子的情绪,不让他们表达感受成了父母唯一的选择。我们要了解,当我们想让孩子摆脱不好的情绪和感受时,不管我们的态度有多好,孩子只会越发的伤心和难过,因为他们不被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被倾听、被理解,他需要被听到、需要被看到。对于一个孩子而言,这才是真正的爱与尊重。如果我们能说出孩子内心的感受和期望,当孩子听到这些话时,心里会感到安慰,会感觉到有人能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

这需要我们不断地练习,才能看到孩子的内心,从孩子的叙述中确定他的真实感受。说出孩子的内心感受非常重要。一旦孩子知道他们正在经历什么样的感受,便能开始着手帮助自己。
 
赵晶:让孩子知道你理解他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我们不会很自然地说出这样的话:

“孩子,你好像很生气!”
“对你来说,你一定很失望。”
“听起来你有些讨厌这么多作业。”
 
张颖:是的,这些沟通的方式对孩子是一种安慰,能帮助他们从情绪中释放出来,面对问题。

当孩子的感受被接受时,他们感到自己被尊重,被理解。我们能理解孩子的感受,对孩子来说是很大的帮助。深入到孩子的内心,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孩子一旦清楚了自己内心的想法,他们就能集中精力来应对出现的问题。



诺肯佐拉:《内在小孩--别永远伤在童年》广州工作坊
你是否已淡忘了童年的经历?但那些记忆会深藏于你的潜意识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你的一生。一次父母打骂、一场噩梦般的考试、被同龄人欺侮孤立……这些被淡忘的童年创伤,就是被你遗忘的内在小孩。内在小孩是你情绪化的根本原因,而你却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点击底部阅读原文,查看诺肯佐拉《内在小孩》课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自己创始人张颖 | 晚归的丈夫和孤独的妻子
允许孩子在自己的体验中探索成长
【晶颖聊亲子】如何培养孩子“用心”学习的习惯
母亲喂自闭症儿子120片安眠药,为何139人联名求轻判?
从孩子被碰疼,剖析背后隐秘的教养理念
你为什么不能容忍孩子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