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气血津液你能完全分清楚吗?袋鼠医学带你复习中医基础理论系列6

2018年1月25日'2018年春生计划' 的第一场直播,中医基础理论直播已经圆满结束。(戳链接看回放)

直播预告

时间:2018年01月31日(下周三)晚上7:00

主题:教你如何高效、快速复习中医诊断学

讲师:赵歆老师

直播入口:届时将在袋鼠医学微信公众号及袋鼠医学官网开放直播入口,请大家及时关注。

向本公众号发送“气血津液”即可随时获取本文阅读。

前些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藏象理论中的五脏六腑、奇恒之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气血津液。

1.气的分类

元气(原气)

含义:肾之先天之精所化生。

分布:通过三焦流行于全身。

生理意义: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态官窍功能。

特性汇总

元气: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

元气: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

含义:水谷精气与自然之清气聚于胸中。

分布:出于肺;贯注心脉;沿三焦向下丹田;推动血液循行,呼吸运动。

生理意义:走息道,司呼吸;贯心脉,行气血;下丹田,资先天;助视、听、言、动。

特性汇总

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为两乳之正中点,《灵枢·五味》称为“气海”,又名膻中。

营气

含义: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由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

分布:入脉中运行全身。

生理意义:化生血液“营血”;营养全身。

卫气

含义:行于脉外具有保护作用的气,水谷精微中慓悍滑利部分所化生。

分布:行脉外运行全身。

生理意义:防御外邪,温养脏腑、肌肉、皮毛;调控腠理。

特性汇总

《素问·痹论》“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2.津与液

津:来源于水谷精微,质地稀,流动性大,分布于:皮肤、肌肉、孔窍、渗入血脉,具有滋润作用。

液:来源于水谷精微,质地稠,流动性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具有濡养作用。

3.气与血的关系

气为血之帅

气能生血:气虚血虚,血虚证常配补气药。

气能行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气能摄血:“气不摄血,脾不统血”。

血为气之母

血能养气:血虚气虚。

血能载气:“气随血脱”。

4.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津液

气能生津:补气生津。

气能行津:”气不行水“。

气能摄津:卫气司汗孔开合;肾气固摄窍控制尿、精。

津液气

津能生气:伤津耗气。

津能载气:“气随津脱”。

特性汇总

”吐下之余,定无完气“体现了津能载气。

5.津液与血的关系

“津血同源”:津化血,血化津。

特性汇总

《灵枢·营卫生会》:”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伤寒论》:”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

更多详情添加卡丁老师微信咨询

还可以加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执业医师考试交流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基础理论小结》外感六淫
如何将汉传中医基础理论运用于临床中
中医基础理论 | 重点04(精神气血津液)
气、血和津液之间的关系?答:气血津液都是...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
愚解第246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