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伯虎出一上联,说唯有天才对的上,结果200多年来无人能对
在中国历史上,明王朝和清王朝可谓是宿敌,哪怕到了现在,明粉和清粉依旧争论不休。面对这样的局面,恐怕没有人会相信一位明朝才子和一位清朝才子来了一场跨越200年的“相会”,甚至这次“相会”同时成就了这两个人。
想必喜欢戏剧的人都知道李调元这个人,他是清朝著名的才子,其诗词和戏曲著作流传至今,被无数人所传诵。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他,据说5岁开始读四书五经,7岁就能吟诗作对,少年时就闻名乡里,被称为“神童”。不过自古神童数不胜数,要说他真正成名于何事,那就与一幅对联有关!
在川东有一座名山,山上有一座古庙,从古至今庙里香火不断,吸引了无数才子前来游览。一天,小有名气的李调元也慕名前来这里,庙中的方丈久闻李调元之名,亲自出庙迎接。面对方丈的热情,李调元也受宠若惊。随后方丈就领着李调元将山前山后,庙里庙外都转了一遍。
到了吃饭时,方丈将他请入内室,办了一场很丰富的素斋。可是在吃饭时,方丈好几次欲言又止,好像有什么话要说。于是李调元主动问道:“方丈有何事,但说无妨。”方丈叹了一口气到:“老衲确实有一件事要请求公子。”随后,方丈就说出了那个笼罩了他们200多年的“魔咒”!
在200多年前,也就是明朝时期,出了一个大名鼎鼎的才子,名叫唐伯虎。然而,他的人生却十分凄惨,科举考试时因连坐背上了舞弊的名声,随后老婆又离他而去。面对这种困境,无奈的唐伯虎只好借酒消愁,游走于各大酒楼之间,游览在名山大川之上。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唐伯虎来到了川东的这座名山上,想要散散心。当时,老和尚正在庙里作画,画的正是出水荷花,一听说唐伯虎来了,立马停下了手中的笔,恭敬地向唐伯虎问候。面对老和尚的礼遇,唐伯虎同样受宠若惊。老和尚不嫌弃他舞弊的名声,公然邀请他在这幅画上题字留墨,这让唐伯虎甚是感动,所以一口气就答应下来。
唐伯虎提起笔,悬腕展臂,龙飞凤舞地写下:”画上荷花和尚画!”此时,老和尚却不高兴了,这分明就是把我作画这件事写了下来,有什么难度?正当老和尚怀着疑问开口时,唐伯虎却说:“我走之后,若有人能对出下联,此人必是当千古奇才!”随后,唐伯虎放下笔,潇洒离去,只留下老和尚一人呆呆地站在原地。
老和尚回过神来后,立马召集了全庙的和尚,让他们试着对出下联,可是全部失败了。就这样,每当一位才子前来,老和尚都要将此联给他们看,希望在有生之年能一睹千古奇才的芳容。然而,当老和尚圆寂时,也没找到这个人。就这样,老和尚去世了,小和尚接着等,可这一等就是200多年!
时间回到清朝,李调元听过这个故事后,兴趣大增,马上要方丈给他看那幅对联。方丈拿出那张已经泛黄的画卷,李调元看后连连称赞:“怪不得唐伯虎敢出此狂言,原来是个回文联,正着读和倒着读都是一个意思。不过,这个千古奇才可非我莫属了!”
李调元拿起笔,就在唐伯虎的上联下面写到:“书临汉帖翰林书!”方丈看后,激动地握住李调元的手:“等了200多年,终于等到你了!”随后,方丈就将这幅画卷挂到大堂,成为此庙的镇寺之宝,供后世欣赏。
事实证明,李调元是当之无愧的清朝才子,官至翰林却一生清廉。而唐伯虎就更不用说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不少人崇拜的对象。甚至连他们跨越200多年的“相会”也成为后世的美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伯虎牛不牛看他出的这幅上联,几百年后才有人对的出!
唐伯虎出一上联,说唯有天才对的上,结果200年来无人能对!
唐伯虎:我这上联只有天才对得出,200年后他路过:这名号归我了
要学古人金圣叹,不学今人叹今生!
千古绝对!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 此人对出的下联更是精彩至极
和尚画了幅荷花,唐伯虎在上面题7个字,200年后才有人对出下一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