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肝郁脾虚证的中医理论基础探讨

肝郁脾虚证的发生多因情志不遂, 肝气郁滞而 横乘脾土, 或饮食、 劳倦伤脾, 脾失健运而反侮于 肝, 肝失疏泄而成。 表现出消极、 适应能力低下、 体 质量降低、 饮食减少、 泄泻等症状。 其体现了肝胆与 脾胃之间生理病理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 因此, 要了 解肝郁脾虚证的中医理论基础, 首先应了解肝胆与脾 胃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

肝与脾的关系

肝胆与脾胃不仅解剖位置上相依, 而且二者在 生理上相互为用、 相互制约, 病理上相互影响, 因 此, 肝胆与脾胃在其临床治疗上也是相统一的。

1. 二者同居中焦 《医贯》中说: “隔膜之下, 有肝……隔膜之下 , 有胃……其左有脾, 与胃同膜” , 表明肝的解剖位置在隔膜之下, 于脾之右侧, 且毗邻 于胆。 《灵枢 · 本藏》 曰: “肝下则逼胃” 。 据此可知, 肝胆与脾胃不仅同属中焦, 且肝胆位于脾胃之稍上 也。 脾胃乃居中焦, 而肝胆是否归属于中焦仍存有一 定争议, 但大部分医书记载仍将肝胆划分于中焦之 内。 如 《素问 ·金匮真言论》云: “腹为阴, 阴中之阴, 肾也; 腹为阴, 阴中之阳, 肝也” 。 王冰注云: “肾为 阴脏, 位于下焦, 以阴居阴, 故谓阴中之阴也; 肝为阴 脏, 位处中焦, 以阳居阴, 故谓阴中之阳也” , 明确指 出了肝 “位处中焦” 。 《黄帝内经》脉法和王叔和《脉 经》 均以肝应左关, 将其归属于中焦。 《灵枢 ·决气》 说: “中焦受气取汁, 变化而赤是谓血” 。 《灵枢 ·营卫 生会》 曰: “中焦……此所受气者, 泌糟粕, 蒸津液, 化其精微, 上注于肺脉, 乃化而为血, 以奉生身, 莫 贵于此” 。 且其以 “如沤” 对中焦的生理特征进行概 括, 并生动描述了饮食消化过程中肝胆脾胃的生理作 用。 另外, 在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 脾胃和肝胆的位 置也被一同划归于中焦 [1]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常胃胀,消化不良?可能问题在肝脾,1个疏肝健脾方,摆脱胃胀
健脾疏肝方配方
逍遥丸能和柴胡舒肝丸同时服用吗?
肝郁脾虚面部垮,肝好脾好肉紧实现在脾胃不好的人很多,除了脾胃自身
上热下寒症状多,病因在于肝郁脾虚,中医治疗打通中焦是关键
去除缠人的湿气,要在日常下功夫 ▏泽正健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