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明朝没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会成为第二个南宋吗
首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明朝皇帝们从来没有自己说过,都是后人的牵强附会。
其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明朝皇帝倒确实是做到了。从朱棣迁都北京到朱由检煤山自缢,276年轮回下来,倒成了个完美的诠释。
那么,如果崇祯帝像南宋皇帝那样南迁,会不会也和南宋一样,至少能偏安一百多年呢?
我的观点是不会。
虽然都是女真,但是金人和满清还是大不一样的。
一是体量上。
金国灭掉辽国后,已经占据了它除蒙古以外的大部分土地和人口。大体上,包括投降的契丹、汉族等各族人口在内,有500多万,女真本部落的人口,也达到了100多万,这样的体量,比八旗高出几个数量级。从努尔哈赤到多尔衮,两代人征战数十年后,满清的体量总共也就只有几十万人,多尔衮出兵山海关时,能带出来的兵力总共是十万左右,这里面已经包括了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八旗在内的兵力,留守沈阳的只有一万多名老弱残兵,而对金国来说,拉出一支十万人的军队并不吃力。
以金国的体量,尚且无法在北宋南迁后一口吃掉对方,以满清的体量,如果崇祯南迁,更没有可能迅速入主中原。
二是局势上。
金国吞下辽国后,形成了对宋朝的强大压力,时时刻刻虎视眈眈,想要出兵灭宋,并且它确实有这个实力。
对满清来说,并不是这样。
当时的局势,可以说是天下三分,除了满清,还有个李自成。
满清急着要入关,李自成急着要拿下山海关,这两股势力的决战在所难免,否则李自成就被夹在中间,两头挨打,拿下山海关,可以避免被清军包抄。
以李自成在北京的表现来看,吴三桂肯定是不会降顺的,他很可能还是按照原来的剧本——与多尔衮合作。
这样,李自成还是将被击败,而以他对明朝官绅的政策,还是会民心尽失,仓皇逃回陕西。
那么,如果清军能拿下北直隶到山西的地盘,能否威胁南京呢,我的答案是不会。
因为清军入关之初,并没有民心支持,许许多多明朝官绅都南下逃到南京弘光帝那里,而如果坐镇南京的是崇祯,号召力必然更大,清军要想收买民心,是难上加难。
另外,清军赶走大顺军后,它在北方的统治并不稳固,时而爆发起义,而且打出的都是明朝的旗帜,这是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假使崇祯出兵北伐,后方不稳将使满清疲于应付,它要消化占领地,没有十几二十年很难完成。
而南迁的明朝,和西撤的大顺会给它这个时间吗?我看不会,反而会趁机卷土重来,收复失地,如果得不到汉人的支持和效忠,满清根本无法长期维持在关内的统治,退回关外成为必然。
三是收复失地的决心上。
南宋偏安一隅后,皇帝没了进取之心,就算有岳飞这样不世出的将领,赵构也不打算收复故土,反而担心岳家军坐大,害死了岳飞,自毁长城。
这种情况,在明朝皇帝上不会出现。
崇祯虽然能力平庸,但性情刚烈。在关外与满清死磕时候,满脑子想的就是如何复辽。
如果退到南京,恐怕时时刻刻想的,就是如何恢复北京。
明朝的其他君臣,对于北伐也始终念念不忘。
从“弘光”“隆武”等南明皇帝的年号上,就能看得出来。
弘光——弘扬大明,恢复故土。
隆武——效仿汉光武帝故事,再续大明。
绍武——继续隆武之政。
弘光朝非常昏庸,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曾经组织了一次失败的北伐。
隆武朝,皇帝并没有兵力,军队大部分都被军阀郑芝龙控制,就算这样,还是发动了几次北伐,有内阁首辅黄道周的悲剧北伐,湖广总督何腾蛟联合湖南巡抚堵胤锡的收复湖北之战,还有何腾蛟自己发动的一次湖北战役。
在浙东的鲁监国朱以海,也多次下令部下渡过钱塘江,攻击余杭、杭州等地。
北伐,是明朝君臣矢志不渝的一个目标,如果实力许可,必然会发动。
这样的决心,比赵构等南宋皇帝可强多了。
所以,如果崇祯南迁,注定不会偏安江南,成为南宋,必然要与满清和大顺一决死战,并且,很有可能成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的气节
天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
明朝灭亡后,清军在皇宫中发现神秘圣旨,内容让人看了想哭?
大明朝一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出自哪里?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说的是明朝的哪两位皇帝?所指何事?
明行赋 天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 不和亲 不赔款 不割地 不纳贡 刚烈之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